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标互动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无创通气治疗中的应用

2021-11-11金颖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护患通气依从性

金颖

(开封市中心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河南 开封 475000)

美国护理专家伊诺詹姆在1981年提出“达标互动理论”,其本质上是指个体经由与外界环境间的感知与互动,不断了解目标。将该理论用于护理领域,即患者与护士之间就疾病问题保持互动,互相感知,进而推动疾病积极进展的过程[1]。达标互动理论应用于护理,起到对护理服务的指导作用,其可大致分解为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四个阶段,通过护士对患者的积极影响,帮助患者重建护理信念,努力实现护理目标[2]。近年来针对达标互动理论的研究报道数量少,该理论应用至COPD无创通气护理领域的报道缺失。为了促进临床该领域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同时进一步证实达标互动理论在COPD无创通气护理中的有效性,本文设计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开封市中心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92例COPD行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取得本单位伦理组织审批。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两组,其中46例为对照组,男女比例29∶17,年龄37~76岁,平均(60.48±7.55)岁,病程1~12年,平均(4.82±1.18)年。另46例为试验组,男女比例31∶15,年龄32~78岁,平均(62.03±8.34)岁,病程1~14年,平均(4.89±1.24)年。上述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确诊COPD[3],并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知情同意研究;全程参与研究;耐受相应治疗与护理干预。

排除标准:多次经历无创通气治疗;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严重全身性感染;文化程度低,沟通效率低下;妊娠、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依照医院有关COPD疾病无创通气治疗护理规范开展工作,包括期间吸痰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各方面常规化护理内容。

试验组基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达标互动理论下的护理干预。(1)评估: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进行系统评估,包括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无创呼吸禁忌症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询问患者对后续无创通气治疗的一些顾虑,并一一解答,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基础,并告知患者后续有任何问题,均可及时向护士台反馈。(2)计划:询问患者的治疗预期,了解患者当下最急迫的治疗期许,并以此为基础为患者制定阶段性的康复目标。但需注意,目标的设定要循序渐进,基于循证护理经验给定目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目标的可实现性,让阶段性目标阶段性地完成,不断鼓舞患者士气。为实现目标,也需要告知患者自护经验,规避护理风险。同时还要向患者传达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避免患者因未知或并发症应对无措而产生的沮丧等负性情绪,影响其实现目标的积极性。(3)实施:要求护患双方达成统一认识,在科学护理指导下,共同设计无创呼吸护理计划,让患者参与其中更有参与感,并提升其对各项护理操作的理解力。如教会患者辨认呼吸机参数,达成共识,即呼吸机治疗强度要呈现个体差异,保证治疗强度由弱到强。期间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如告知患者科学的腹式呼吸法等。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面罩避免皮肤损伤。治疗期间多喝水,科学使用与维护湿化系统,保障气道湿润。(4)评价:要求护患双方对本次护理的各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双方均认为目标完成,即为目标成功完成。有一方认为目标完成过程中存在问题,由护士分析问题可能出现的原因,在后续无创通气治疗阶段完善方案,直至问题解决,护患双方均认为目标实现为止。在评价结束后,再次进行询问,了解患者对下一阶段护理目标的期许,进入下一阶段的达标互动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自护能力量表(ESCA)、依从性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差异,具体详情见下。(1)ESCA评分:该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自护能力,分健康知识认知、自我概念、自负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4个维度共计43个小条目,各小条目赋值0~4分,满分172分;分值与患者自护能力成正比[4]。(2)依从性评分:由护士就患者护理期间的自护表现进行依从性评分,主要评价科学饮食依从性、科学用药依从性、康复训练依从性、认真学习依从性。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1~5分分表表示“不满意”至“满意”5种主观态度,满分20分,分值越高评价越高。(3)满意度:利用本单位百分制自拟问卷,评估患者满意度,其中≥80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5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经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ESCA与依从性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ESCA与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ESCA与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ESCA与依从性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1 两组ESCA与依从性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ESCA评分 依从性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 46 68.79±12.85 158.43±19.82 8.96±2.65 18.32±0.91对照组 46 67.62±10.29 119.37±22.81 9.07±2.77 14.63±1.14 t 0.482 8.767 0.195 17.157 P 0.631 <0.001 0.846 <0.001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COPD现已成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好发于男性,其原因与男性患者吸烟、户外工作暴露机会多等因素有关[5]。一旦患得COPD,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与护理,否则病情会进一步恶性进展,疾病气流受限问题会进一步加重为呼吸受限,需要接受住院治疗[6]。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均需接受呼吸机治疗,此类患者病情较重,且院外护理依从性与自我管理能力普遍偏低,针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更要强调方式与方法。

护理目标概念的提出,要求护士、患者循着既定的护理目标开展护理与自护工作,不断调整护理内容,直至预后达标[7]。这种护理模式摆脱了既往护理效果不确定、患者护理过程中较为迷茫甚至信心动摇的问题,帮助患者在护理前期即明确目标,使护理更加有方向与动力,佐以典型案例宣教等手段,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护积极性[8]。护患互动强调在护理全程,护患双方积极交流,共同制定护理计划、落实护理的实施以及护理结果评价工作。护患全程互动下,患者参与感高,能够在潜移默化下树立“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推动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进步。

本次研究,将COPD无创通气护理全程分解为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四个阶段。首先是评估,此阶段为护患双方互相了解,以及护士实施初期健康宣教、争取患者依从性的过程。计划阶段护患双方共同制定护理目标,让护理过程有方向、护理结果有逾期,刺激患者更好地依从计划进行护理配合。实施阶段主要将计划内容落实。评价阶段是达标互动式护理的关键,其是对护理计划执行情况与实施效果的评价,要求护患双方均参与其中,必须两方均对护理质量满意,才算护理有效。患者满意护士不满意,可避免患者“不懂”争取最大护理质量的问题;护士满意患者不满意,可避免护士护理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是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患者积极预后的关键。最终本次研究干预后,试验组ESCA与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提示融合达标互动理论的临床护理在COPD无创通气护理领域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COPD无创通气护理阶段融合达标互动理论开展工作,利于患者自护能力和依从性的提升,应用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护患通气依从性
护患沟通:妇科护理工作中具体应用探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新型智能通气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呼吸力学的影响
现代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及对策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