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中唐联合筛查结合NT预防出生缺陷的临床研究*

2021-11-11涂韵之陈秋连刘海花张雨婷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338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1期
关键词:唐氏孕早期筛查

涂韵之 陈秋连 刘海花 张雨婷 江西省新余市人民医院 338000

出生缺陷又称先天性异常,是指胚胎发育出现的功能、形态、代谢、结构等异常,一旦胎儿出现异常后,不仅对胎儿之后成长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同时对家庭产生的影响较大,还会给社会与国家增加负担,故优生具有重大意义[1]。唐氏综合征属于先天性胎儿缺陷的主要病症之一,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800~1/600,出现唐氏综合征后胎儿主要表现包括面容特殊、智力障碍等各种畸形,此病一直是出生缺陷预防的重点筛查对象[2]。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分析预防出生缺陷中采用早中唐联合筛查结合NT综合筛查的价值,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1月确诊为唐氏综合征的高危孕妇50例为观察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11月采用早中唐联合筛查、超声检测NT的孕妇50例为研究对象,现对孕妇各项检查结果行回顾分析。纳入标准:(1)孕妇孕周≥9周;(2)孕妇经过羊膜腔穿刺染色体检查,18-三体综合征风险值≥1/350,或者1/270≤唐氏综合征风险值<1/20;(3)单胎孕妇。50例孕妇中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7.65±1.02)岁;孕周9~22周,平均孕周(16.21±0.69)周。

1.2 方法 血清检查:在孕妇孕早期与孕中期,对孕妇形容妊娠相关血清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包括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 β-hCG)水平、妊娠相关蛋白 A(PAPP-A)、血清抑制素A(Inhibin-A,Ih-A)、游离雌三醇(uE3)、甲型胎儿蛋白(AFP)等血清检查。检查时取孕妇静脉血2.50ml左右,将血清标本放置在-20.0℃无菌环境下,后根据检测项目不同分别采用针对检测方式行检测。使用ELISA方法检测Ih-A,Diagnstic systems labortonies(美国)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实际规格为96人份/盒(批号:20181103)。采用荧光免疫法(时间)检测PAPP-A、β-hCG、uE3、AFP,使用的仪器为全自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检测仪(Wallac Auto DELFIA 1235),试剂使用原装配的规格为96 人份/盒, Perkin Elmer(芬兰)公司生产。检测标准AFP>2.0~2.5MOM为高危孕妇;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值1∶250;当结果>1∶250时,表示为高危孕妇。孕早期孕妇行PAPP-A、β-hCG二联法血清检查,孕中期孕妇行AFP、β-hCG、uE3、Ih-A四联法血清检查。孕早期:孕11~13+6周。孕中期:孕15~20+6周。

彩超NT(胎儿颈项透明层)检查:孕11~13+6周行彩超测量胎儿NT检查,利用超声仪器对孕妇行早孕NT 测量,测量标准面为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该切面可以对胎儿臂长等进行测量,在显示臂长切面时需要尽量将图像放大,NT即胎儿颈部、背部皮肤高回声带的深部显示低回声带或无回声带,测量NT宽度时选择最宽处且垂直于光带的位置,使用专业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高危标准:正常值<2.5mm,若孕妇>3mm则表示高危。

联合筛查中高危标准:彩超NT>3mm,AFP>2.0~2.5MOM,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值>1∶250,满足其中任意一个条件均为高危。

1.3 观察指标 羊膜腔穿刺染色体检查检测结果为本文研究唐氏综合征筛查的金标准。观察不同检测方式下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率,高危孕妇率=确诊为高危孕妇数/孕妇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软件SPSS24.0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对比使用χ2检验,差异性评定标准为P=0.05,该标准以下则表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率不同筛查方式最终结果,其中综合筛查结果与金标准无差异,且明显高于其他筛查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率不同筛查方式高危孕妇率

综合筛查同金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0,P>0.05);同孕早期血清筛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4,P<0.05);同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P<0.05);同早中唐联合筛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3,P<0.05);同超声检测NT筛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4,P<0.05)。

孕早期血清学筛查同金标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1,P<0.05);同孕中期血清学筛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P>0.05);同早中唐联合筛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1,P>0.05),与超声检测NT筛查结果一致。

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同金标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0,P<0.05);同早中唐联合筛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1,P>0.05);同超声检测NT筛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5,P>0.05)。

早中唐联合筛查同金标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1,P<0.05);同超声检测NT筛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1,P>0.05)。

3 讨论

由于唐氏综合征是先天性疾病,对家庭社会造成影响极大,因此对其进行早期筛查、早诊断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筛查以有效降低人口缺陷,确保人口素质。在既往唐氏综合征筛查中,往往采用单一的筛查方式,其中筛查准确性高低不同,某些筛查准确性很高,特异性也比较高,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却存在一定不足。

目前被临床上广泛认可的唐氏综合征筛查“金标准”主要为侵袭性羊膜腔穿刺诊断,此种方式可以通过穿刺获得胎儿DNA,后利用专业仪器对胎儿进行检测,准确鉴别胎儿是否存在唐氏综合征,但此种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对孕妇与胎儿安全构成威胁,且价格较为昂贵,使得其难以被孕妇及家属认同与接受。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创性产前筛查的二代测序法,与之相比诊断特异性达99.95%、敏感性达99.17%,诊断十分准确,被临床上认为与羊膜腔穿刺染色体检查同样具有很高的鉴别价值。但此种检查方式需要使用专业检测仪器,且此专业检测仪器较为昂贵,检测分析程序也比较复杂,检测成本较高,因此该种唐氏综合征筛查方式并未得到全面普及。

由于羊膜腔穿刺染色体检查、无创性产前筛查的二代测序法在临床上由于价格等原因限制其推广与应用,因此寻找一种更便利且容易被孕妇等接受的出生缺陷筛查的手段十分重要。血清筛查方式由于较为简便,易于操作近年来在孕妇孕早期、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中应用十分广泛。血清筛查可以采用将单一血清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筛查,也可以使用多种血清质指标进行筛查,本文研究中孕早期使用PAPP-A、β-hCG二联法血清检查,AFP、β-hCG、uE3、Ih-A四联法血清检查等,很大程度上可以确保唐氏综合征鉴别的准确性。不同的血清指标可以反映不同的状态,对于鉴别胎儿与孕妇的健康等具有重大意义。有研究表明孕妇β-hCG、PAPP-A、uE3等指标同胎儿正常发育有很大的关系,当指标出现变化时会增加胎儿出现缺陷的概率,因此通过多种血清指标的综合鉴别,对于判断胎儿唐氏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3]。Ih-A属于抑制素的一种,是女性卵巢颗粒细胞分泌的异二聚体蛋白质激素,此种抑制素可以对腺激素释放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有效抑制卵泡刺激影因转录,从而达到抑制垂体促卵泡素分泌与生成的目的[4]。一般此种抑制素产生过程中,胎盘滋养层细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高低反映着孕妇胎盘的功能情况,对胎儿正常发育影响极大,当胎儿存在发育异常时,Ih-A也会出现相应变化,加之此指标相对独立,仅受到胎儿发育等因素影响,所以通过Ih-A指标检测可以对胎儿是否存在缺陷进行鉴别。

在孕早期、孕中期均可以对孕妇行血清检查,此种检查方式在检查中仅需要对孕妇取一定量静脉血后利用全自动血清分析仪进行分析,便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但此种手段依旧存在一定不足,由于并非所有的孕妇在孕期血清都会出现变化,有些孕妇即使胎儿出现异常,但血清变化依旧不明显,还有一部分正常孕妇可能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其血清指标水平出现波动,进而被误诊为唐氏综合征高危人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鉴别准确性。影像学NT检查可以增加对胎儿成长情况的观察,通过检查及时发现胎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进而辅助唐氏综合征筛查,提升筛查准确性。本文研究中选取金标准检查确诊为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显示高危孕妇率综合筛查(早中唐联合筛查+超声检测NT结合筛查)>早中唐联合筛查(孕早期血清学筛查+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孕中期血清学筛查>孕早期血清学筛查、超声检测NT筛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早中唐联合筛查结合NT预防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此种联合检测方式可以准确筛查出孕妇存在的唐氏综合征高危风险,更符合金标准,有效保证胎儿健康与优质,对于促进优生具有重要意义。但本文研究中所选样本数量有限,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分析不同唐氏综合征筛查方式对确保胎儿优质的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唐氏孕早期筛查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孕早期睡眠时长与午睡频次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孕早期体重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唐氏综合征患者发生白血病的风险升高的原因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帮你孕早期留住胎宝宝
唐氏综合征是因为“拷贝”走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