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观气象 细微见精神
——评《朱敦儒词的阐释与接受》
2021-11-11沈家庄
沈家庄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作家研究是古代文学研究中习见的研究方式,按一般的所谓“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的方法论视域观照,作家研究属中观研究范畴。我曾在《宋词的文化定位·绪论》指出:“当代词学研究取得的成果是全方位的……在文献资料上的成就最为突出,其次是方法论的突破、观念的更新……当然,就学科整体建设的意义观之……从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的角度审视,则宏观研究虽然加强了,但与中观研究比较,研究的队伍仍嫌太小,极有创见的较大成果不多。其根本原因,在于研究者仍未能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式,让自己从历史的积淀中抽出双脚,立足在一个全新视界,在词的本文和历代研究资料本文的基础上,做出合乎历史逻辑的,合乎社会文化精神原质的、科学的理性探询、体察、辨析、判断,从而得出高屋建瓴、新人耳目且客观、科学的结论。”
我这里强调的,是古代文学研究,宏观、中观、微观应该综合打通,即便是宏观或中观,也应该在从原始文本细读和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比较中,再融通整个词学系统和文学史系统而加以综合性的考察、甄别、评价……这就是从微观到中观再至宏观的综合研究了,而这种甩开常规思维羁绊的综合性文人个体研究,往往能够出奇制胜,卓有创见。郁玉英对朱敦儒及其词的研究,即是这样一个成功的范例。
读罢《朱敦儒词的阐释与接受》书稿,立即就被作者在其中展示的学术大视野、思维大格局和文思大气象所折服。
作者对《樵歌》249首传世词作的文本细读,微观地横向探究词人词心,揭橥朱敦儒“自傲、自许、自我安慰心理”,可以说是体贴入微;又中观地结合历史记载、文人掌故、历代述评,从朱氏为宦经历,细考词人“真性情的外化”,指出其清词丽语下的悲歌俗调、热闹繁华中的安逸闲适、北客南来的故国之思和迟暮之叹,并由此而派生出各种矛盾复杂的语言个性、风格主题和情感范式……整部论著行文清晰透辟,让人读来直觉神清气爽,绝无某些著作那种让人陷入五里雾中,不知所云的恍惘。故而,笔者将从这部能够展示当代学人独到的学术理性思维之成功范例,细辨其成功法门,应有如下数端:
1.立足完整的文献资料
古代文学的研究,文献是基础,要想真正做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必须建立在坚实的文献基础之上。立足于尽可能完整的文献材料,研究才更可靠,更科学,也更有价值。读《朱敦儒词的阐释与接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认真细读了朱敦儒词作,文内引证有关朱敦儒及其词的相关资料都有原始依据,很少二手转载材料。这样,作者在阐释朱敦儒词之特质内涵时,就不是凭空盘硬语,而是做到了分析独到、体认解悟颇为会心且贴近朱敦儒生活实际与心理实际。
在微观解读作品时,作者不仅将所有《樵歌》作品的主题情感及艺术风格都做了具体可观的统计分析,同时从《宋史》、方志、各种笔记小说及宋人文集中尽可能宏观而全面地收集关于朱敦儒的生平资料进行对读和佐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朱敦儒词质及其嬗变的阐释研究,就显得言之有据,评价中肯,令人信服。
另一方面,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关于朱敦儒词的传播接受资料的基础上,论证朱敦儒词的影响史——这是郁玉英在这部著作所体现的学术品格和学术个性的特异之处。作者以普通大众读者、批评型读者和创作型读者接受朱敦儒及其词的资料为中心,收集了从宋至今的选本中朱敦儒词的入选资料,近千年间关于朱敦儒词的评点、专论等批评接受资料,宋、金、元、明、清创作型读者的效仿情况,在尽可能囊括近千年关于朱敦儒及其词的接受传播资料的基础上,对朱敦儒在历史流变中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合理深入的探微和开掘。
故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从文献的角度和对待学术研究的审慎态度立言,该著作应该算近年来古代文学作家作品研究中颇有价值的一部专著。
2.辩证的、系统化的论证与相对宏阔的视野
纵观整部书的论证过程,可知作者在文中的理论支撑是强固的,但作者并不是孤立地研究文学观念史,而是尽可能切合历史实际,用相对宏阔的视野和辩证的、系统化的论证,通过对作家个体的研究揭示宋词词质的演变特征及两宋之间的时代风气与士人心态,通过作家个体的影响效果史展现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学观念及文化现象。这凸显了作者宏观研究的学术功力。
譬如,在论证朱敦儒词的特点和内涵及其与两宋之际词质转变之关系时,论证严谨,让资料和史实说话,表现出了作者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和颇具史学意识之宏阔视野。
一方面,作者根据时代政治及朱敦儒人生遭际的变化,在总结20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本细读将朱敦儒的词分为四个时期,深入论证了朱敦儒各期词之特色,阐释了各期词创作之间的联系与创变。譬如,第一章第三节,作者在对朱敦儒仕宦时期词作做全面的阐释后,说:“仕宦时期朱敦儒的词具有这一时期的独特性,即不论是风格主题、情感表现,还是词的功能,均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既有清词丽语,又有悲歌俗调;既写‘升平’之世的热闹繁华、安逸闲适,又书北客南来的故国之思和迟暮之叹;既用词来助兴佐欢,又用词来抒情言志。这种复杂的表现形态在朱敦儒词创作的四个时期中颇具矛盾性。如此种种皆是朱敦儒生活状态及其真性情的外化,朱敦儒的人格个性的矛盾复杂性及《樵歌》抒情的自传体特征亦于此可见一斑。其中仕宦词多元的主题风格与伊洛词、南奔词均有继承关系,同时这一时期的词又开启了朱敦儒晚年致仕隐居词的某些特质,在朱敦儒词的演进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这合理地总结了历来为学界所忽视的朱敦儒词的第三个创作阶段的特质和价值,亦是作者对朱敦儒词全面融会贯通之后所独得的心灵解悟。
另一方面,作者将朱敦儒的词放在了整个词史的大背景下,在翔实论证朱敦儒词质嬗变的基础上,揭示了朱敦儒词在宋词词质转变过程中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同时亦彰显了宋词词质的转变之迹。如,作者在论及朱敦儒词之表现与宋词之诗化关系时说:“词的诗化,于词文人化开始之时便已悄然发生。苏轼之前,词之诗化处于潜移转化而非有意为之的阶段。从温庭筠词之引人联想,到韦庄词之真挚抒情,再到南唐二主及冯延巳对意境之含蕴深广的开拓,转而至北宋晏殊和欧阳修等人以他们的心性禀赋、学养经历入词,词之嬗变之迹,‘却是同样向着歌词之诗化的途径默默地进行着的’。但歌词经由文人士大夫之手,虽有此意境和蕴含的变化,‘但自外表看来,则其所写者,却仍不过是些伤春怨别的情词,与五代时《花间集》中的艳歌,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直至东坡以横放杰出之才与天纵旷逸之怀‘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创作出‘新天下耳目’的词,宋词与诗的合流才由隐而显。然‘东坡词在当时鲜与同调,不独秦七、黄九别成两派也。晁无咎坦易之怀,磊落之气,差堪骖靳,然悬崖撒手处,无咎莫能追蹑矣’。直至南渡,如前所述,随着时代巨变,词与诗不仅在抒情功能上渐趋合流,诗的表现手法上亦呈现出较明显的向词体文学渗透的迹象。作为南渡时期存词量最多的一位词人,朱敦儒词如上所述的特点在诗词离合中具重大意义,在宋词词质的变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颇为中的,又见作者相对宏阔的视野。又如,作者对朱敦儒词四个时期的特质进行论证后,进一步总结性论证了朱敦儒词对宋词词质转变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朱敦儒词之“娱乐情性—言志述理”与宋词主题及抒情功能的演变,朱敦儒词的自我化、纪实化、议论化与宋词表现手法的诗化,朱敦儒“秾丽—悲怆—清畅”的词风演变与宋词审美风格的递变。这确实彰显了朱敦儒在宋词词质嬗变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价值,具明显的史学意识。
再如,书中第二章对朱敦儒词中的人生风致的阐释亦甚具辩证思维与宏阔视野。作者辩证地论证了时代风致与文人创作的关系,指出:“此处‘人’所展现的精神气质、审美风神,并不一定完全和现实中的创作主体一致。某些特征会有一定的失真之处,但 ‘现实之人’的精神气度与‘作品中人’相较,不论其特质是放大还是缩小,‘作品中人’总是创作主体审美理想和包括伦理道德、价值判断之精神追求的呈现,折射着主体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浸润着的时代文化气候。”由此,作者所论述的朱敦儒词中的人生风致的表现便没有落入传统的“文如其人”的窠臼,而是阐释影响此风致形成的原因,从社会层面展现了一代之时风与当时文人的特殊心态之对应关系。
另外,第三章“朱敦儒词之影响效果史”,亦可见辩证而系统全面的研究思路。作者整理了纷繁复杂的历史资料,对朱敦儒词各个时期的影响做了条理明晰而细致入微的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自其变者而观之”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的视角,将朱敦儒及其词在三大读者群中的影响做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阐释了四个历史时段中朱敦儒词之接受传播的继承性与变异性、时代性与恒定性之表现,展现了近千年历史流变中朱敦儒及其词的影响效果史。同时,作者在论朱敦儒词之影响效果的时候,立足接受美学的观点,沟通作者内、外,亦展现了近千年以来的文学文化观念与现象的变迁。譬如作者指出:“朱敦儒词之影响代有新变的历史进程中,不论是影响效应产生的方式,还是接受传播态度,抑或是关注视野,均可谓是宋金、元明、清、现当代四个不同时代的文化思潮影响的结果。元明词学衰微和20世纪以来文言地位的失落,朱敦儒词的效仿皆影响甚微,新兴网络传播方式也只有在信息技术发达的近20余年蔚然成风。明代的空疏学风与清代考据之学兴盛的学术风气下,元明朱敦儒词之传播接受多舛讹之处,而清代则表现出明析精辨的特色。至于其关注视野,南宋人面对国家危亡之困,故选本中多选朱敦儒的志士悲歌;明代视词为小道,中后期心学影响下个性解放,故选本中世俗情怀与个性彰显;清代文网严密,论词尚雅,故评点、效仿和选本均聚焦于朱敦儒词的清隽超旷之风神及世外隐逸之风致;20世纪中华民族曾经战乱,为求自由独立奋起抗争,故朱敦儒词中慷慨悲歌颇得垂青。”此可谓以小见大,通过一位词人及其作品的身后命运,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3.立足于精细而全面的文本阅读,阐释深入词心
作者研究朱敦儒的词,强调朱敦儒对宋词词质的影响不是口号式的,而是立足于对朱敦儒词的全面解读,紧密联系研究对象的创作实践,将宏观的文学史考察与微观的作品细读融为一体。作者细腻敏锐地感受文本,解读作品,深入词心。恰如缪钺先生评价叶嘉莹先生论词法门所谓“极重感发兴起之功”往往通过“透视世变,深省人生”,透彻阐释作品中“感物造端,抒怀寄慨”的“理想之追求”和“高寒之远境”。——譬如通过《念奴娇·梅次赵仙源韵》阐释了一位自诩“自乐闲旷”“几曾着眼看侯王”,三拒朝廷征召,却在年近半百之时始入仕途的词人的复杂心态。“他的内心深处既渴望世人的理解,更需求得到心灵的自我安慰,为自己人生选择找合理的理由。”再如,在分析朱敦儒那些勘破世情的红尘之叹时,作者细致地区分了其中的看透之词与讽刺之作,指出“超越和讽刺,这是朱敦儒晚年致仕隐居复杂心态的真实反映”,亦可谓同情共鸣之理解。
文本细读,说来容易,做起来实际上是很难很苦的。中国古文家,一直强调的“义理、考据、辞章”之学,虽然这是桐城派姚鼐正式提出的关于做古文的基本要领和规范,但实际已经成为中国古代学问所谓“汉学”的三大基本功,应该也是我们今天的古代文学研究学者进行学术研究需要遵循的“做论文”和“做研究”的基本法则。但是当今学术界,肯像郁玉英这样为研究一位词人把对象的全部作品按系统通读和细读、并尽量扒罗搜阙找到历代述评和点评进行综合分析甄别,最终决定弃取而选作立论依据的,虽有,可是不多了。加之近二十年网络化信息的膨胀和市场化教学对笃实学风的污染,古代学术研究也时有草率浮泛的毛病滋生,肯像郁玉英做这部书一样,在“义理、考据、辞章”上践履较真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尤其近来看到一些从事理论性研究的论文,率尔假定一个总论目标,罗列一套时髦术语,划分一个三段式论证逻辑结构,就海天驰骋,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看似也并未离题万里,甚至俨然条理清楚并也能自圆其说的几千字甚至上万字文章,发表在各种级别的刊物上,就真真地从骨子里觉得,郁玉英做的这种学问,才是真学问呐。
诚然,人们能够从郁玉英这部著作的文辞之外,闻到一股弥漫着浓香的考据并借助阐释学、文艺心理学、古典美学和中西方哲学阐释义理,进行学理性思辨的学术气味;从其著作力透纸背的学术功力,我们又能够见到作者那孜孜不倦、求真求实、执着顽强、刻苦做学问的精神。做学问,是要有一种精神气象的。方法,通过学习,都可以学到,唯有精神气象,匪学而可得也。郁玉英这精神气象,就是耐得了寂寞,吃得了苦头,下得了真功夫,坐得住冷板凳。说到这里,我想起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读硕士时的1980年,导师羊春秋先生从北京请来卞孝萱先生给我们开课,讲“中唐元白”和“鉴真东渡”,教席间卞先生数次提到范先生的一句名言:“要坐得住冷板凳,才吃得到冷猪肉。”意思就是告诫我们:做学问,必须下得了苦功夫,耐得住寂寞,要坐得图书馆和自己家里的冷板凳,不要去追求时髦和热闹,要一个人去静静地认真查找资料,考据求证,广泛阅读……融会中西,贯通古今——陈寅恪、王国维、范文澜等大师无一例外。今天读完郁玉英的这部《朱敦儒词的阐释与接受》,我自然而然又想到了通过卞先生的口讲出来的范文澜先生的这句名言。因为朱敦儒词研究是郁玉英2005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硕士毕业后,她继续攻博,2008年的博士学位论文虽然仍是词学,却是以《宋词经典的生成及嬗变》宏观研究成果,获得众评委一致通过的“优秀”成绩——到今天已经16个年头了,她一直没有停止对于朱敦儒其人其词的研究。也即是说,郁玉英通过16年的苦苦打磨,终于将当年2万余字的硕士论文磨成了今天这部已经付梓的20多万字的学术专著!这是怎样一种坚持,又是怎样一种执着的信仰啊!16年冷板凳换来的著作,我现在捧着、读着……想着:玉英啊,你应该能够吃到冷猪肉了!作为一位新时代古代文学研究的女学者,你现在已经进入新时代词学研究的殿堂。因为《朱敦儒词的阐释与接受》通过对一位作家作品的特质与内涵的研究,既揭示了宋词词质嬗变这一文学演进本身的问题,又展示了两宋之际的士风时风而具有心灵史的意义,同时又通过对其影响效果史的细腻论述展示了作家作品之生命力延展这一颇有意义的话题。因此,郁著可谓一部立足传统作家研究而又超越了传统作家研究模式的学术专著,在新世纪的文学研究中,对于宋词及整个文学史上的作家作品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和不可替代、很具学术启发性的突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