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结合手术治疗对肱骨干骨折患者术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1-11-11张雪杰孙自峰河南省商丘市立医院骨科476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1期
关键词:肘关节肱骨肩关节

张雪杰 孙自峰 河南省商丘市立医院骨科 476000

肱骨干骨折发生率约占肱骨骨折的20%,占全身骨折的1%~3%,多为创伤所致,可导致患者出现上臂疼痛、畸形、肿胀、活动受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1-2]。因肱骨干血运丰富且为非负重骨,骨折复位要求低,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能获得良好的愈合和功能恢复。然而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行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临床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式,但该术式需广泛切开,对骨膜剥离范围大,骨折端血运会受到破坏,加重软组织损伤,患者术后易出现感染、骨折愈合延迟、骨折不愈合、功能锻炼受限等不良情况[3-4]。手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能够内外兼治,优势互补,增强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各种并发症[5]。鉴于此,本文旨在分析中药结合手术治疗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效果,以指导临床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接诊的肱骨干骨折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9.32±2.45)岁;受伤原因:摔伤16例,车祸伤20例,重物砸伤6例,运动损伤3例;AO分型:A型23例,B型20例,C型2例。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9.15±2.39)岁;受伤原因:摔伤17例,车祸伤22例,重物砸伤4例,运动损伤2例;AO分型:A型22例,B型19例,C型4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经X线片检查确诊为肱骨干骨折;经保守治疗无效;全身状况良好;单侧骨折;自愿加入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认知功能正常。(2)排除标准:多发性、病理性骨折;严重粉碎性骨折;过敏体质;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精神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取仰卧位,垫高患侧肩部,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后,于肩关节外侧做一约4cm切口,三角肌充分暴露,外展牵引肩部,用克氏针固定不稳定骨块,剥离周围软组织,锁定接骨板,上部距离肱骨大结节岁高点宜为2cm,前部距离结节间沟后缘宜为1cm,置入锁定螺钉,加压固定处理后,双皮质固定钢板远端,X线下确认固定、复位效果后,修复关节囊,冲洗伤口,常规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石膏托外固定,加强营养、应用抗生素抗感染、口服钙尔奇D片补钙,并静滴丹参酮注射液活血化瘀。术后待骨折端出现连续性骨痂生长且骨折线模糊时,将外固定石膏拆除。按照患者恢复情况引导其实施肩肘关节被动、主动锻炼,循序渐进,直至关节活动功能康复。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中药治疗:(1)早期(术后4周内)行活血化瘀、清热养阴、消肿止痛方药治疗。药物组成:鳖甲12g,蜂蜜5勺,川芎、赤芍、泽兰叶、制没药、当归、制乳香、熟地、青皮各8g。加水煎煮,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100ml/次。(2)中期(术后4~8周)需接骨续筋,强筋健骨。方药组成:桑寄生、黄芪、骨碎补、生地、当归、自然铜、白芍各10g,威灵仙、地鳖虫、五加皮各8g。加水煎煮,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100ml/次。(3)晚期(术后9~12周)需通利关节、舒筋活络。方药组成:伸筋草、海桐皮、威灵仙、制乳香、桑枝、三棱、制没药、五加皮、透骨草各30g,熏洗外用,2次/d,30min/次。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愈:骨折完全愈合,出现连续性骨痂,骨折线对位理想,术后功能基本或完全恢复;好转:骨折基本愈合,骨折对位达1/2异常,成角低于20°,功能基本恢复;无效:患者存在持续性疼痛、功能障碍,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好转率+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2)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肩、肘关节功能。以Flynn标准评估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与健侧相比,患侧肘关节屈伸功能和提携角丢失0°~5°;良:屈伸功能和提携角丢失6°~10°;可:屈伸功能和提携角丢失11°~15°;差:屈伸功能和提携角丢失>15°。肩关节功能以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评估,总分为100分,包括疼痛、日常社会活动、肌力、关节活动度等,分值≥9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3)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骨折不愈合、肌肉萎缩及创伤性关节等炎发生率。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050,P=0.044<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肩关节功能 观察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4.114,P=0.043<0.05)。见表2。

表2 两组肩关节功能对比[n(%)]

2.3 肘关节功能 观察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3.920,P=0.048<0.05)。见表3。

表3 两组肘关节功能对比[n(%)]

2.4 并发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506,P=0.036<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肱骨干骨折多由跌倒、交通意外等暴力损伤所致,多见于青壮年,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肢高举不能、上臂肿胀和疼痛、侧凸畸形、肘部冲击痛等,若患者出现患侧腕下垂、手无法伸直、虎口背侧感觉丧失等,可能存在桡神经损伤,需尽早治疗[6-7]。小夹板固定、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等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常用保守治疗方案,具有操作相对简单、二次创伤相对较小、骨折愈合速度尚可等特点,但骨折康复时间因缺乏坚强的内固定而较长,不利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8]。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肱骨干骨折的首选方式,固定时间短,内外固定坚强,利于患者早期实施功能锻炼。但随着临床治疗发现,因术中操作不当、骨折后局部供血不良等因素影响,术后易出现肩肘关节功能障碍、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部分患者需行二次手术,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9]。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肩、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中药结合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促进骨折预后,改善肩、肘关节功能。中医认为骨折为跌倒损伤,因瘀血在内而不散,瘀不去则折不能续,血不活则瘀不能去,影响骨折新生,影响骨折愈合。早期方药中制乳香、制没药可消肿止痛;鳖甲、熟地可清虚热、养阴;川芎、泽兰叶、当归、赤芍可祛瘀活血,诸药合用可发挥活血祛瘀、养阴清热、止痛消肿之效。中期气血虚损,骨折不连,筋骨未坚,需接骨续筋,强筋健骨。中期方药中当归、白芍、威灵仙可活血通络;生地、黄芪可补气;地鳖虫、骨碎补、自然铜可续断接骨;桑寄生、五加皮可强筋骨、补肝肾,诸药合用可补气活血、强筋壮骨、接骨续筋。骨折后期因患者长时间损伤,正气亏虚,需行益气补血、调治脏腑、恢复经络法治疗,以加快受损关节恢复进程。后期方剂中三棱可破血行气;透骨草、威灵仙、桑枝、五加皮、伸筋草、海桐皮可通经络、祛风湿、止痹痛,诸药合用可祛风活血、舒筋活络、通利关节。药物熏洗外用,能够使药物与热疗有效结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利于患者康复[10]。中医辨证分期内外用药,内外兼治,能够降低血液黏度、血清胆固醇水平,改善骨折部位血运,还能使患者血清内钙、磷水平增加,促进BMP2和骨细胞核心结合因子表达,避免骨钙丢失,为病情恢复提供良好条件。

综上所述,中药结合手术治疗肱骨干骨折能够有效促进骨折预后,改善肩、肘关节功能,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肘关节肱骨肩关节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运动疗法联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肩关节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