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关节肌肉生理功能的影响
2021-11-11周蔚孔令琦
周蔚,孔令琦
(金坛区中医医院 针灸科,江苏 金坛 213200)
骨关节炎为常见慢性退行性关节炎,好发于膝关节等部位。该病因多种因素导致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及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及畸形等症状。随着人类老龄化趋势越发严重,骨关节炎成为中老年人多发的一种常见退行性病变,是引起中老年人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1]。临床多采用物理疗法进行肌力训练,让肌肉在训练中不断接受阻力以改善症状,但该物理疗法见效速度较慢。温针灸可舒缓经络,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以缓解疼痛,进而改善关节功能[2]。为此,本研究探讨了温针灸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关节肌肉生理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选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金坛区中医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对照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38~70岁,平均(55.23±6.03)岁;骨关节炎部位:左膝12例、右膝14例、双膝9例。研究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8~73岁,平均(55.19±6.12)岁;骨关节炎部位:左膝14例、右膝11例、双膝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符合《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版)》骨关节炎诊断标准[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心脏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腿部骨折史;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者;伴有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肌力训练,患者取坐位,采用坐式下斜蹬腿康复训练器放松腰背,靠住靠背,双脚置于踏板上,通过腿部发力蹬踏板,待双脚完全伸直后,保持5~10 s,再缓慢返回。治疗前测定连续10次全幅度活动可承受最大负荷,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节运动强度,每次练习3组,每组重复10个,每周练习5次,持续训练4周。
研究组在肌力训练基础上实施温针灸治疗。取穴:取内膝眼、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血海、犊鼻穴等损伤部位膝周穴位。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选择0.35×40 mm一次性针灸针,采用中医手法快速进针,进针后患者局部有酸麻肿胀感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其强度根据不同患者耐受度为准。每个穴位以3 mm毫针进针0.5~0.8寸,进针同时缓慢撵转,用震颤法,在得气后留针;于施针部位进行艾灸,艾条烧尽后将针拔出。每周针灸5次,持续治疗4周。所有针刺均由同一位针灸医师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
疗效:关节肿胀疼痛基本消失,X线片检查显示关节间隙正常、骨赘消失为治愈;疼痛肿胀症状有明显缓解,X线显示关节缘骨赘有所减少为好转;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关节缘骨赘增多为无效。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疼痛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标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由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状况在一条10 cm的线段上进行疼痛标记,0分为无痛,10分为无法忍受的剧烈疼痛,根据患者标记的位置记录分数。
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包括关节肿胀及下蹲困难。关节肿胀分4个等级,持续肿胀至无肿胀,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肿胀越轻;下蹲困难也分4个等级,无法下蹲至无困难,总分为5分,分数越高表示膝关节屈曲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4周后对照组 35 6.17±2.53 4.52±0.28观察组 35 6.28±2.46 2.64±0.19 t 0.231 41.204 P 0.818 <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关节肿胀、下蹲困难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关节肿胀 下蹲困难治疗前 治疗4周后 治疗前 治疗4周后对照组 35 3.45±1.62 4.62±1.92 1.97±0.54 2.61±0.71研究组 35 3.61±1.70 6.48±2.25 1.82±0.65 3.39±0.84 t 0.975 14.147 0.487 9.435 P 0.332 <0.001 0.627 <0.001
3 讨 论
骨关节炎为慢性退行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膝关节在人体关节中滑膜分布最多,为主要负重关节。患者因不良行走姿势、过量体力劳动等因素导致膝关节损伤严重,易出现继发性骨质增生,进而形成骨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患者活动能力受限,难以正常完成屈膝活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5]。故如何治疗以改善症状并减轻疼痛为临床研究重点。
中医认为膝关节炎发病原因为正气不足、肝肾亏虚、筋脉失调;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导致气血失调,气血瘀滞;当脾肾有内伤时,机体阴阳失衡,邪气入侵而导致关节炎。关节炎为风寒湿邪入侵导致,风寒湿邪阻塞关节经络,引起关节肿胀疼痛。针灸治疗骨关节炎为中医疗法中传统康复方法,关节炎针灸法多采用针刺联合艾灸,针刺可刺激穴位,艾灸通过产热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6-7]。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针灸对骨关节炎疗效具有肯定作用。针刺治疗能破坏非正常运动神经终板区,针刺过程中易引发局部损伤,组织损伤形成的电能对痉挛肌肉有刺激作用,进而促进血液循环,抑制局部炎症物质;针刺能抑制疼痛中枢,阻断神经递质传导以发挥镇痛作用[8-9]。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温针灸能促进机体释放更多内源性保护物质以发挥镇痛功效[10]。温针灸选取内外膝眼、阴阳陵泉、足三里等主穴,其中外膝眼穴属于足阳明胃经,针刺该部位能疏风散寒、止痹痛;内膝眼是膝关节炎常见压痛点,针刺该部位能疏经行气,促进释放内源性吗啡肽,提高痛阈;阳陵泉为筋之会穴,阴陵泉属于足太阴脾经,两穴能疏经通络、散寒止痛。针刺和艾灸结合具有协同作用,针刺与艾灸不仅可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且能将艾绒燃烧产生的挥发物及热力导入体内,两者联合可增加细胞活性,提升其吞噬功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降低针刺穴位细胞兴奋性,有良好镇痛作用[11-12]。研究组关节肿胀、下蹲困难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温针灸有助于改善患者关节功能[13]。温针灸取穴既有阳经穴又有阴经穴,诸穴穿经至骨,加上艾灸温热,借灸药力,共同发挥温经脉、行气血、逐寒湿、展筋骨的功效。
综上所述,温针灸可有效改善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提高疗效,缓解疼痛,改善并恢复关节功能,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