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广府华侨文献的搜集与整理:以图书为中心
2021-11-11陈子
陈 子
(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23)
1 引 言
民国时期华侨是推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重要外部力量,广府华侨群体是其中有力的助推者。现存于广府地区的华侨人文景观是广府华侨参与近代民主革命,支援市政建设、家乡建设的实物见证。除了华侨人文景观,华侨文献亦是重要的见证。民国时期,华侨问题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相关著作得以出版,这些文献是华侨对祖籍地贡献的书写,亦可以从中窥见该时期华侨研究的取向。
早在民国以前,就有分散记载华侨群体尤其是广府华侨群体的文献,如《东西洋考》《海录》等。清末南海张荫桓出使美利加(美国)、日斯巴弥亚(西班牙)、秘鲁三国的《奉使日记》对广府华侨的记载颇多。广府人士梁启超是研究华侨的先驱,曾赴美国考察华工的情况,出版《美国华工禁粤记》。1905年,他在《新民丛报》发表的《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是华侨史研究的肇始。除了中国籍人士对华侨问题的关注,侨居国的本土人士亦关注中国移民,但他们大多将之作为“有问题”的群体来进行叙述,尤其是在19世纪后期美国排华运动的背景下,在他们眼中华侨与“黄赌毒”、影响雇佣市场等问题相连,如《堂斗》《旧金山华埠》等。民国时期,华侨资金是孙中山革命的重要经费来源,有“革命之母”之称。华侨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日益为国内所重视。在此背景下,华侨史研究兴起,华侨文献日益增多。
2 民国时期广府华侨文献搜集与整理的意义
在历史意义方面,广州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早在先秦已是南中国海沿线上的重要贸易港口,有学者推测当时已有商人到东南亚贸易。至近代广州开埠后,过番者众,并在民国时形成高潮,进而产生了不少华侨文献。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为社会各界了解民国时期广府华侨群体的情况提供了资料基础。在整理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研究,揭示文献之间的关系,则有助于了解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脉络及相互间的关系。
在学术意义方面,对广府华侨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是华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广府华侨文献尤其是广州华侨文献的整理相对滞后。广府华侨群体主要流向地为北美、东南亚地区,是民国时期华侨群体的主力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广府华侨文献进行系统地搜集、整理,以为广府华侨群体的研究提供史料基础,拓展相关研究。
在现实意义方面,民国文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国文献的酸化、脆化严重,“国家图书馆文献保护组的相关研究表明,在一般条件下保存,民国普通报纸的保存寿命一般仅为50—100年,民国图书的保护寿命为100—200年”。“在重庆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中,中度以上破损比例已达80%以上,民国初年的文献已超过90%,更严重的是其纸张完全失去柔性,一触即碎。如果再不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而任其自然老化的话,那么这些珍贵民国文献今后50—100年将消失殆尽。”因此,通过对广府华侨文献中图书资料的搜集、整理,尤其是注明图书是否有缩微资源及其阅读途径,有助于研究者使用相关文献,同时减少原书的损耗。
3 民国时期广府华侨图书的统计原则与整理路径
3.1 统计原则
民国时期广府华侨图书指1911年至1949年正式出版和非正式出版的广府华侨图书。广府华侨图书的收录标准有二:一是“人”的标准,二是“地”的标准。在“人”的标准方面,“广府华侨”既包括祖籍地为广府,又包括出生地在广府的人士,亦包括非广府人士所编写的关于广府华侨的书籍。例如,何海鸣,祖籍为湖南衡阳人,生于广东香港九龙,编撰有《侨务汇编 第一集》。在“地”的标准方面,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广府地区出版的华侨图书,如陈序经(1903—1967年),广东文昌县(现属海南省)人,幼年侨居于东南亚,在岭南大学工作期间著有《南洋与中国》,虽然他不是广府人士,但该书是其在广州工作期间出版的,因而纳入统计范畴。二是其他地区出版的广府华侨图书。由于华侨分布的特殊性,出版地还涉及其他地区乃至海外。例如,抗战初期广东省政府转移到广东曲江,因此,将该时期出版的华侨图书纳入统计范围。由于“留学生一直是海外华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将有关留学生的文献纳入收录范围。此外,因为特刊的出版情况较为复杂,在分类上存在图书、期刊模糊的地方,综合考虑,若是连续出版刊物将之划入期刊的范围;若不是,则将之放入图书目录。
3.2 整理方法
首先,对民国时期广府华侨图书的搜集先以公开出版的书目作为整理的基础。这些书目主要有《华侨华人研究中文书目》《华侨华人史书刊目录》《华侨问题图书总目》《暨南大学华侨华人中外文藏书联合目录》《南洋研究所藏书目录华侨问题》《台湾地区馆藏华侨华人研究中文书目汇编》《民国时期总书目》《民国时期出版书目汇编》《广州文献书目提要》《全国图书馆民国文献缩微品联合目录》《新加坡宗乡会馆出版书刊目录》《(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馆藏南洋研究中文资料目录》等,以及没有正式出版的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民国时期广东文献书目》《民国时期广州文献书目》,以《广州图书馆所藏广州地区民国历史文献目录》《河北师范大学民国库入库目录》《重庆图书馆民国图书书目》等为基础筛选符合条件的图书。在人物方面以《华侨华人百科全书 人物卷》《广东近代人物词典》《广东省志 人物志》为基础,进一步查阅《华侨华人百科全书 新闻出版卷》《广东省志 出版志》《岭南文献史》《岭南历史文献》等文献。李亦园载于《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的《东南亚华侨研究参考书目(1905—1964)》、胡照忠的《美洲广东华侨流传歌谣汇编》等亦是资料搜集的来源。
其次,从影印出版的民国丛书中进一步查找书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印出版的民国丛书成果丰硕,其中,不少丛书收录了广府华侨图书,这些丛书主要有《民国华侨史料汇编》《民国华侨史料续编》《民国华侨史料三编》《近代华侨报刊大系》《近代华侨史研究资料汇编(全44册)》《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 2编 华侨卷》《民国丛书》《民国籍萃》《民国史料丛刊》《民国史料丛刊续编》《民国文献类编续编》《民国珍稀短刊断刊——广东卷》《抗日战争史料丛编》《近代中学校史资料丛编》《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民国文献丛刊(宗教、政治、法律)》《辛亥革命稀见文献汇编》《黄埔军校史料汇编》《重庆图书馆藏民国时期未刊书丛编》等。
再次,分散于各书刊报中的书目、参考文献是不可忽视的线索,如《国立暨南大学图书馆新到西书目录》(《国立暨南大学校刊》,1947年第4期)、《华侨问题图书选目》(《华侨战线》1938年第2期)等。在查找图书的过程中还按图索骥,如在刘士木译《华侨与文化》一书目录页之后紧接着是《本书著者译著其他书目》,何汉文《华侨概况》一书附录之第二十四是《关于华侨书籍一览表》。从甘于恩所编的《粤语与文化研究参考书目》中找到1930年波士顿出版《最新华英会话全璧》一书。
最后,借助网络资源进一步获取文献线索与资源。一是查找数据库。近年来,民国文献数字化得到重视,相关数据库相继出现。本文研究利用到的主要数据库有民国图书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家图书馆”)民国文献数据库、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大成故纸堆、“民国文献大全”数据库、瀚文民国书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的“中国近代图书全文数据库”、暨南大学华侨华人书刊全文数据库等。二是检索各公藏机构的目录系统。主要以国家图书馆的联合公共目录查询系统和民国时期文献联合目录、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库为主。三是网上书店。这些书店主要有“孔夫子旧书网”“古籍网”“杂书馆”。广府地区有不少民间文献收藏者及旧书店商家,他们收藏了大量当地的民国图书、期刊、灰色文献等,并将收藏品通过网上书店售卖,因此,在搜集文献时还需多加留意网上书店,进一步丰富书目。对在网上书店检索到的民国时期广府华侨文献而言,“孔夫子旧书网”图书较多,“杂书馆”侨刊较多。
3.3 版本及馆藏单位的问题
民国图书与古籍不同,图书存在多版本的情况,基于此在版本的选择方面,以初版为主,综合考虑馆藏、数据化、再版的增补情况。例如,冯自由的《华侨革命开国史》有1937年、1946年的版本,出版社皆为商务印书馆,由于后者能查到馆藏单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因而选择1946年的版本。
此外,民国图书由于副本较多,因此会出现同一本书有不同馆藏机构的情况,为了方便统计,在统计时一般只选一个馆藏单位,所选单位优先考虑国家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暨南大学图书馆等民国图书藏量丰富及以华侨文献专藏为主的单位。
4 民国时期广府华侨图书的情况
4.1 出版地区与出版机构
在搜集到的154种民国广府华侨图书中,已知出版地的有117种,出版地不详的有37种。广东省内的分布情况如下:广州51种、江门10种、广东韶关3种(包括坪石、曲江)、中山1种。广东省外有22种,其中上海13种、重庆3种、北京2种、南京2种、长沙2种。海外(含中国香港地区)有27种,其中中国香港13种、美国5种、泰国4种、菲律宾4种、日本2种、加拿大1种、越南1种。
在已知的出版地中,广东省内出版的有65种,占55%;广东省外出版的有22种,占20%;海外出版(含中国香港地区)有30种,占25%。广东省外出版最多的是上海有13种,而第二位的重庆仅有3种。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出版业发达,是全国的出版中心,邱崇丙曾指出:“北京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有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这里学者作家云集;但出版业不发达,著作往往要送到上海去出版。北京的出版业当时在全国虽可名列第二,但与上海的差距甚大。”商务印书馆是民国时期较有影响力的私营印书机构之一,广东香山人王云五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任职长达25年,在该馆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王云五与李圣五曾合编了《南洋华侨》一书,作为东方文库续稿的组成部分。
在出版机构方面,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有8种,位列第一。第二位是国立第二侨民师范学校出版的通讯录,有5种。该校由侨领陈嘉庚倡议并于1942年创办于广东乳源,目的是培养海外侨民师资,后迁至广州,1949年7月被解散。第三位是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的冯自由著作,有4种。冯自由(1882—1858年),祖籍广东南海,生于日本。冯氏曾参与同盟会,担任革命党代表、香港同盟会会长,在国民党政府的任职、海外华侨社会募款等经历,使他的著作对于人们了解当时的革命状况、华侨概况等颇具价值。
由上可见,广府华侨文献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图书出版大致与该时期华侨来源地、华侨迁移地、政府机构的所在地、出版机构的实力等因素紧密相关。
4.2 出版时间
图书的出版年份与其所出版年代的社会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民国时期所出版的广府华侨图书出版时间分布为:1911—1922年11种、1923—1927年8种、1928—1937年45种、1938—1945年38种、1946—1949年47种,出版时间不详5种,下面将对出版时间作简单的介绍与分析。
1912—1922年为民国肇始,图书出版业有所发展。该时期出版的广府华侨图书有11种,涉及政治、地理、教育等。其中,伍廷芳相关著作有4本,占了较大的比例,之所以将其著作纳入收录范围,是因为他祖籍新会,生于南洋,符合编例,且伍氏在民国初年对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其著作《菲律宾赛会记》《美国视察记》亦有论及当地华侨的情况。
1923—1927年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该时期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广州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地,广府籍华侨对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无论在人力还是经济上都有所贡献。该时期出版的广府华侨图书有8种,以教育、介绍海外情况为主,这些图书未能反映该时期的革命形势,主要原因可能是反映该时期局势的文章多刊登在期刊、报纸上。
1928—1937年为陈济棠治粤时期,社会经济相对稳定,广东出版业也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获得了稳步的发展。该时期出版的广府华侨图书有45种,其中有近一半的图书在广东出版。这些图书既有广东政府机关的出版物,如广东民政厅的《广东救济失业回国华侨纪实》、广东省教育厅的《南洋实业科学教育考察记》,又有学校出版物,如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的《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广州四邑中学的《四邑中学美加募捐征信录附学校概况》。该时期有海外(包括中国香港地区)出版物7种,不详的10种中有4种或为海外出版,多为海外广府华侨社团的出版物。整体而言,该时期呈现出以介绍海外华侨概况的出版物为主、学校出版物与海外会馆出版物为辅的特征。
1938—1945年为抗日战争时期,是民国时期广府华侨文献出版的活跃期,该时期出版的广府华侨图书有38种。部分图书反映了该时期的政治局势:第一,海外华侨积极参与支援抗日。例如,《粤侨各团体联合会第一周年纪念及抗敌宣传特刊》《秘鲁华侨对日宣战筹饷总会征信录(第一期)》《菲岛粤侨各团体联合会义款征信录及新年抗战专号》等。第二,收录的3本曲江出版著作是该时期省政府北迁“形成以曲江为轴心的粤北图书出版发行中心”的反映。
1946—1949年为战后重建时期。该时期出版的广府华侨图书有47种,其中,广州出版的图书23种,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广东抗战的最后胜利,广东省各级政府先后迁回广州。政局的稳定,促使广州图书馆出版发行行业的复苏”。该时期的华侨图书集中于教育、经济类。教育主要以国立第二侨民师范学校的通讯录、留学生通讯录为主。经济类对投资及侨汇领域较为关注,如《华侨实业公司概况》《侨资垦殖概览》《华侨投资广东实业要览》《金融与侨汇综论》《当前侨汇问题》等。侨汇是民国政府重要的外汇收入之一,尤其在战后更需借助华侨的经济力量进行重建,相关著作的出现,反映了国民政府对华侨经济的重视。
4.3 馆藏及缩微情况
在馆藏方面,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比重较大,超过50%的图书来自该馆。其次为国家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因研究的主题为广府华侨文献,除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在广东省内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收藏单位也值得关注。中山纪念图书馆是目前珠三角地区书目对公众较为公开的图书馆之一。江门、佛山、珠海、肇庆则没有完全公开,尤其是华侨文献较为丰富的五邑地区,其目录没有完全、充分地对外公开,且馆藏文献较为分散,给研究者带来不便。笔者在江门景堂图书馆调研时发现该馆民国文献较为丰富。
缩微情况方面,154种图书中有65种图书有缩微资源,占42%。缩微文献主要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缩微文献和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为主,分别有33种、27种。国家图书馆在民国文献的保护上起着主导的作用,该馆民国时期文献完成数字化有 34 806 种共计935万页,居全国之首。其“民国时期文献”平台分为民国图书、民国期刊、民国法律、民国报纸四部分,注册并登录国家图书馆账号即可使用该平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开发的“民国图书数据库”是“中国历史文献总库”的子库,该数据库目前已完成五期20万种图书的建设,总计 3 500 万页,数据总容量3.8TB。
4.4 学科分类
学科分类以政治类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历史、教育、地理等。这些文献并不能简单地以政治、历史、地理来作区分,但在《中图法》中华侨书籍一般归在政治类,这主要是因为民国时期海外华侨群体对中国的民主革命、抗日战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孙中山称“华侨为革命之母”,不少图书中可见捐款、捐物等。此外,他们还对广府地区的建设作出了贡献,如对岭南大学、景堂图书馆的建设等,在广府的投资推动了市政建设的近代化。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认同达到高潮,为了获取更多海外资本,政府机构出版发行了华侨相关书籍,以加深对该群体的了解及引导华侨回祖籍地投资。
5 结 语
通过对民国时期广府华侨图书的系统梳理,大致可以看出这些图书呈现出以下的特征:
(1)多由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机构编著出版,内容以华侨政治、教育及学术研究为主。例如,广东省政府粤侨事业辅导委员会、岭南大学等编著出版的图书。
(2)民国时期广府华侨图书内容丰富,涉及政治、教育、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既有主观的日记式记载,又有客观的研究著述;既有中文史料,又有外文史料,为了解民国时期广府华侨群体的面貌提供了文献基础。
(3)通过书目可看出该时期注重对海外的实地考察。既有亲身赴海外调研,如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黎国昌《南洋实业科学教育考察记》,又有委托海外的问卷调查,如《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重视实地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为华侨研究打下基础,并使其有成为一门学科的可能性。
在整理文献的过程中也发现已有的整理成果有重复、讹误的地方。以《华侨史资料论文索引》中的《海外侨讯汇刊》为例,首先将之放在“二十 侨务”,著录为“海外侨讯汇刊,吴泽霖编,上海暨南大学,1936”,后该书又被著录为“海外侨讯汇刊(第一集),海外丛书第五种”条目,经笔者核对原书,发现其实为同一本书,可著录为“海外侨讯汇刊(第一集),吴泽霖辑,国立暨南大学海外文化事业部,1936”。
此外,不少民国图书中有涉及华侨的章节,如邓中夏《省港罢工概况》一书附录有《中英谈判致海外华侨书》。因研究需要,此部分不纳入统计范围,可留待后人作析出处理,但研究者在研究民国广府华侨群体时,不可忽略这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