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
2021-11-11徐沐熙
徐沐熙
提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和国际化作为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两个并行趋势,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土资源的参与。要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站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变革的理论高度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华文化在21 世纪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同样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以马克思主义总体性观点、辩证法、实践唯物主义等方法论原则实现二者综合创新、协同互动、融合发展,推动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创新发展的同时担当起中华文明在当代的传承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 年7 月2 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科学界定,也是我们党第一次以‘世纪’为尺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②何毅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学习时报》2020 年6 月15 日。。新时代全面贯彻新思想,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继续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一、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及国际化视野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两种并行的趋势:一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民族化的深入发展;二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化、世界化的广泛发展。”①姜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大变局中的世界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年版,第104 页。无论是出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还是国际化的发展考虑,都需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资源以实现创新发展。在纵向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思想资源接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建设,推动民族化的深入;在横向上,助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话语体系向全球化的方向延伸,进而打开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世界格局。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本土化需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资源。因为本土化是相对于外来思想文化而言的,所以它可以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但它必须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特定民族国家的本土化,本质上与该国的历史条件、社会现实、人民的需要和接受能力、本土传统文化的接纳力和包容力是分不开的,是多种条件和因素合力作用的历史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的重要特征。相应地,外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与我国本土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与我国的本土优秀文化资源相对接,为我国人民所接受,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所面对的我国现实是具体的、“本土”的,只有通过汲取中华民族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我国扎根并真正发挥指导功能。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一个成功典范。无论是以固有的本土资源接应外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实现本土化,还是外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动吸纳本土资源完成本土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因具有民族化、大众化、本土化、通俗化等特征,而为我国人民大众所接受。而人民大众的接受程度取决于理论传播的效力与理论、宣传人才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0 年1 月19 日在云南考察时所强调的,我们现在就需要像艾思奇那样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②《习近平春节前夕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祝各族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祝祖国欣欣向荣》,《人民日报》2020 年1 月22 日。因此,“接地气”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易懂地分析其原理,深入浅出地揭示其规律,就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土化发展的当然之举。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需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资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思想资源,以文化复兴、文明传承来直面现代社会的同时,以国际视野从本土化向全球化延伸,彰显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世界格局。伴随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成为世界典型样本。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其深刻改变中国与世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从而被命名为21 世纪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以时代性的进步追求为归属,使先天的民族性、本土化实现与时代同步的世界化是其必然选择。既要考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土资源是固有的、先天性的存在,也要考虑后天性的时代发展因素,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传统”“本土”自身无法避开的问题,而如今时代的发展已绕不开国际化的因素,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层意义上,民族本土性是世界性的一种可能条件,“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 年5 月19 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具有民族特性的本土资源,在与马克思主义交融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打上了中华民族烙印的本土痕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引领时代才能走向世界”②习近平:《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人民日报》2017 年9 月30 日。。虽然不能将民族性直接等同于世界性、过度强调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但民族本土特色确实是参与世界化的角色定位和标签识别,所以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需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资源。
二、聚焦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视域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界定,如果只停留在文化层面上,无论说二者是结合、融合的关系,抑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还是重要组成部分的关系,都不仅不能把握本质,而且难以窥其全貌,只有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站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变革的理论高度进行审视,才能准确把握二者关系。“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270 页。中国封建社会历时2000 多年,即使经历过数十次王朝易姓、改朝换代,也未曾阻挡和改变这一社会形态的绵延传承,表现出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但在更高阶段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制度下,那绵延千年的社会意识形态最终被马克思主义所取代,浩如烟海、恣意汪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影响着龙的传人。如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位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位置,所以无论融合还是对立都不仅仅是表面的文化问题,而应从深层次的社会形态入手进行考量。
以社会形态为考量标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有差异性的。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理论成果,带着西方的文化基因,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文和历史的积淀与凝结,渗透着地道的中国本土文化元素。如果说,在历史发展趋势上,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渐次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变革而面向未来蓬勃发展,那么在以儒家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社会里,代表性人物孔子将“返古”视为毕生追求,一生服膺“其为东周”④刘润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7 年第3 期。的治国理想,则几乎完全是反向的。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差异乃至相悖性并未影响它们在近代中国大地上数次“遭遇”,其间有对立、有冲突、有“言和”、有交往。19 世纪末至20 世纪20 年代初,针对它们孰优孰劣,以何种意识形态治国产生过争议,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都主张用无产阶级宇宙观观察世界,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而梁漱溟在东西文化的比较中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认为未来世界将有赖于东方文化的复兴,否认吸收外来文化的必要性;20 世纪20 年代初至40 年代初,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生激烈冲突,甚至出现了“马克思差不多要和孔子争席”①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三十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版,第39 页。的局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宣告马克思主义的胜出;1937 年,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尤其是1940 年《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以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现代化转化的方向。改革开放以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度结合且“深度交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同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20 世纪80年代掀起“国学热”;20 世纪90 年代“国学热”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21 世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循序渐进地深入人心;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滋养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纵观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交集的历史线索并总结其经验,会发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为指导,正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之间的差异,不但不会使它们相背而行,反而会实现更好地融合。在新时代的新发展阶段,更应该以唯物史观的理论来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它们的融合不仅限于文化层面,而是深入到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系统层面,从而全面、立体地推动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三、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
进入21 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前所未有的新定位,强调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资源来拓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维度,以新思想开拓新境界,盛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而言的重要性。可以说,正是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时代际遇,为其参与新时代“开疆辟土”,为其绵延传承“铺路架桥”。所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资源滋养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为党的历程做了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明确分期。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思想根基,也是中国建设和改革的思想武器,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离不开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搭建的舞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驾护航。此外,马克思主义因建基在西方工业化基础上而具有现代性,又因对资本主义这种现代性社会的批判而具有后现代性,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双重属性正好契合新时代我国的社会实践。直面现代和后现代的时代背景,在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能做好国内传承和国际传播,较好地参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此外,尽管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革命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带领中国走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完成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的历史任务的,是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中华传统文化,而且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也的确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实践的需要,让人们相信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最终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舞台上从未缺席过。在建党伊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做不到“无视”——1938 年,在建党17 年总结经验时,毛泽东曾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534、534 页。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而言,更加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毫无疑问是一种具有极大互补性的优势文化,是一种智慧补给。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将在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中继续焕发生机。
四、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
1938 年10 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说:“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534、534 页。2021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 年7 月2 日。党的领导人都提到了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看待历史、观察时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资源,需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
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性方法论,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土资源的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具有整体性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资源被深度挖掘、被激活开启,在从传统向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获得新生。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被其滋养,反映出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气韵,成为5000多年中华文明传承的历史新华章。社会是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形成的统一整体,汲取、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具有整体性和逻辑趋向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形态,具有“总体性”“一体化”的应然性。只有以“总体性”“一体化”呈现,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才能以强大的生命力发挥整体功能,并根据国内外时局的变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动态地更新、辩证地否定、螺旋地上升,在无限的升级跃层过程中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优越性。
其次,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资源协同互动、综合创新、融合推进。一方面,创新发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要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对传统的中华本土文化资源审慎考察、缜密论证、增减损益、择优汲取。只有跨文化地动态、有机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才能使5000 多年中华文明以深厚的人文底蕴、睿智的哲学思想、深入的人伦教化、绵延传承的道德理念、天下为公的伟大情怀等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智慧养料。另一方面,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折中,而是要突破跨文化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各自的创新要素及活力,对其进行辩证的综合创造,以一种创造性的综合不断开启新的创造,顺应时势动态升级,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优势。此外,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调用的文化元素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有机融合,并顺应时势动态升级,且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整体优越感。
最后,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资源创新发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植根于中国的社会实践。如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 年7 月2 日。,对任何事物都应该从实践、从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出发去理解。任何理论创新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以实践活动改造世界比解释世界更重要,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版,第161 页。创新发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植根于、并融入中国社会实践、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以及人民群众生存其中的时代,才能历史的、具体的、有效的呈现,并且可执行、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使真正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成为人们的日用信仰、人生观遵循,以及价值观支撑。
综上所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坚持“两个结合”,有效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作用,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可见,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之一,是正确处理好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问题。需要我们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及国际化视野,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聚焦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视域,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审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立场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1 世纪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遵循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唯物辩证法、实践唯物主义等方法论原则,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资源创新发展21 世纪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