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市七里河区居民布鲁氏菌病“知信行”调查

2021-11-11郭伟泉向媛媛高文龙

中国动物检疫 2021年11期
关键词:知信行布病牲畜

王 莹,郭伟泉,包 凯,向媛媛,高文龙

(1.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2.兰州市七里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 730000)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人兽共患病,畜间以牛羊发病最为常见[1],是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人患布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乏力、多汗、关节痛,不及时治疗会转为慢性病;动物患布病后可出现流产、产死胎、产奶量下降等,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布病的出现与人类农业社会生产实践、牲畜饲养、畜牧业普及密切相关[3]。布病已波及全球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患者约600 万,每年的医疗负担高达数十亿美元[4]。

甘肃作为畜牧业大省,自1980 年以来每年都有布病疫情报告,年报告发病数已由最初的2 例上升至如今的上千例,疫区范围不断扩大[5]。2019年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兰州兽医研究所出现人布病感染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布病的高度关注和警惕[6]。本研究于2020 年8—10 月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开展布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以了解不同人群对布病的知晓程度,发现职业暴露人群的防护短板,从而为进一步控制和降低布病流行提供依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涉及职业暴露人群和非牲畜接触从业人员,其中:职业暴露人群包括七里河区所有奶牛养殖人员,以及所辖的晏家坪养殖基地、彭家坪、蒋家坪、王家坪、五里铺、八里窑、西果园各村镇所有现在或曾经与奶牛有过为期至少1 年接触的养殖人群,共91 人;非牲畜接触从业人员为七里河区非牲畜接触行业从业人员体检名单中的随机样本,共218 人。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自制布病调查问卷,根据调查对象设计相应的调查内容,其中职业人群涉及基本人口学信息、接触史与暴露史、养殖情况、布病知识知晓情况及高危人群防护行为5 个方面,而非牲畜接触从业人员不涉及高危人群防护行为,只有其他4 个方面。

布病知识知晓情况涉及9 个部分(共31 个条目),分别为“听说过布病,布病对人的健康损害和临床症状,布病对牲畜的健康损害和临床症状,出现疑似布病相关症状时的就医行为,布病的传染病学性质,布病能否治愈及愈后如何,交易牲畜时动物检疫合格证是否必要,牲畜及其制品食用的安全性,布病知识获取途径”。针对回答“听说过布病”的问卷,对每项指标进行赋分,单选题回答正确(为知晓)计1 分,多选题每正确回答一选项(为知晓)计1 分,答错(为不知晓)均计0 分。总分34 分,分3 个等级:0~11 分为知晓程度差,12~23分为知晓程度中等,24~34 分为知晓程度好。对回答未听说过布病的问卷不做后续统计分析。

防护行为涉及2 个方面8 个问题:牲畜与人同院/同室,同饮水源,孕产期牲畜与畜群分开管理,小孩与牲畜接触玩耍,生食畜肉、奶及其制品等5 个问题;以及接种布病疫苗,畜舍定期消毒,养殖/加工/防治过程中个人防护(穿戴口罩、帽子、手套、胶靴、工作衣,完工后洗手,洗手用消毒液或肥皂消毒)等3 个问题。无高危行为计1 分,存在高危行为计0 分,防护行为正确计1 分,否则计0 分。共14 分,分2 个等级:0~7 分为防护行为差,8~14 分为防护行为好。

1.3 质量控制

重点抽选有现场调查经验,具有医学背景的硕士生及七里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健康宣传人员担任调查员,并对其进行统一培训,在疾控中心布病防治人员及当地村医陪同下入户,进行面对面、一对一调查。调查过程中质控人员随时进行督导并即时复查问卷,当天结束后复审所有问卷,且数据整理采用双录入。

1.4 评价指标定义

知晓率=正确回答某问题的人数/某问题的答题总人数×100%;防护率=防护行为回答正确的人数/总调查人数×100%。

1.5 数据处理

采用Epidata 3.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双录入,然后在Excel 2016 软件中整理。用描述性方法分析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指标包括构成比和率,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用SPSS 20.0 软件实现,检验水准设为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布病听说情况

向七里河区各乡镇、街道居民发放问卷309份,收回有效问卷309 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在调查的309 人中,回答听说过布病的186 人,占60.19%。人口学信息分类统计结果显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是否职业暴露人群的布病听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汉族、30 岁以上者和职业暴露人群的布病听说率明显偏高。而性别和文化程度(P>0.05)则无差异。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七里河区不同特征人群布病听说情况统计分析结果

2.2 病例情况

调查对象中共有布病病例8 人,患病率为2.59%。其中男女各4 人,年龄为30~49 岁,全部为养殖人员。经人口学检验,职业暴露人群(奶牛养殖人员)和非牲畜接触从业人员患病率间有统计学差异,χ2=19.674,P<0.001。

2.3 布病知识知晓情况

对所有听说过布病的186 人进行布病知识知晓情况统计。表2 显示:30 个布病调查条目中,“怀疑患布病及时就医”知晓率最高,为95.70%(178/186),其他超过60%的依次是“布病病畜不能吃”(91.40%),“流产畜不能吃”(87.63%),“对人健康有损害”(87.10%),“需要检疫合格证”(78.49%),“有传染性”(67.20%);知晓率在50%以下的共有19 个条目,其中“经消化道传播”知晓率最低,为27.42%。

表2 七里河区听说过布病的不同特征人群知晓情况统计分析结果 单位:人

表3 显示,布病知识知晓程度差、中等、好的人员占比依次为40.86%(76/186)、31.18%(58/186)、27.96%(52/186)。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人群的布病知识知晓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女性和养殖人员的布病知晓程度较高。知晓率最高条目在不同特征人群间无差异(P>0.05),而知晓率最低条目养殖人员显著高于非牲畜接触从业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3 七里河区布病知识知晓情况分布与比较结果

2.4 行为防护情况

行为防护调查统计结果(表4)显示:89 名职业人群防护程度较高,占97.80%(89/91)。高危行为中,“小孩与牲畜接触”“食用生肉、生奶及制品”防护状况较好,防护率分别为100%、95.60%;“孕产期牲畜分开管理”“牲畜与人同院/室”“牲畜与人同饮水源”防护率均低于40%,其中,“牲畜与人同饮水源”防护率最低为10.99%(10/91)。防护行为中,完工后洗手并消毒防护率最高,均为100%,除布病疫苗接种率最低外(5.49%),其余防护率均高于70%。

表4 七里河区职业暴露人群防护情况统计结果 单位:人

3 讨论

3.1 布病知晓情况整体较差

本次调查发现,听说过布病的人数占60.19%,虽然高于湖南省羊养殖人员(29.61%)[7]和简阳市职业人群(25.10%)[8],但仍有12.09%的牲畜养殖人员没听说过布病。在听说过布病的调查人群中,对布病知识知晓情况整体较差,在30个布病调查条目中,知晓率超过60%的只有6 个,

而知晓率在50%以下的则有19 个条目,特别是对布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可能带菌物质的知晓率更低。这提示防疫部门在保证卫生宣教覆盖面的同时,要进行针对性科普宣传。

3.2 职业暴露是布病高危因素

七里河区布病患病率为2.59%,虽然低于国内其他地区[9-11],但仍有少数居民和养殖人员表示在出现发热、关节痛等布病疑似症状时会选择自行服药或去小诊所就诊,从而导致布病确诊率偏低。调查发现,布病患者全部是奶牛养殖人员(100%)。与其他动物疫病不同,布病作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可由牲畜感染给人[12]。作为牲畜的主要接触者,养殖人员长期密切接触布病病原,有多种途径感染,如皮肤黏膜、消化道、气溶胶等,因而有更大的暴露风险,是布病的主要易感人群[13],应重点关注。

3.3 认知与防护行为均存在短板

布病知识知晓情况中,“怀疑患布病及时就医”知晓率最高,而“经消化道传播”知晓率最低。除职业暴露人群外,普通人群主要是通过食用或饮用未彻底加热煮熟的牛羊肉、鲜奶及奶制品,经消化道途径感染的[14]。但由于当地防疫部门宣教工作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布病可经消化道传播是居民的认知盲区。牛羊肉是当地居民的日常饮食之一,提示食品监管部门和各餐饮机构应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研究[15]发现,养殖过程中不穿工作服,不戴口罩,完工后不使用消毒液洗手是职业人群感染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七里河区养殖人群虽然在工作过程中口罩、手套等佩戴率较高,但人畜分开饮水、按时接种布病疫苗的防护率低,应加强监督,做到人畜分开饮水、按时接种布病疫苗等[16-17],以提高职业防护率。

4 结论

调查发现,虽然七里河区居民的布病听说情况较好,但布病知识知晓度整体不高,养殖人员职业防护行为整体较好但存在防护短板,具有较高的暴露风险。因此,防疫部门应加强布病知识宣教,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行为指导,从而提高居民的布病防护意识。

猜你喜欢

知信行布病牲畜
城市老年人科学锻炼知信行及环境影响研究
交换牲畜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基于JCI标准下哮喘患者个案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药食同源知信行及建议研究
体验式学习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知信行的影响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