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基于农户定点调查数据
2021-11-11重庆市梁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黎立吴正远曾庆莲
重庆市梁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黎立 吴正远曾庆莲
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中国油菜生产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二,均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与大豆油大部分依赖进口不同,我国菜籽油基本实现自给,年产450万吨左右,占全国植物油总产量40%以上,在国内食用油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稳定油菜生产尤为重要。本文基于重庆市梁平区油菜种植农户定点调查数据,分析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剖析油菜产业发展问题,提出稳定油菜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一、梁平区油菜产业发展现状
1.基本情况。梁平区位于渝东北,面积1892平方千米,是渝东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渝第一大平坝——梁平坝子沃野千里、碧田万顷,素有“小天府”之美誉。梁平属油菜传统种植区,是全国产油大县和重庆市油菜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受国家一系列鼓励油料生产政策的出台,以及梁平区对油菜规模种植户进行项目补贴和油菜籽价格持续走高、生产经济效益逐渐转好等因素影响,梁平区油菜播种面积由1978年的3.5万亩逐渐增加至9.84万亩,增幅达181%。通过大力推广高产、抗病的“双低”油菜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油菜单产大幅提高,从1978年亩产88千克增加至135千克,增幅达53.4%;油菜籽总产量达1.33万吨,约占全区总油料作物的79%。
2.生产成本与效益情况。分析油菜生产成本与效益,是提高其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关系到其结构优化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按照国家农业农村部开展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的要求,2016年以来,梁平区根据各地油菜生产的高、中、低不同水平,抽取了明达镇、蟠龙镇、柏家镇3个乡镇的9个村、27户种植户进行了定点油菜成本与效益调查。2021年调查结果显示:与2020年相比,油菜亩产、产值和生产成本均增加,每亩种植纯收益达17.14元,实现扭亏为盈。
①亩产增加。从调查户资料汇总情况来看,2021年油菜每亩主产品产量为148.22千克,较2020年增加7.2千克/亩,增幅为5.11%。增产原因分析:去冬今春,油菜生产经历了播种期的连续阴雨天气和苗期的霜冻冷害天气,在农技部门的针对性指导和老百姓的积极配合下,不利天气对全区油菜生产的影响均在可控范围之内。后期因为气温不断回升,3月左右气温较好,促进了油菜分枝,加上病虫害较上年同期偏少,2021年油菜长势较上年好。
②产值大幅度增加。今年每50千克油菜籽出售均价276.83元,较上年新增26.84元,增幅为10.74%。加上亩产值的增加,每亩主产品产值834.58元,较上年大幅度增加129.48元,增幅为18.36%。
③总成本略增。2021年油菜亩均总成本817.44元,较上年亩均总成本增8.64%。其中生产成本677.44元,较上年增10.62%(人工成本525.78元,较上年同期增14.9%;物资费用151.66元,较上年同期略降2.06%);土地成本140元。总成本增加原因分析:调查户油菜籽生产除个别农户整地使用机械外,其他生产主要是手工操作,如育苗、移栽、除草、施肥、收割、脱粒等环节,无形中增加了劳动力。从调查情况来看,2021年每亩油菜用工量为7.17个,较上年增加0.93个,主要为直接生产用工的增加;家庭用工日工价为73.33元,与上年持平。
3.主要发展措施。油菜是梁平区确定的三个主导产业(粮油、生猪、蔬菜)之一,通过开展油菜生产“三品一标”提升活动,完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全链条,着力实现油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菜籽油的稳产保供,聚力打造百亿级粮油产业集群。
①优选品种,提升单产、含油率与品质。因地制宜推广渝油28、庆油1号、庆油3号、渝南油683等为代表的“三高双低”(高产、高油、高抗,芥酸含量低、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油菜品种,全区油菜良种覆盖率达100%,油菜亩产量、含油率和品质全面提升,全区油菜籽含油率在45%左右,亩产量在135千克左右。
②轻简栽种,提升油菜生产机械化率。梁平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新模式已进入实用并大面积推广阶段。一是机械开沟免耕撒播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对比试验表明,该模式可有效减轻稻田油菜湿害,播种环节机械作业比其他机械作业模式工效提高1倍、产量增加20%以上。二是油菜联合收获与分段收获并用模式。尽量采用生产效率高的联合收割方式,对于联合收割机具进不去的山坡小地块,农户将割倒的油菜移至路边进行捡拾脱粒,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消耗,有效增加油菜机收和种植面积。三是油菜秸秆处理模式。对油菜高割茬地块,采用单轴多刀片灭茬旋耕机作业,提高油菜秸秆粉碎还田(土)成效;对分段收割捡拾脱粒地块,采取齐泥收割、不留割茬的方式处理秸秆。
③融合发展,打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深入挖掘开发油菜油用、花用、菜用等多种用途,一、二、三全产业链打造,推动油菜产业提质增效,让农民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与产业融合红利。
④政策支持,提升油菜种植效益与积极性。一是免费供种。利用产油大县奖励资金公开招标采购优良油菜种子,并无偿分发给油菜种植户。二是开展油菜规模化种植示范。对示范推广油菜种植100亩以上(包括100亩)的,配套其他关键绿色高质高效、秸秆还田、全程机械化等生产技术;亩均产100千克以上,高产田块单产达150千克以上,亩均节本增效100元以上的业主,每亩补贴400元。
二、当前油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种植方式有待改进。多数为小农户在承包地上分散、小块种植,成片规模化种植的较少。同时,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购买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高于批量购买价,增加了种植成本,减少了农户收益。受土质、气候、地理位置、病虫害等因素影响,油菜生产始终存在着产量不够高、品质不够好、利润较薄等情况。种植油菜的农民越来越老龄化,导致后续生产规模不稳定,有下降趋势。
2.基础设施有待改善。东山、西山片区多数农民利用坡土和山坡地种植油菜,水利设施不配套,农机也无法进入,基本上靠天吃饭。中部平坝地区,一些大户利用高标准农田种植油菜,但部分高标准农田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问题,缺乏有效管理和维护,主要原因是当前农村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务工,工程设施无人、无力管护的情况突出。
3.种植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多数小农户还是采用传统耕作方式,技术指导难以到位。有的地方和部分农户,用上优质良种而没有应用与之配套的科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意识淡薄,耕作管理粗放,不能充分发挥良种优势,单产、效益均未明显提升。
4.种植效益与积极性有待提升。与进城务工收入相比,油菜种植的比较效益持续下降,调查户每亩17.14元的收益无法调动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有门路的农户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愿意继续种植油菜的也主要是为了自用,让自家和亲朋好友吃上放心油。虽然今年梁平区利用产油大县项目资金开展油菜规模化种植试验示范,实施稻油轮作项目,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冬闲田。但开展试验示范的主要是种植大户,试验示范面积也不是很大,小农户利用水稻田冬季种植油菜还未推开。
三、意见与建议
针对油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建议聚焦种植主体、土地、农技、机制等关键要素,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1.良人,培育新型油菜种植主体,变小散化种植为规模化种植。小散化种植的稳定性较差。要在农业补贴、土地流转、社会化生产服务、项目资金等方面重点向新型油菜种植主体倾斜,多形式支持和培育新型油菜种植主体,促进油菜规模化种植,实现规模效益,切实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益。在培育对象上要以种粮大户为主,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引导其采取粮食油菜轮作方式扩种油菜,打造一支有情怀、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油菜种植队伍。
2.良地,改善油菜种植基础设施,变坡土地为高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坡土地、山坡地改造为高标准农田,建立健全农业基础设施维护机制,改善农田排灌、田间运输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打好粮、油、菜轮作土地基础。引导农户利用冬闲田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保证粮油安全。
3.良技,农机与农技融合,变低质低效为高产高效。一是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品种优化、品质提升。相关部门应注重推广高产高效、绿色优质“双低”油菜品种,推广应用先进栽培技术,增加油菜作物亩产量与菜籽油品质。二是大力开展油菜生产社会化服务,推广轻简机械化作业,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实行品种、机械、技术配套与融合,推广油菜标准化生产,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4.良制,政策激励与产业融合发展,变低效益为高效益。一是建立长期稳定油菜生产支持政策体制机制,包括免费供种、购买农机具与社会化服务补贴、规模化种植示范补助等,避免出现“德西效应”,防止油菜生产大起大落,推动油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油菜产供加销一体化机制,扶持粮油龙头企业,支持油料加工企业在产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油菜生产社会化服务和培育油菜种植大户,搭建合作平台,完善各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建立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拓展油菜“一菜多用”模式,农文旅融合,提升与油菜生产相关的产业集群,多功能开发,多业态创新,提升价值链,由普通种植模式向“一菜多用”模式调整,由高产向高效调整,由低收益向高收益调整,推动油菜产业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