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历程

2021-11-11周亚金

关键词:环境保护文明生态

周亚金

(兰州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50)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站起来阶段、富起来阶段、强起来阶段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生态实践相结合,“以高度的生态自觉和道德自觉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出了许多具有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生态政策”,积累和创造了十分宝贵的历史经验,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1921—1949年,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态环境千疮百孔。中国共产党人痛心疾首,努力推进环境保护。尽管无法做到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环境保护,中国共产党人依然努力在自己所管辖的范围内利用自然保生产,采取措施治理环境,反对浪费资源,尽可能地保护生态环境。

1.利用自然保生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军阀混战,战乱频仍,纷飞的战火除了攻击敌人,也在攻击着自然环境,猛烈的火药烧毁了大量树林,军队为了挖沟壕、筑堡垒破坏了草地良田。百姓流离失所,原属于自己的耕地也在逃难中流失,为了顺利地活下去,他们只能将森林、草原开垦成耕地,开展生产活动。在毛泽东看来,“人类同时是自然界和社会的奴隶,又是它们的主人”,人类既在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生产活动,又在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改变着自然界。首先,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为此,我们应该“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相反,如果我们不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肆意开采、毁坏自然资源,那么,“自然界有抵抗力,这是一条科学。你不承认,它就要把你整死”。其次,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人类可以通过利用自然促进生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生产力的发展又可以改造自然、变革自然、保护自然,促进自然持续发展。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不断向前进步。

2.采取措施治理环境。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长期的战争使生态环境千疮百孔,受到极大的破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一直注重卫生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根据地的干净与否事关战士的生命健康以及战争的胜败。1932 年 1 月,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举行全苏区防疫卫生运动,开展群众性卫生工作。1933年毛泽东在《长岗乡调查》一文中指出,“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在经济困难时期,又遭遇了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士兵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如果再不注重环境卫生的清洁,就会招致疾病的侵袭。1941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成立了防疫委员会,以疾病预防为主要手段,在根据地开展卫生运动,除害灭病。中央军委总卫生部还专门出版了《健康报》《红色卫生》等报刊传播卫生防病知识,加强对根据地人民的卫生宣传与教育。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指引下,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据地营造了一个整洁优美、宁静有序、健康和谐的环境,为中国革命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健康的战士,提高了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医疗卫生意识。

3.反对浪费资源。只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才懂得资源的来之不易。毛泽东一直坚持节约资源、坚决反对浪费。一方面,毛泽东注重生活领域的节俭,指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在历次整风、整党运动中,他重视整顿党内的不良思想及作风,让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都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通过《关于战争动员与后方工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倡节约资源、反对浪费。另一方面,毛泽东注重生产领域的节俭,他指出,“要提出反对浪费的口号,不只限于粮食,包括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武器等资源落后短缺的情况下,减少生产资料的浪费,更高效地使用资源,才能最大程度地赢得战争。在毛泽东看来,“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工作之外,还要生产,奖励廉洁,禁绝贪污,这是中国解放区的特色之一。”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才能带领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也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党和国家才能快速推进建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这一思想也为今天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基础,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行动指南。

二、站起来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都需要重新开始建设。面对战火导致的生态环境遗留问题,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计划生育、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统筹兼顾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遗留问题,重塑一个美丽的新中国。

1.计划生育缓压力。人口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人口的过多与过少都会影响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新中国成立后,土地虽然广袤但人均耕地少,自然资源众多但人均拥有量少。党和国家领导人认识到人口的膨胀必定会引起土地、资源、食物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毛泽东提出,“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实现有计划的生育”的观点,1971年我国把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首次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国人多也好也坏,中国的好处是人多,坏处也是人多”。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口总量约为5.42亿,1970年我国人口数量达到8.52亿,21年的时间增加了3.1亿人口。俗话说,“人多力量大”,正是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我国才能在建国后的短短时间内就摘掉“一穷二白”的帽子,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人口基数大,如果不加以控制,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资源总量是一定的,人口越多,对资源的需求就越多,对资源的开采与破坏就越大,对环境的污染就越多,生态压力就越大。因此,计划生育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尽管如此,我国净增人口数依然是以一个很高的数量增加。毛泽东的“有计划的生育”的思想为后来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出台奠定了宝贵的基础,也为后来削减资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态压力作出了突出贡献。

2.兴修水利为人民。在毛泽东看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1950年,淮河水患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损失惨重。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治淮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大型治水工程。淮河水灾,使毛泽东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黄河。1952年,毛泽东对黄河进行了考察,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在考察途中,毛泽东谈了“南水北调”的设想,将长江的水补到黄河,这一设想在《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中首次正式提出并一直执行至今。1953年,毛泽东考察长江,提出了在长江中下游建设三峡水库的设想。1958年,中央通过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决议》。但毛泽东认为,受技术条件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限制,三峡工程暂且搞不起来,因此三峡水利工程当时被暂且搁置。在毛泽东的倡导下,我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水利建设,不仅有力抵御了洪涝灾害,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还保障了人民的财产与生命安全,为我国经济建设扫清了障碍。

3.统筹兼顾促发展。毛泽东指出,“搞社会主义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综合平衡”,推动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五业并举,综合发展。毛泽东指出了“五业”的辩证关系,“所谓农者,指的是农林牧副渔五业综合平衡。蔬菜是农,猪牛羊鸡鸭鹅兔等是牧,水产是渔,畜类禽类要吃饱,才能长起来,于是需要生产大量精粗两类饲料,这又是农业,牧放牲口需要林地、草地,又要注重林业、草业。由此观之,为了副食品,农林牧副渔五大业都牵动了,互相联系,缺一不可。”推动“五业”均衡发展,形成一个发展链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做到可持续发展,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还可以改善百姓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1956年,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指出要正确处理十大关系,做到统筹兼顾,推动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要综合发展,“两条腿走路”,这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植树造林搞绿化。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陷入了战乱频仍、兵荒马乱境地,硝烟弥漫,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多年的战乱和滥砍滥伐造成的生态破坏,毛泽东提出了“绿化祖国,植树造林”的号召。1956年,他又提出了“绿化祖国”的任务。在他看来,“森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资源,又是农业生产的一种保障”。1958年,毛泽东再次提出了“美化全中国”的宏伟构想。不论在什么时期,中国面对什么境况,毛泽东都没有放弃植树造林,在他的号召下,我国改善了建国初期树林稀少、环境恶化的情况,树木增多,植被覆盖率提高,环境也在一天一天改善。毛泽东对于种植树木的坚持为后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植树造林、建设美丽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富起来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完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也在搞好环保为人民、尊重自然促建设、协调发展促共赢、发展科技保环境、加强法制保生态、共担责任促合作等方面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

1.搞好环保为人民。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鲜明特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民是国家的根本。邓小平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鼓励农民掌握农业生产规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样既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推进了生态农业建设。我们党始终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问题,坚持把人民的评判作为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依据,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利民惠民,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人的现实需求,使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能够吃上安全的食物,享受优美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存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山青水绿、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让他们也能享有健康发展的权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2.尊重自然促建设。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沙尘暴频繁,土地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建设。为保护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1978年,邓小平指出要在我国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1979年国家将“三北”防护林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在沙漠中营造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经济林等,多种林、多种树合理配置。经过多年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三北”地区的生态面貌,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局面,生态灾难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现如今,“沙漠长城”变为了“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3.协调发展促共赢。通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迅速发展与壮大,经济飞速发展。但制造业大发展加剧了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由此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经济发展带来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又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掣肘,因此,党和国家领导人认识到,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共赢发展。一方面,充分认识到经济建设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从根源上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创造性地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创造经济价值。要挖掘和释放良好生态环境的内在价值,使生态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生态景观,形成生态旅游。因为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以吸引游客,提高当地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发展科技保环境。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条件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生态科技是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因此,党和国家一方面通过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社会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科学技术,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体系,推动社会循环发展。另外,积极推行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形式,如,通过政府以及市场手段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广电动汽车、倡导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5.加强法制保生态。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是制度的生态化,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既是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将环境保护工作上升到宪法高度。随后,国家相继颁布并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弥补了我国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缺口,结束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局面。1983年,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体现出党中央对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逐渐走向成熟。

6.共担责任促合作。国际环境合作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必然途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环境问题早已跨越国界,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在环境保护国际领域十分活跃,积极参与国际上有关环境保护的会议,与其他各国共同签订相关合约。1992年我国成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使我国国际环境保护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得到进一步扩展。1997年中国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承诺在2012年前共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帮助脆弱地区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灾害。2010年我国出台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面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加并签署全球环境治理的会议和条约,在全球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承担了相应的责任。我国在全球环境问题上坚定立场,不卑不亢,与其他各国友好相处,广交朋友,积极消除各国对我国的误解,增进与各国的友谊,努力提高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发挥与大国地位相称的影响力。

四、强起来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迈入新时代。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的日益增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方略、追求、保证、国内方向、国际蓝图都作出了新的阐释。

1.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环境就是民生。习近平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过去,人们的需求停留在吃得饱、穿得暖,希望生活得更好一些,更多地停留在物质需要层面,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也比较低。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过上了小康生活,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也逐渐增长,不再习惯于“黄沙满天飞”“臭水沟”的生活环境,他们更多地希望空气清新、森林翠绿、河流清澈。生态环境的优劣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就要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治理污染,植树造林,关停高污染企业,减少尾气排放,提高空气质量;要治理河流污水,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水资源环境;要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做到休耕轮作,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最终做到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

2.生态文明建设的方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原始的关系之一,“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因此,要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自然是人类之母,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类的产生。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繁衍的栖身之所,人类要像对待母亲一样对待自然,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意,决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顺应自然,就是人类要正确认识自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人类改造自然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应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草则草、宜渔则渔、做到因地制宜;应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做到因时制宜。保护自然是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应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保护自然界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采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生态文明建设的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这种成就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来,如不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修复,最终将会危及人类自身。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正式提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要认识到发展与保护的本质关系,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

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是有机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用“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环境,虽然可以带来一时的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快速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终有一天会被人类消耗殆尽,到那时离人类的灭亡也就不远了。因此,“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只注重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虽然环境优美了,但是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经济不发展,国家就会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大自然也难逃其劫,这就陷入一个死循环。因此,“缘木求鱼”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必须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同推动生态与经济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4.生态文明建设的保证:实施严格的生态文明制度。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平衡点推动发展,健全国土空间用权管制制度,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要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动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使资源能够发挥其最大效用,推动生态系统良性发展。要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对只顾经济增长而忽视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活动的主要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评估生态环境损害状况,督促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赔偿,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建立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5.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内方向: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党的十九大将“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之一,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丰富理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在中华文化中,原始文明时代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图腾,源于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希望能够从大自然中寻求庇佑;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开始了对自然界的改造,倡导“天人合一”;工业文明时代,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物质生活资料满足自己的欲望,开始对自然界大肆破坏;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工业经济的迅速增长,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也随之而来,水土流失、温室效应……这些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面对这样的境况,人们开始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并由此进入生态文明时代。在生态文明时代,要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加强生态危机意识,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历史遗迹等风景名胜区,引导生态与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6.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蓝图:清洁美丽世界。清洁美丽世界旨在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命运共同体,以建设绿色家园为人类共同梦想。海洋污染、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面临的问题,而是全球应该共同面对的问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焦点。面对日益凸显的全球性生态问题,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积极通过大国合作推动国际生态环境合作。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196个缔约方通过《巴黎协定》,中国义不容辞地加入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列出自己的减排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体现出大国应有的担当,为改善全球气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将同世界各国携手治理环境污染,共同建设绿色地球村。

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力量,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实现美丽中国提供了坚强保证。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文明生态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对不文明说“不”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文明歌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