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11-11孙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9期
关键词:异丙酚氯胺酮利多卡因

孙琳

小儿机体耐受性较差,尤其是接受外科手术时往往需要实施全身麻醉,选择适宜的麻醉药物,对保证患儿手术麻醉效果具有显著作用,比如改善患儿的生命体征,缩短苏醒时间等。值得注意的是,氯胺酮作为深度性麻醉药物之一,对患儿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的影响相对轻微,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领域[1,2]。但是,即便氯胺酮的镇痛作用显著,但是其药物使用量较大,会在不同程度上延长手术治疗时间,易引发相关用药不良反应。同时,由于医疗麻醉技术日趋成熟,促使复合麻醉形式在临床领域应用广泛。异丙酚属于一种强效快速的全身麻醉剂,其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短、苏醒速度快,可促进麻醉使用者生命体征趋向平稳,且不易引发不良反应,但是注射药物后肢体部位可能产生疼痛感,因此临床建议联合使用利多卡因与异丙酚,达到减轻注射疼痛的作用[3]。本次将72 例手术患儿作为研究的对象,进一步分析探究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于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2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符合外科手术相关指征条件[4],且所有患儿家属均于知情条件下签署实验同意书;此外,排除失语、合并精神疾病及合并传染性疾病者。按随机盲选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 例。对照组男∶女=24∶12;年龄3~12 岁,平均年龄(7.3±1.6)岁。观察组男∶女=25∶11;年龄3~11 岁,平均年龄(7.2±1.3)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①对照组患儿采取氯胺酮麻醉,即:使用20 mg/kg 的氯胺酮,行静脉滴注,起到麻醉诱导的作用;同时,使用微量泵工具,3~5 mg/(kg·h)匀速输入氯胺酮注射液,起到麻醉维持作用。②观察组患儿采取氯胺酮、异丙酮复合利多卡因麻醉,即:肌内注射地西泮注射液(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0980149)、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33020089);使用40 mg的盐酸利多卡因(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388)、60 mg 的异丙酚注射液(吉林敖东洮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66421)、100 mg 的盐酸氯胺酮注射液(西安汉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748)混合均匀,行静脉滴注,起到麻醉诱导的作用;此外,使用微量泵工具,以0.3~0.5 ml/(kg·h)的速度匀速输入注射液,起到麻醉维持的作用。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相关生命体征指标:呼吸频率、收缩压、血压饱和度、心率四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②比较两组患儿麻醉清醒时间。③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比较 麻醉后,两组患儿的呼吸频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比较()

表1 两组相关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1 mm Hg=0.133 kPa

2.2 两组麻醉清醒时间比较 观察组麻醉清醒时间为(10.52±3.28)min,短于对照组的(17.76±6.4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8,P<0.05)。

2.3 两组麻醉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中恶心呕吐、舌后坠、误吸、精神反应分别为4、3、2、1 例;观察组中恶心呕吐、舌后坠、误吸、精神反应分别为1、1、0、0 例。观察组麻醉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0,P<0.05)。

3 讨论

氯胺酮是临床常见麻醉药物之一,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适用于儿科手术领域,能取得显著的麻醉及镇痛效果[5]。虽然氯胺酮的麻醉镇痛效果良好,但存在药物使用剂量较大的情况,易引发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反应,例如:呼吸暂停、心率加快、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血压上升等;严重情况下,易在患儿麻醉苏醒后产生幻觉或噩梦等精神性反应,进而影响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从本质层面分析,异丙酚属于一种高脂溶性类药物,该麻醉药物能直接进入人体血脑屏障,有效抑制大脑交感神经的兴奋状态,具有起效快的作用,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静脉麻醉药剂。有研究资料显示:异丙酚能明显扩张患儿周围血管,控制血压水平,并加快心率波动,很大程度上抑制二氧化碳对患儿通气反应产生的影响,并起到降低潮气量的作用,使患儿呼吸暂停的风险得到有效预防[6]。

值得注意的是,小儿机体生理特点不同于成年人,例如:小儿的心脏排血量相对较高,能促使药物迅速于组织中呈现出平衡分布的状态。同时,小儿机体内血浆白蛋白及药剂融合力相对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患儿机体解毒及代谢等功能。因此,近几年来,临床小儿麻醉期间,主张选择使用异丙酚[5,6]。并且,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小儿下腹部及阴部手术期间,使用氯胺酮、异丙酚及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较好,能最大限度上减轻对患儿呼吸系统产生的影响,减少氯胺酮麻醉的用药不良反应,对稳定患儿的心血管功能有显著作用,进而保证患儿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因此,建议针对小儿手术患儿采取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7,8]。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手术患儿采取氯胺酮麻醉,观察组患儿采取氯胺酮、异丙酚及利多卡因复合麻醉,研究结果显示:麻醉后,两组患儿的呼吸频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清醒时间为(10.52±3.28)min,短于对照组的(17.76±6.4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稳定,能明显缩短患儿的麻醉清醒时间,降低麻醉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这与相关研究成果较为相似[9]。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表示针对小儿手术麻醉患儿实施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麻醉起效速度快,麻醉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高效,由此可见,复合麻醉方案的实施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小儿手术患儿采取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的效果显著,能使患儿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缩短麻醉清醒时间,降低麻醉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手术麻醉中采纳及应用。

猜你喜欢

异丙酚氯胺酮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通过LncRNA H19/miR-671-5p 分子轴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在高危妊娠妇女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艾司氯胺酮的药理学及其在产后抑郁防治的研究进展
右旋氯胺酮的药理学特征及其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