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洛西汀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后尿失禁的疗效评价
2021-11-11沙萍
沙 萍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安徽 蚌埠 233000)
盆底功能障碍主要有性功能障碍和压力性尿失禁等,近些年来,盆底肌功能障碍发病率居高不下,产妇在妊娠期间由于各种压力造成盆底组织损伤而引发盆底功能障碍,给产妇的身体素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1-2]。盆底肌功能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便是产后尿失禁,症状多表现为患者在运动、大笑,或者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出现尿液不自主溢出的情况[3-4],致病因主要是在妊娠及阴道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筋膜、韧带等盆底组织受损而发生改变,并出现功能性损伤,极大的影响了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针对产后尿失禁的防治,着重在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措施[5-6]。本文主要针对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接收的84例产后尿失禁患者采取药物联合电刺激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实施了详细的分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4例对象属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产后尿失禁产妇,采用数字双盲法分成两组,甲组42例产妇患者年龄处于24~35岁之间,年龄平均在(28.92±3.18)岁,孕周处于36~41周之间,孕周平均在(38.35±2.15)周;乙组42例产妇患者年龄处于23.5~35.5岁之间,年龄平均在(29.38±3.24)岁,孕周处于35.5~41.5周之间,孕周平均在(38.27±1.82)周。两组产妇患者临床资料(年龄、孕周)无显著差异,可实施进一步比较,P>0.05。
1.2 方法
甲组给予电刺激治疗,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粤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226077号]来实施电刺激治疗,治疗前产妇需排空膀胱,然后取平卧位,在产妇阴道内植入女用阴道电极治疗头,并从0mA开始对电流强度进行调整,直至肌肉最佳收缩状态为止,同时指导产妇进行阴道放松和收缩训练,并询问产妇感受,再逐步对电流强度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应当以有刺激感且无痛为界,每周进行3次治疗,每次在20min[5]。
乙组给予度洛西汀与电刺激联合治疗,电刺激与甲组一致同时给予度洛西汀(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56)进行治疗,每天口服1次,每次1片,持续治疗12周。
1.3 指标观察及效果评定
(1)对两组产妇治疗3个月后的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一共分为五个级别,其中,完全恢复为Ⅴ级,基本恢复为Ⅳ级,恢复率=(基本恢复例数+完全恢复例数)/总例数。(2)对两组产妇治疗3个月后尿失禁情况进行分级评估,采用1h尿垫试验溢尿量来进行测量,极重度:>50g;重度:30~50g之间;中度:10~30g之间;轻度:2~10g之间[7-8]。
1.4 数据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产妇治疗3个月后的盆底肌张力程度
甲组患者盆底肌张力恢复率为66.67%;乙组患者盆底肌张力恢复率为92.86%,乙组产妇患者的盆底肌张力恢复情况优于甲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治疗3个月后产妇盆底肌张力情况对比[例(%)]
2.2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尿失禁分级情况
甲组42例产妇患者产后尿失禁分级对应例数分别为轻度24例、重度10例、重度4例、极重度4例;乙组42例产妇患者产后尿失禁分级所对应的例数分别为极重度0、重度0、中度3、轻度39,乙组产妇患者治疗后的尿失禁分级中,轻度级别例数显著多于甲组,且未出现重度、极重度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后尿失禁分级对比[例(%)]
3 讨论
产后尿失禁是妇产科产妇患者产后常出现的一类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该病症主要由产后盆底肌肉功能及结构的改变所引起[9],而盆底组织是一个封闭的环境,由肌肉群、神经、韧带以及筋膜组成,具有稳定膀胱、子宫以及直肠的作用。本研究中:乙组治疗3个月后的盆底肌张力恢复率、产后尿失禁分级均较甲组优,(P<0.05),说明电刺激联合度洛西汀治疗产后尿失禁,有助于盆底肌张力的恢复,改善尿失禁状态。这一研究结果与邱晓燕[10]和黄菊等[11]的研究大体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电刺激疗法是一种生物反馈疗法,能够同时刺激膀胱和尿道,借助不同频率的电流释放让盆底肌能够得到被动训练和有节律性的进行收缩,还可以改善盆底肌肉损伤,预防盆底肌萎缩,提高盆底肌的收缩能力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尿道的闭合能力,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此外,度洛西汀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药物机制类药物,口服给药后对巴胺再摄取抑制作用较微弱,但是多巴胺能受体及阿片受体等亲和力较差。产后尿失禁妇女在常规锻炼及电刺激治疗基础上口服度洛西汀,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高,或者满意的疗效。
综上所述,康复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疗法用于产后尿失禁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