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水岸
2021-11-11李娜
李 娜
浪漫的人沿着水岸一遍一遍走,将千年前文人先哲的词句吟诵了一遍又一遍。令他们欣喜的不仅仅是水,还有边岸,水与岸结合的景象才是令他们诗兴大发、悠然之情顿生的缘由。古代中国的诗人多浪漫,他们的浪漫一分来自月亮,一分来自冰雪,还有一分来自水岸。无论他们的风格是婉约或豪放,也无论他们所钟情的是田园山水还是边塞风光,边岸的影子始终都存在于他们的诗歌里。他们站在水岸边,且歌且舞。且行且吟。且纵且狂,风姿与美名传遍了天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世间向来如此,有幸福的相聚,就有痛苦的离别。在古代,交通无非水路陆路,工具无非舟楫和车马,地点无非水湄山侧,于是南浦与长亭就成为人们送别的背景。除此之外,灞桥折柳、阳关赠酒、古道送别也只能为它们做陪衬。历史沿袭了几千年,这些美好如春花秋月般的词语只出现在字里行间,这些地点也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无法寻觅。但送别的故事从未消失,它一直存在于生活里,存在于命运的角角落落,是人们绕不开也躲不过的人生话题。
离别的水湄里,最为出名的就是南浦。南浦本是一个古代县名,治所在今重庆万州区。南浦所在地历史悠久,那里是万川汇聚和万商云集之处,更是长江的十大港口之一,举世闻名的大小三峡就位于其中。将目光拉回到公元前4400 至3300年,闻名后世的大溪文化正从这里发源,这里水色如黛、江水浩荡,物华天宝、风景秀美,既有甘宁、秦良玉这样的忠烈之士,也有刘伯承、彭咏梧等民族精英,更吸引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文人墨客在此处吟诗作赋。纵观整个中国的历史,南浦始终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站在一起,它既有历史的厚重之感,也有人文的浪漫气息;既柔情万千,又遗世独立;既满腹离愁,又瞬息万变。不得不承认,它是许多人的求而不得。
公元前340年,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从楚国走来,他本是一介顶天立地的男子,却将浪漫二字演绎得千年留香。若人的灵魂分三瓣,那屈原的灵魂一瓣乘着冰清玉洁的诗魂,一瓣装着固守浪漫的诗心,另一瓣是他的家国天下。从古至今,屈原的脚步一直行走在水岸边,那是在河之洲,是气蒸云梦泽,是苍苍蒹葭,是他逆流而上、溯游而下、求索不停地爱国之路。他所有的诗篇几乎都与水有关,水似乎是他最后的寄托,唯有将所有的隐喻、暗喻、明喻浮搁于江水之上,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他的家国情怀。于是他素衣罗衫,衣袂翩翩,赤脚批发行走于汨罗江畔,问天问地,借远古传说、天神鬼怪来言心中之志。他的作品看起来色泽艳丽、馥郁馨香,却气势奔放,表达了至真至纯的爱国理念。
屈原传世的作品中,有《九歌》11篇,《九章》9 篇,《离骚》《天问》《招魂》各1 篇,《九歌》中有《河伯》1 篇,描写了河伯与女神相恋的故事。
女神与河伯共同畅游在黄河之上,大风吹过,河面波涛汹涌,掀起阵阵波浪。河伯的水车上有荷叶做盖,为他驾车的是神龙,这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器宇轩昂。登上黄河的发源地昆仑山向四处眺望,心绪也像浩荡的黄河那般激荡飞扬,遗憾的是,天色将晚却忘了归家。河水的尽头就是河伯日思夜想所怀念的地方。那里鱼鳞盖满屋顶,堂上画着蛟龙,城阙是紫贝砌成的,宫室是用朱红的颜料漆成的,那里就是河伯的故乡。故乡再美也要回家去,送河伯到向阳的河边,鱼虾成列、河水滔滔,都来迎接河伯。屈原挥手道别,心中满是苦涩滋味,满是离愁别绪,这承载了屈原不舍之情的南浦也因此声名大噪,与送别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屈原与河伯同游黄河,两人批襟而谈,畅所欲言,谈到天将日暮忘了归期,这是莫逆之交。屈原送河伯到南浦,两人依依不舍,道别的话语说了一遍又一遍也不舍得离开,直到鱼虾河水都来催促时河伯才离开,这是刎颈之交。所以不是屈原祭祀河伯,而是河伯感召屈原。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从汨罗江畔纵身跃下,葬于鱼虾腹中,以身殉国,成全了屈原千古流传的美名,这是河伯对屈原知遇之恩的报答方式,也是河伯与屈原的友情见证。
随着电梯门的开启,“清江市东方传媒有限公司”的巨幅挂牌映入眼帘。前台坐着一位时髦漂亮的小姐。看见殷明过来,脸上冷冰冰地没有任何表情。殷明拘谨地搓了搓手,小声说:“你好,我,是过来应聘的。”
南浦本是一个普通的地名,却因屈原的纵身一跃而顿显悲壮,它见证了一条浪漫主义的路,见证了一个朝代的覆灭。每年端午,人们在吃粽子的时候总会想起屈原,想起汨罗江畔,也想起那个透着暖色的下午,还有那个江水诗意了千年的南浦水岸,谁在流泪?谁在呜咽?又是谁在时时怀念?那不仅是送别的南浦,更是屈原的南浦。
提起江淹,多数人不识,但要说起江郎才尽,人人皆知。江淹是南朝文学家,历经宋、齐、梁三朝,年轻的时候就才名在外,他写诗善于刻画细节,遣词造句尤为精致,最脍炙人口的就是《别赋》和《恨赋》。后来他入仕做官,渐渐疏于创作,晚年时更是作品寥寥,因此被人评价为“江郎才尽”。
他在《别赋》中说,人生最痛苦、最沮丧、最令人心灰意冷的,莫过于离别。国与国之间相去甚远,家与家之间相隔千里,一旦离别就有可能是一生。离别时肝肠寸断、凄凉悱恻,风不是往日的风,云不是往日的云,船在水边滞留不动,车在山前徘徊不前,马儿也忍不住阵阵嘶鸣,金杯已斟满,琴弦也已经调好,但离别的话语说不出口,挥别的苦酒咽不下去,手下的琴瑟更是呜呜咽咽,不成曲调。送走了友人后,自己睡也不是,卧也不是,做什么都怅然若思。日头一寸一寸西斜,月亮的清晖洒满了长廊,红兰上落着秋露,青楸上蒙着飞霜,日子流水一般飞逝,相逢之日却遥遥无期。
离别虽苦,具体情况却也不尽相同。风声萧萧四起,易水迢迢凄寒,壮士辞别高堂娇妻,离开家乡故里,跨上马后就再也不会回头,那是生离,也是死别;征夫从军,辽河水一望无际、雁门山高耸入云,行军打仗的路上,不知哪一日就血溅沙场,马革裹尸的日子哪里还敢奢望再见家人一次;郎君家在淄水西面,妾住在黄河北岸,彼此情浓时也曾朝夕相伴,但自从郎君做官一去千里后,妾就芬芳不再了。我曾送你到南浦,那时春草青翠,春水碧绿,我们两个手牵着手,眼望着眼,依依不舍。自你走后,我琴无心弹,春光无心赏,看深秋的霜露像你送我的珍珠,秋夜的明月像你送我的玉珪。春日迟迟,夏日漫漫,冬天的寒冷怎么也过不去,原来海誓山盟是真的,此生再不复相见也是真的。
江淹说,离别的对象不一定,离别的缘由不一定,但哀怨、神伤是一定的。历史上那么多文采惊艳的人,却没有一个能描摹出分离时的情状,抒写出永别时难舍难分之情,足见离别之苦。
江淹之后,南浦不再专称某一地点,而成为水路登舟送别的泛称。梁代诗人谢脁在《鼓吹曲·送远曲》中写到:北梁辞欢宴,南浦送佳人。北梁是北边的桥,南浦是送别的边岸,都是送别之地,两者叠加在一起,将离别之意渲染得如泣如诉,白云丘陵自此远去,眼泪洒满了衣襟,不知何时能再相见;张正见《征虏亭远送新安王应令》中也写到:凤吹临南浦,神驾饯东平,写的也都是离别之情。
要说写南浦离别之情,数唐宋为佳。
唐代白居易有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在南浦送别离人,那时正是秋天,袅袅的是西风,戚戚的是心情。季节草木凋零,四处是飘散的木叶,让人顿生欢聚时短、离别时长的离愁。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离人一步一回头,一步一断肠,然而泪盈于睫、步履蹒跚,满面的愁容与不断滚落的泪珠都说明了分离的不舍。最后,白居易劝慰离人,走吧走吧,别回头别留恋,山高水长,终有相逢之日。虽然这样劝慰离人,但白居易心中的苦闷是说不出的,他也没有可倾诉的对象,只能站在岸边,看舟船越行越远,直到化成江面上一个小小的点后才转身离去。
一向豪放的辛弃疾,面对朋友间的离别时,也一样依依不舍。赵景明是辛弃疾的词友,两人之前只有笔墨来往,从未见过面。某年辛赵二人聚首,但赵景明很快又要离去,辛弃疾为了送赵景明离开,特地作了一首词,来表达他内心的情感。两人见面后聊得很是投机,他们对诗喝酒,为各自的不平遭遇互相鼓气,又赞叹共同好友贺铸的诗作堪称江南佳句。时间过得很快,到了赵景明离开的时候,辛弃疾在南浦折柳送别他,临走时还叮嘱赵景明,若在路上遇到返回这里的送信驿使,记得折一枝梅花送给我,叫我知道你也在惦念我。
文人的分别也如此浪漫,人走了,相交时的志向还在,无论相隔天涯海角,我都在想念你,盼望着与你再次相见。这叫我想起南北朝时期的一对好朋友陆凯与范晔来。两个人一个住在江南,一个住在西北,许多年都没有见面,只靠书信传递感情。有一年春天,陆凯在一处驿站散心,看到墙角的红梅开了,于是走过去观赏。他想起住在西北的范晔,于是攀折一枝梅花,托信使送给他。梅花送到范晔手中时只剩下一支光秃秃的树干,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句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意思是江南什么好东西都没有,那我就送你一枝梅花,让你也感受一下我这里的春天吧。这堪称是最浪漫的书信。范晔把它插在瓷瓶里,深夜读书时看到梅枝,再想起与陆凯的友谊,不禁伏案痛哭,不能自己。
对于辛弃疾来说,只要志同道合的朋友时时惦念,哪怕一枝随处可见的梅花也是最珍贵的礼物,想必他也在感怀陆凯与范晔间的珍贵友谊吧。那是名士与名士间的惺惺相惜,是失意之人与失意之人间的互相温暖,也是辛弃疾郁郁不得志人生里的一抹暖色。
唐末的钱镠是割据江浙十三洲的吴越王,妻子庄穆夫人跟着他南征北战半辈子,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娘家看看,钱镠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夫人娘家在横溪,要翻山越岭才能到,途中峭壁危岩、湍流险峰处处都有,钱镠派了一个工程队,在夫人前行的道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是修出了一条坦途。夫人在娘家住了很久,钱镠很想念她,于是派人送书信: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寥寥数语,夫人感动落泪,这件事也传为美谈,更是被后世的苏轼谱作新曲,传唱天下。
至此,我在想,南浦是否就像那条开满了鲜花的小路一样,不仅写满了离别,更满载了想念呢?提起南浦时,人们虽感怀分别之苦,但心中一定也同时泛上了相聚时的欢乐,还有那种剪不断理不清的相思之情。它就好像高悬在天上的明月,日日都能看见,却永远握不在手中。南浦也是人生之苦,多少人要在这里经历爱别离,又有多少人要经过它才明白人生有许多爱而不得。但那又怎样呢,我知道我和你之间的距离,不止不可平的山海,不止不可逾越的长风与远水,还有几千个日日夜夜,无数个分分秒秒,即使是这样,我也在等待着与你相见,等待着在南浦盼回你寄回的书信。
无论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是“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抑或是“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或是“济江海兮蝉蜕,绝北梁兮永辞”,都不如南浦来的缠绵悱恻,来的依依不舍。从古至今,这个大小河道分流之处停满了舟船,它们随时准备出发,随时准备分离,从不怕眼泪,也不怕柳枝,它们只需要一支干梅,就能呼朋唤友。
王安石有两首极出名的《南浦》诗,几乎道尽了他晚年寓居江宁的闲适心态。一首曰: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另一首曰:南浦随花去,回舟路已迷。暗香无觅处,日落画桥西。年老后的王安石对官场仕途已全无追求,加之长子去世,他极度悲痛,只想隐居江宁,过与世无争的生活。
二月初,王安石登上南浦东冈远望,无尽的春色尽收眼底,处处有生机,处处有春意,美妙的景色让他诗兴大发:江水泛起波澜,绿草在水底招摇,粼粼的绿波涟漪圈圈,鹅黄的柳叶儿迎风招展,丝丝缕缕的枝条垂在江面上,春景明媚,让人愉悦。王安石心情平和,这宁静的春光让他暂时忘记了丧子和官场失意的悲痛。游玩归来,王安石泛舟赏花,不知不觉中迷了路,他索性丢开船桨,靠在船舷上兀自赏景。暗香盈满了衣袖,回去的路却还没有找到,眼看乌金即将西坠,画桥也渐渐隐没在暮色中,看不见踪影。
李清照也曾在日暮天黑时忘了归路,她划着小舟,在莲花间穿梭,击水的舟楫惊起了栖息在荷叶上的鸥鹭,呼啦啦飞起一大片。王安石的快乐大抵与李清照是相同的,他已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此时的南浦,不再是那个送别友人之地,而成为王安石的世外桃源,是他梦想的隐居之地,也是他欲了却余生的世外洞天。这里春常在、无纷争,这里只有他和美景,他愿意在南浦一样的景色里找不到人生的出路,愿意将过去的一切从这里送别,愿意就此浮浮沉沉,忘记所有。
深究诗作背后的心理,难免叫人唏嘘。但两首诗还是显示出了王安石在人生最后阶段的豁达心态,他看尽了世事变化,也看淡了功名利禄,最终与南浦相遇,这是王安石一生之幸事,也是南浦这一充满历史与人文情怀的意象的幸事。他们互相成全,一同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留下了一抹靓丽色彩。
文采惊艳的王勃因一篇骈文《滕王阁序》闻名天下,在他的文章里,滕王阁的装饰极其华丽,它凌驾于江面之上,站在阁中,悠悠流水尽收眼底。然而一切繁华终将消散,最后都会像流水一样瞬息即逝,物换星移之后,阁中人早已不再,荣华富贵也如过眼云烟,像南浦云与西山雨一样,无法留存。在这里,南浦是白云苍狗、沧海桑田,是风一样的世事,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才高如王勃,也有才华无处施展、抱负无处安放的苦闷,许多现代人读到他的《滕王阁序》,也会产生共鸣,与他同悲。
发展到现在,南浦已不仅仅是水边送别之地,它更是滋生爱情的土壤,也是隐士梦想的隐居之地,还是世事变迁的象征。它一路走来,从未与文人分离,也从未失去它的本来含义,它只是静静站着,就是一道千年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