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畜间布鲁氏菌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2021-11-11迟庆安林明江孙明军邵卫星孙淑芳樊晓旭张皓博田莉莉孙翔翔李庆霞谢有志范伟兴

中国动物检疫 2021年11期
关键词:钟某疫点布病

迟庆安,林明江,孙明军,邵卫星,王 牌,王 刚,王 璟,孙淑芳,樊晓旭,张皓博,田莉莉,孙翔翔,李庆霞,谢有志 ,范伟兴

(1.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海口 571100;2.白沙黎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白沙 572800:3.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又称波浪热、地中海热、马耳他热,也叫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羊、牛、猪、鹿、犬等哺乳动物和人类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1]。布病危害严重,全世界仅农业损失每年近30 亿美元[2]。为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和二类动物疫病[3]。海南省2017 年以前仅有零星人畜布病病例报告[4-6],为非传统布病流行区,在《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 年)》中,被列于三类地区(无本地新发人间病例和畜间疫情),采取以风险防范为主的防控策略,禁止对牛羊实施布病免疫。而从2017 年起,海南省布病疫情报告数逐渐增多。据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畜间布病疫情以东方市为聚集区,并向临高、儋州、昌江、白沙、琼中、万宁、陵水等地辐射,涉及羊、牛、猪等易感动物,但以羊为主。

2021 年6 月,白沙黎族自治县一村民确诊感染布鲁氏菌。为查明畜间疫情状况,及时控制疫情,继而提出有针对性防控建议,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在当地畜牧兽医等部门协助下开展了畜间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定义

1.1.1 可疑病例 被检动物血清经白沙黎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检测为布病阳性的病例。

1.1.2 确诊病例 经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检测为布病阳性的可疑病例。

1.2 现场调查

用卫星地图标记人病例所在村庄(疫点)位置,借助卫星地图了解疫点周边区域环境;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布病病例及周边易感人群排查监测情况,现场实地调查阳性养殖场点及周边环境情况,与养殖户座谈了解其饲养管理、生产、引种、免疫以及发病治疗情况,特别是流产、产死胎等情况;与县畜牧兽医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人员以及镇村干部、村级防疫员进行访谈或座谈,了解辖区内羊、牛、猪等易感动物养殖及布病既往史等情况。

1.3 样品采集与检测

在人病例所在村庄的养羊场及流行病学关联场采集血清样品,按照动物布病诊断技术国家标准(GB/T 18646—2018),采用RBPT 初筛,对筛检阳性样品再用cELISA 复核。对血清学确诊为阳性的羊,采集脾脏、子宫角等组织样品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分析。

2 结果

2.1 疫点基本情况

白沙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西部,东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与乐东黎族自治县,西与昌江黎族自治县,北与儋州市接壤。报告的人布病病例居住于该县西北部的荣邦乡大岭居社区某村庄(经度109.051 946、纬度19.442 195,图1)。该村住户22 户,常住人口50 余人。村庄周边植被茂盛,为山区地形,交通相对闭塞,距离环岛西线高速公路(G98)不到200 m,但并不直接相通,仅通过村道与外界相连(图2)。该村共有羊养殖户4 户,调查时共计存栏120 只。羊圈多建于自家居住房屋前后,设施简易,无任何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及措施。村内无猪、牛等其他易感动物养殖,周边3 km 范围内无活羊定点屠宰场点及交易市场。

图1 疫点所在位置

2.2 人病例情况

该确诊病例为男性,职业为看守所辅警,2021 年3 月7 日出现乏力、发热(不规则),关节疼痛,于2021 年6 月7 日到海口市某医院就诊,2021 年6 月16 日经海口市龙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为布病抗体阳性。据回忆,其在年前及年后多次到离家50 m 的钟某羊圈(检测为阳性)共取走病残羊羔3 只、羊胚胎4 个,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情况下,自行加工处理(如拔毛、切割),通过火锅方式食用。

2.3 人病例关联养殖场情况

对与该病例有直接关联的钟某养殖场采集12份羊血清,经白沙黎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均为阳性,经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检,全部为阳性。钟某羊养殖场位于村庄边缘,北边为水塘和橡胶林,东边和西边为荒地,南边紧邻村居民区(图3)。羊圈设施简陋,场地内无消毒等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外来人员可直接进入圈内;场内无隔离舍,引进羊时直接混群饲养;场内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圈舍旁边紧挨场主居室,人畜生活区未有效隔离;场内有鸭等其他动物混养,饲养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图4)。钟某从2015年开始养殖,养殖品种为本地黑山羊和杂交褐色山羊(图5),调查时存栏44 只;饲养方式以放养为主,白天赶往村外的灌木林地、草场等放牧,晚上赶回羊圈,与村内其他养殖户羊群经常轮流进入放牧地交叉放羊。钟某养殖羊群平时主要由该村防疫员负责免疫工作,免疫了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疫苗,未免疫布病疫苗,销售羊只主要通过羊贩运人员上门收购;养殖模式为自繁自养与引种相结合,2021 年3 月曾与本乡相邻的邦溪镇一养殖户交换种公羊。2021年以来,钟某养殖羊群中个别羊只出现流产,但无死亡。钟某对流产的羊仔或死胎未进行无害化处理,均随意丢弃。

图3 钟某羊圈位置及周边环境

图4 钟某羊圈现状

图5 钟某所养羊品种

2.4 疫情排查监测情况

对疫点所在村的其余3 户养殖户(A、B、C)采集羊血清55 份,经白沙黎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初检,检出阳性29 份,经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全部为阳性;对与钟某交换种公羊的邦溪镇流行病学关联养羊场(D)采集血清样品25 份,经白沙黎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初检,检出阳性1 份,经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检,仍为阳性(表1)。辖区乡镇政府组织人员对上述确诊存在布病阳性的5 个养殖户的同群所有羊只进行扑杀并无害化处理。

表1 疫点所在村及流行病学关联场排查监测情况 单位:份

白沙黎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疫点所在村养羊户及密切接触者采集血清20 人份,经RBPT 初筛,试管凝集试验复核,结果9 人确诊为布病抗体阳性。

2.5 病原分离鉴定

对采集的羊脾脏、子宫角等组织样品进行布鲁氏菌分离培养,结果从钟某羊场样品中分离到布鲁氏菌。经生物型鉴定,分离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3 型,与之前海南省东方市分离菌株类型一致[4]。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LVA)分析显示,该菌株基因型为1-5-3-13-2-2-3-2-4-41-8-4-4-9-4-4(表2)。与布鲁氏菌MLVA 国际数据库(https://microbesgenotyping.i2bc.paris-saclay.fr/)的菌株信息比对发现:该菌株的MLVA8 基因型(前8 个位点)的编号为42,MLVA11 基因型编号为116,为我国北方地区和中亚地区羊种布鲁氏菌常见基因型;但是该菌的MLVA16 基因型(包括所有16 个位点)在数据库中没有匹配的菌株信息,说明该基因型为新发现的基因型。

表2 海南省羊种布鲁氏菌3 型菌株信息

3 讨论

3.1 病原来源推测

本次疫情因养殖户引进羊只未申报检疫且没有详细生产管理台账,缺乏真实详细的羊只引进信息,无法开展疫情溯源调查,确定病原来源,但结合调查结果,推测此次疫情的病原通过引种传入的可能性较大。(1)本次疫情发生地与2019 年发生布病疫情的白沙县元门乡相距不远(约70 km),疫点所在的荣邦乡近年来无布病疫情发生。(2)疫点养羊户羊圈设施简陋,无隔离圈舍;场地内无消毒设施,且未采取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引进羊只时从不申报检疫,且引进后直接混群饲养。(3)疫点饲养的褐色山羊并非本地传统养殖品种,与之前东方市发生布病疫情的山羊品种一致[5];疫点处于白沙、儋州、昌江等市县交界地区,养殖户跨市县引进羊只现象较普遍;海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相邻的昌江、儋州以及周边的东方等市县之前均有布病疫情报告。(4)病原学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菌株与之前东方市疫情菌株生物型一致,均为羊种布鲁氏菌3 型,基因型也相似。

3.2 疫情扩散途径

从人病例感染情况及布病潜伏期特点推测,该地布病病原传入时间至少在2021 年3 月以前。该村羊饲养方式以放养为主,白天赶往村外的灌木林地、草场等放牧,晚上赶回羊圈,各家羊群经常轮流进入放牧地交叉放羊,同时流产胎儿随意丢弃野外,非常容易使布病病原在本村内羊群内传播扩散。加上销售羊只未申报检疫,使感染羊只销往外地,导致邦溪镇流行病学关联场检测结果阳性。由于养殖户无详细的羊只销售信息,无法准确追踪销售羊只去向,因此需要继续扩大监测范围,加大疫情排查监测力度,评估疫情扩散风险。

4 启示

从2016 年起,海南省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山羊养殖作为当地传统优势产业,具有良好的销售市场,经济效益可观,因此被作为特色扶贫养殖产业之一予以重点扶持,但本地山羊种源缺乏,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岛内外山羊价格差异较大,一些不法商贩趁机从岛外违规引进未检疫羊问题层出不穷,造成布病输入性风险加大。研究[5]发现,违规引进未检疫羊为海南省发生输入性布病的主要原因,从而形成布病传播“点”。海南省畜牧业养殖以散养为主,特别是羊养殖规模化程度较低,以放养为主,农村不同养殖户羊群共用荒坡草地放牧,容易使布病在村内养殖户羊群间传播,形成布病传播“线”。海南省内动物跨市县调运产地检疫落实力度不足,一些养殖户不熟悉动物调运有关法律法规,同时随着综合执法改革的推进,动物检疫与监督执法分离后,动物防疫监督机制未理顺,使得不申报检疫现象突出。另外,产地检疫方法传统,仍停留在眼观方式,而布病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仅凭眼观难以判断动物是否感染布病病原,造成一些未检疫或虽经检疫合格但实际已感染的羊在海南省部分市县间流通而传播,形成布病传播“面”。

病原学鉴定分析结果也初步证明了布病在海南省畜间流行传播的路径。2017 年,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从东方市羊群中分离到羊种布鲁氏菌的4 个基因型(HN-1、2、3、5)。这些基因型在黑龙江、内蒙古、青海、浙江、广东等省份都有报道,还有1 个基因型(HN-6)与地中海国家土耳其发现的基因型完全一致[7-9],表明2017 年东方市布病疫情由外地传入病原所致。从MLVA16基因型看,导致本次白沙县疫情的病原比较独特,未见任何资料报道过。但是,在其16 个位点中,前11 个较为保守的位点(MLVA11:116)与我国北方的流行菌株及东方市分离的部分菌株完全一致,仅有后面5 个变异率较高的位点呈现出特异性。根据布鲁氏菌基因型的这些特点,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海南省的畜间布病疫情主要由外地动物输入引起,并已呈现出本地定殖的趋势,且经不断演化变异形成了地方特有基因型。

本次调查发现,本地大部分养殖户不了解布病防控知识,更不知道其为人兽共患病,经常不采取防护措施而直接徒手接产,随意丢弃流产胎儿及流产物,长时间密切接触患病羊及其排泄物,羊圈多靠近居住区,人畜混居现象普遍,卫生环境条件较差,因而导致人感染[4]。布病临床症状不明显,多为隐性感染。本次调查发现,该村多个养殖户和羊群检测为血清学阳性,但其并未表现出临床症状,使得布病不易及时发现,造成布病在一定区域内长时间传播扩散,这也是布病防控的一个难点。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推进,海南省的布病防控形势将会更加严峻,这需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而布病防控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应以政府主导,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公安等多部门参与,各司其职,加大“人、财、物”投入。强化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培训干预,对养殖人员、屠宰人员以及兽医等高风险人群及易感动物开展主动排查监测,摸清流行本底,加强动物移动控制监管,筑牢防控屏障,健全基层防疫机构体系建设,提升基层防疫人员技术水平,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多措并举,才能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公共卫生安全。

猜你喜欢

钟某疫点布病
基于GIS的夷陵区松材线虫入侵松林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祁连山中断喜马拉雅旱獭鼠疫动物病发生地生境特征及流行范围的调查报告
友情代驾出事故,责任谁承担?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践行反家暴,一直在行动!(二)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
祖传秘方系假药 非法经营终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