APP下载

历史视野与当下体察的世情关怀
——《大河平野:黄河滩区乡村振兴纪实》读后

2021-11-12

山东文学 2021年2期

2020年七月初,在庆祝建党99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孟中文新著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河平野——黄河滩区乡村振兴纪实》出版发行,正好赶上了向党的生日献礼。我作为曾经的菏泽市作协主席,早就知道,作者写这部书既是奉命而为,又是自觉选择,是抱着病拼着命创作出来的。早就知道,山东省作协对这个选题高度关注,大力支持,专门列入定点深入生活专项扶持项目。早就知道,青岛出版社慧眼识珠,精心打造,作为年度重点作品隆重推出。可是,当我一旦把这本书的精装本拿到手的时候,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惊诧惊喜。书籍的设计、装帧都如此精美典雅,厚重大方,让我一时赞不绝口。及至展卷阅读,精彩故事联袂而出,壮阔画面纷至沓来,优美语句目不暇接,从多个方面给我带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

一、宏阔背景下的苍生情结

《大河平野》一书,正如副标题所昭示的,是一部“黄河滩区乡村振兴纪实”的报告文学,重点记述了黄河滩区大迁建和第一书记抓精准扶贫的宏大事件。讲述的全都是发生在菏泽本土的“小城故事”,吟唱的全都是故乡滩区的“在希望的田野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山东省考察指导,曾在菏泽市召开县委书记座谈会,郑重提出了“乡镇振兴”“精准扶贫”的要求。中央很快就把黄河滩区农民群众的脱贫致富、迁建安居工程,上升为国家战略任务。菏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即落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研究提出了黄河滩区农民群众村庄迁建和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实施方案。沿黄各县(区)乡镇雷厉风行,齐心协力,一场滩区迁建、脱贫致富的特殊战役,进行得热火朝天、如火如荼。这场在规模、质量和政策扶持上史无前例的黄河滩区大迁建,成为全市脱贫攻坚大决战的重头戏,成为全市乡村振兴大合唱的最强音。

文学一向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作家要深入基层、贴近现实,作品要反映人民的心声,反映时代的精神。刘家义书记在全省第七届文代会、作代会上发出号召,要求作家倾力书写社会热点和时代亮点,特别要关注黄河滩区迁建这件为民造福的大事。这就等于向全省各级文联、作协组织和全体作家直接交代了创作任务。菏泽的黄河滩区迁建工作,虽然战线长,任务重,难度高,但却起步早,进展快,效果好。在这种宏阔背景下,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如实反映这项重大的扶贫战略和民生工程,就成了市文联、作协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成了菏泽作家责无旁贷的义务。

这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最终由孟中文承担,看似偶然,实属必然。中文是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市作协副主席,曾多次荣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菏泽市“牡丹文艺奖(散文类)”等大奖,又是《牡丹文学》的资深编辑,创作经验比较丰富。文联负责同志属意于她,是自然而然的选择。更重要的是,中文从小生活在距黄河不远的农村,是土生土长的菏泽人,对家乡这方热土,发自内心的热爱,对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多年来一直关注农村,尤其是关注黄河滩区的发展变化,心系滩区百姓的命运。在市作协组织的一次采风中,她第一次看到了东明滩区第一个建起来的村台,一下子就为那种阔大浩瀚所震撼,当时就滋生了写作村台的“前世今生”的强烈愿望。这种“苍生情结”是她自幼根植在心灵中的种子,随着年岁的增长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应当说,她勇于挑起这副创作的重担,正是组织意图与个人意愿不谋而合,归根结底还是这种浓浓的“苍生情结”起到了重要的催化激发作用。就是这样,在市文联的策划支持下,孟中文怀揣着苍生情结安居梦,踏上了奔赴黄河滩区迁建一线采访、调研并进行文学创作的艰辛旅程。

二、浩繁卷帙中的妙笔生花

报告文学素有“文学轻骑兵”的定位,与其它体裁相比,是与现实联系最为紧密的文体。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总是把目光投向关系国家、民族、社会、民生的重大问题。《大河平野》所选择的滩区迁建题材,正是解决农民群众安居乐业、长治久安的重大民生工程。作者笔下的黄河滩区是美丽富饶的,更是大气磅礴的,当然也是充满神秘的,多灾多难的。作者在这本书中,不但向读者展示了黄河的历史沧桑、丰美富庶,以及基层政府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全面细致地记述了滩区迁建中,在利益分配交割时,底层人人性的展露、矛盾的冲突以及一批能人的创业史。

报告文学是纪实性文学,属于非虚构写作。如何在不触破真人真事底线的同时,尽可能让“报告”具有“文学”色彩,增强感染力和可读性,这对作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作为职业编辑,孟中文具有多年创作和阅读经验的积累,在创作过程中,她精心调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段,采用散文笔法谋篇布局,借用小说手法抒情写景,力图让真实的记录焕发出斑斓的光彩。

一是打通古今文脉。写出黄河滩区的“前世今生”,这个从开始接触就自发萌生的强烈愿望,一直追随着作者的思路,如影随形般的贯穿其中。“家住黄河滩”作为“引文”,用寥寥不足两千字的开篇,点画出了滩区人的性格特征、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勾勒出了滩区人从灾难困苦中走上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艰辛历程,重点指明了进入新时代以来脱贫致富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实际上,是提纲挈领地提示了全书的故事梗概。

作为正文开头的第一、二章,分三条线写了有关黄河的“前世今生”。一是黄河作为华夏母亲河的历史源流,从“云山苍苍,河水泱泱”,到“千里平野”“泱泱亘古河”,写出了五千年奔流不息的黄河文明。二是黄河作为中国第二长河的管理体制,从两汉时期的“河堤使者”,到新中国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写出了历朝历代对黄河的重视和管理。三是黄河作为“滚河”、害河的治理方略,从“洪水方割,千年治理”到“说不尽的故道情殇”,从古代的“大禹治水”到“治河三策”“治河六柳法”,再到现代化的修堤固防,写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野性,写出了世世代代管河治河的尝试与得失,以及新中国征服驾驭黄河的成功经验。这三条线贯穿古今,每一条线都突出了流经故土的菏泽段,都突出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不仅客观记述了黄河洪患中“伤痕累累的曹州”,而且详尽描述了变害为利后的“万木葱茏又逢春”。这种历述“前世今生”,打通古今文脉的做法,为下文紧锣密鼓的滩区大迁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是联缀零珠散贝。滩区迁建是国家精准扶贫方略,仅菏泽市就涉及东明县、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4个县(区),16个乡镇,207个村庄。其中所形成的13处滩区,滩内居民约14.8万人,几乎占全省滩区人口的四分之一。就迁建的方式来说,也是因地制宜,有的是就地筑“村台”,有的是堤外建新村。而新村建设的工地可以说是四分五散,星罗棋布。要把这些散碎的场点和支离的人物集中到一个平台上表现,需要很强的驾驭素材的能力。作者以自己走访的路线为“经”,以各县(区)乡镇的地理位置和村庄迁建方式为“纬”,前后穿插,左右联缀,让各县(区)各乡村的迁建活动联翩呈现,主要人物依次登台。就像用丝线缝制的金甲玉衣,情相牵且意相连,形散而神不散。更像精心导演的一台大戏,场次迭加而先后分明,人物频出却井然有序。

三是精雕繁枝细节。全书涉及黄河及滩区迁建大大小小的事件近百个,上上下下的人物数十个。作者对每件事每个人并没有平均用墨,而是有详有略,有粗有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精致生动的细节描写。历史上黄河发生了1960多次决口,大的迁徙改道有28次,其中流经菏泽的就有12次,给沿岸人民造成的灾难不计其数。而作者着笔最多的是其中的8次,详细记述了每次决口的时间、地点及危害,有的还点明了具体原因。作者详写的这些灾难,都是与菏泽历史密切相关的。目的在于强调,“历经坎坷的菏泽人在每一次洪水肆虐,田园庐舍荡然无存后,都顽强地站了起来,并望着日月砥砺前行”,赞扬的是菏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描写东明县退休水利局长史月恒的时候,称他为“活地图”。作者用相当多的笔墨写他的“活”,性格活、脑筋活、说话活,写他的“熟”,黄河熟、村庄熟、村民熟。通过许多活生生的细节,活脱脱地展现了一个成熟老到的基层水利干部的鲜活形象。

四是激活文字灵性。巧妙运用语言,让文字恰到好处的为事件发展和人物形象服务,是作家的看家本领。该书作者在讲故事、说人物的过程中,想方设法让一个个僵硬的文字鲜活起来,生动起来,饱满起来。如用“云山苍苍,河水泱泱”表现黄河的悠久,用“一石激起千层浪”反映村民对迁建的心理反响,用“喊你回家”这种暖语,表达对回乡创业的呼唤,用“一碗河水半碗沙”“如果今年不漫滩,狗都能娶上媳妇”这种俗语,表达滩区人对黄河的认知和敬畏,用“迎着太阳出发”表达滩区人对新生活的期盼。同时,作者还引经据典、借石攻玉,引用了许多古代典籍的原始记录,大多用以揭示古往今来黄河治理的因缘关系。据不完全统计,全书引用的经书、史书、志书、子书等不下30余种。这些古代的经典文字,巧妙地穿插在行文中,增色了文章的典雅和深邃。

三、浩荡春风里的人物群像

《大河平野》在滩区迁建的宏大叙事中,涉及到各个层次各个年龄段的人物40多个,有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干部,有县(区)党政负责人,更多的是乡镇基层干部和滩区农民群众。有80多岁的耄耋老人,也有不识愁滋味的童稚学子,更多的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青年一代中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就是下派脱贫攻坚的村级第一书记,他们来自遥远的省城。这些林林总总的人物,活跃在滩区大迁建的第一线,形成了一道雄浑壮阔、清新亮丽的人物群像。中央领导的高瞻远瞩,省市领导的雷厉风行,乡村干部的任劳任怨,第一书记的埋头苦干,共同唱响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时代壮歌 。

报告文学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高度凝炼升华了的文学。作者在记述这些人物的时候,不是平面、直观地白描,而是立体、感性地彩绘,力求突显每个人的特性和特色。史月恒是一位有阅历、有见识、有思想的退休干部。这个人物一出场,作者就设置了在家中巧遇“收破烂”的情节。原来爱人喊到家里收废品的人,正巧是他当年任职乡镇书记时包村扶持过的一个老农民的儿子。这个人一见面就转达了全家对他的思念和感恩。这个偶遇故旧的场面,虽然是巧合,却并不意外,充满了浓浓的亲情,让读者一接触就深信史月恒老人是个可亲可敬的忠厚长者,因为他心里有百姓,百姓心里也装着他。书中还写了一个不知名的管区书记,在动员群众搬迁的关键时期,遇到了“两难”的处境,一方面母亲得癌症住院需要陪护,另一方面自己负责的几户群众做工作“卡了壳”。书中写到,“在村里和那几家硬磨的时候,他每次看到村里的老人,都会想起自己的母亲,有时候想着想着就流下泪来。一天傍晚,他被拒之门外后,就苦闷地到村头小店买了一瓶酒,一包花生米,坐在一棵树下喝起来,正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时刻,他却没有那份浪漫和情调,可以说是愁肠百结。就这样,喝着喝着消瘦的脸颊上就淌了一行泪。”后来,就是这场“闷酒”,招致了他做工作的对象主动跑来陪他喝酒,醉眼朦胧中,对方说出了心里话,让他一下子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契机。正是这种原汁原味的情节,还原了人物真实的本性,凸显了事物的复杂多变,给人一种戳心窝子的感觉。

孔静珣是书中浓墨重彩记述的一位女干部,她是省派“第一书记”的领队人,挂职郓城县委副书记,被称为“挂帅的穆桂英”。作者为了表现“穆元帅”的能征善战,除了记述她的果敢勇武之外,还特别聚焦了她的二件制胜法宝。一件是“第一书记喊你回家”,一件是“充满温情的一封信”。为了吸引在外务工的能人强者回乡创业,一系列的“喊你回家”活动激荡着在外郓城人的心,惹得那些被喊的人“心旌摇荡”。为了最后能“把心喊回来”,接着又发出了《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这是一封充满温情、人情、柔情和感召力的信,让那些一直奔波在外的游子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纷纷倦鸟思返,归帆入港。通过这些经典而又切实的举措,把巾帼英雄“穆桂英”足智多谋、攻坚克难的元帅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苍茫大地上的行走思考

孟中文是位勤奋、执着的作家,这些年创作以小说、散文为主,写作长篇报告文学还是第一次。她把承担这项任务,作为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作为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重要体验,作为拓宽创作路子的探索和尝试。她在《后记》中袒露了当时的想法和心情:“一个作家,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社会,拜人民群众为师,才能更好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何况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和采取的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不仅让国人折服,也受到世界的关注和赞誉。作为一个作家,我有义务去跟踪采访,有义务去记录抒写这段反映滩区人民迈向美好生活的历史和党的伟大成就,有义务去再现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过程中涌现出的一系列新变化、新气象、新故事以及人民群众的新风貌。这是时代责任,历史责任,也是情感责任,我要担当起来。”

义务和责任担当,使她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她带着单位的介绍信,只身一人踏上了黄河滩区的黄土地,进行了长达12个月的采访、记录、整理、书写。在滩区农户的房间庭院及田间地头,在兴建村台、房屋的施工现场,都能看到她走访、观察的身影。在黄河滩区的泥泞路上,在黄河大堤的林荫道上,都留下了她疾步行走的足迹。如果说起初是在责任和义务的驱使下进行采访,那么,随着采访的深入,她就被亲历亲闻的一些人和事感动了。表现在基层干部和第一书记身上的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敬业奉献的精神,新时代农民所展露的那种宽宏、淡定、沉着的态度,以及对黄河的依恋与畏惧之情,还有父老乡亲所给予的种种欢迎和关照,都让她不由自主地生发出一种骄傲感、幸福感和使命感。

怀揣着对基层干部的崇敬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恩,她边行走,边采访,边思考,始终处在紧张和亢奋中。既便身体劳累,感到体力不支,也不愿停下走访的脚步。一直到了精疲力尽,心脏病复发,越来越严重,才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医生劝她:“你这是累着了,压力太大,精神太紧张,以后别写了,别去采访了。”她笑了笑,没做声,心想:怎么可能半途而废呢!采访的日子虽然苦,虽然累,但比起各级组织的关怀,比起滩区群众的温暖,这些都是小事。能在这个“世纪大记事”中亲历亲闻一些多姿多彩的人和事,这种神圣感和使命感,是一生中都难以得到的。于是,身体还没完全康复,就又踏上了采访第一书记的征程。

装着希望,拖着病体,每天迎着太阳出发,日复一日地站在大地上思考。春归夏至,秋去冬来,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她把在生产一线采访得到的第一手资料,经过浓缩提炼,取宏用精,熔铸成了长篇大作《大河平野》。全面细致、多角度、广视野地记述了“黄河滩区大迁建”,写了省派第一书记在乡村助力精准扶贫的事迹,同时记述了一批有头脑、有胆略、有情怀、有大爱的滩区致富带头人。她就是想通过这些文字,让大家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伟大成就,了解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发生的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新故事,以及人民群众的新变化、新风貌和城乡建设的新气象。

《大河平野》第二章的标题是“见证者”,说的是滩区百姓生在黄河边,长在黄河边,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将害河变利河的见证者,是近年来滩区村庄建设和日常生活发生天翻地覆大变化的见证者。由此让我想到,作者经年累月用脚步丈量滩区,用心血倾注百姓,用笔触描摹千里平野,实际上,也就成了滩区大迁建这一民生工程的见证者。成了第一书记在扶贫路上风雨踏歌行的见证者。

常将民情挂心怀,乐为苍生唱大风。如果说《大河平野》是为新时代树碑立传的话,那么,此书树的就是滩区迁建之碑,立的就是乡村振兴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