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创造与学者生命肌理的沛然呈现
——《王先霈文集》读览印象

2021-11-11◆蔚

长江文艺评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术文学

◆蔚 蓝

王先霈不论在文学理论研究领域所获得的声誉,还是作为资深批评家在文学界和文学批评界所产生的影响力,都让他始终置身于学界与社会的关注点上。的确,王先霈不仅在教苑、讲坛、学界有很高的名望,而且也享誉出版界与当代文学场域。作为一个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学者,能熟稔精到地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精义,具备了穿越时代的理性洞见锐力,并且掌握了极佳的专业话语能力的著名学者,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文艺学学科的奠基人、开拓者和中外文艺理论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再创造者,是极具标志性的一代文艺学大家,也是人文学科承前启后的中坚砥柱。

《王先霈文集》八卷本的出版,成为记载他一生学术成就的重要备忘录。作为后学和同行,我与王先生相识将近40年,了解王先生的治学经历,读过他的多部著述和文章,在不同场合听过他对文学的各种发言。在我个人的阅读记忆中,这八卷文集并未涵括他学术创造的所有。明显地,他做过了一些筛选,并且精简了部分内容,除了未收入的专著外,之前出版的一些教程教材,还有与他人合作的专著部分,他多是做了节录,或是提供了自己执笔的部分,对有些文章还做了一些删减调整。所以文集的内容虽不是他全部的学术书写,但基本能看到他学术创造的不同类型与学术积累的概貌。八卷本文集从时间的长度与文本所涉及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呈现了王先霈与时俱进的理论批评轨迹与书写态势,不论是学术研究内核的含金量与文本存量,以及书写样态的多样性,都堪称厚重丰富。更重要的是八卷本的文集也从一种历时性的角度,为受众提供了王先霈作为学者和批评家个体所体验过的普通而又不寻常的生命历程和文学研究经历。这些扎实厚重的学术成果与他多年不间断地切入当下文学的批评话语,使他成为一个可持续的能体现研究广度和深度的探寻对象。

一、集成学术智慧与创造的宏构巨制

《王先霈文集》以300多万字的宏构巨制,集纳了他多年的学术思考与学术书写的成果。文集的问世,提供了从整体上去集中检视王先霈这一生学术智慧与创造的便利,使阅读与查证更直接快捷,而且受众在对这些最切近著者生命的文字的触摸和了悟中,肯定会受益良多。对于熟识王先霈的圈内人,集中通读也会是一次再学习的机会,可以顺着著者学术研究的思路,在时空距离的延伸中去做新的解读,以现实之思去拓展记忆之旅,从而获得新的感悟与启发。而对于论者来说,这也将会成为再批评的一个契机。

(一)体大文丰:多向度的学术空间

《王先霈文集》具有体现着研究纵深的学术智慧和宏阔的学术构架,其所涉及的领域很宽,覆盖了古今中外文论、诗学、美学、佛学、心理学、文体学,对古今诗歌、小说、戏剧及理论的研究,以及对当代作家创作与作品的审视关注。在研究路径上既有传统的实证法与文献研究法,也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法、中外比较的研究法等等。在体例形制上包括了学术专著、论文,具有实用性的专业教材、文艺理论术语词典,文学评论与书序,文学演讲访谈录,散文随笔等等。在具体表述上,从史的宏观论述到对各种具体的文论、文学批评、美文赏析的微观阐释等等,不可一一尽举,可谓是涵盖深广、体大文丰。

纵览整部文集,可以对王先霈的学术思路、知识背景、文化身份、思维方式、心理趋向、审美旨趣、叙事特征有一种直观的认知和了解。王先霈真正走上学术之路是在中年以后,“中年”在这里并不仅仅是一个年龄概念,而是含有多种意味,个中况味难以尽言,所以才有了中年后的学术爆发性增长。在这种返视回望中,能感知到王先霈这一代学者伴随着改革开放,破除思想禁锢,不断更新自己的文学观念,在文艺理论研究领域里砥砺前行,与时间赛跑、不懈求索的奋斗精神。他们多年的耕耘,以不俗的理论研究实绩,促进了中国文艺理论事业的发展,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打造出文艺学专属的学术平台,为后续的学人提供了从事深度探究的多种可能性。

若是从整体上去加以考察,其学术创造与学术逻辑是有其内在连接性与规律性的。文集的主体部分基本是以文艺学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文学理论、文学史学、文学批评为支点来展开的。文学理论是基础,文学史是研究的根基,而文学批评则成为连接二者的中介,其中的每一部分又分出许多分支,如文学理论,就有中国古代文论、当代文论、西方古代文学理论、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等,这也是一个具有扩展度的巨大空间。中国古代文论多是零散的,甚至只是些只言片语,缺乏系统性。《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遍寻史册、钩沉典籍,对此进行了细致的归纳梳理,厘清概念,追根溯源,从诗学的角度去加以提升,使其成为宏大而有序的完整系统。文学批评用以寻绎和探索文学艺术审美的本质和规律,这也可以说是文艺家和批评家学术探讨的终极追求。王先霈不仅在批评理论上积极吸纳中国和西方文学批评的理论资源,去推动学术研究和教学,而且身体力行地倡导实用批评,文集中大量的文学评论文章就是例证。

(二)倾力铺筑:文学理论学科发展路径

教材在文集中占据一定的分量。王先霈作为文艺学学科的带头人,他参与编著的教材几乎覆盖了文艺学的主要课程,并为此耗费了大量心血。多年来为着课程设置和教学的需要,王先生与他人合作基本是按照文艺学的布局,从基础的文学理论开始,到古代文论、马列文论、西方文论、文学评论、文艺心理学、文体学等学科分支一路顺捋下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完整的课程教材体系,并且完善了配套的辅助教材和导引读本,以自身切实的努力为文艺学学科的课程与教材建设打下了基石,铺展开逐层上升的阶梯,这对完善大学教育,对中文学科课程的发展和相关的学术研究,都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

收入文集的教材有《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文学评论教程》(节录)、《文艺心理学读本》《国学举要·文卷》《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等。像《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在宏大架构中包蕴了丰富的内涵,十五讲以文学理论为主,对中国古代文论的主要概念、术语都是在翻查各种存世典籍、吃透原意的基础上,做了充分的延伸阐释,并且兼及绘画、书法和音乐理论中与文学理论关系比较密切的内容。《文学评论教程》作为国内最早的文学批评教材,具有开拓性意义。不仅填补了历史所留存的课程和教材的缺憾与空白,而且促进不少高校相继开设了文学批评课程,因而这部教材在全国高校有相当广的覆盖面,其讲授体例一直延续至今。

从王先霈参编的多部教材中,能体会到编著者在数十年的教学实践与编写修订中所投注的心血和精力。从选题策划到成书,再到多次修订,孜孜矻矻,使教材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经过十几年沉淀打造,将其塑型成精品,使其具有了品牌的品质和声誉。而求真、求好、求全,是编著者基本的编纂思路,这也在教材中得到具体实现。首先求真是在内容上严谨求实,体现出一定的权威性。求好则让人能感受到文论的无穷兴味。求全则做到知识系统的完备,对同类的教材做类聚比较,使内容充实无大的疏漏。编著教材也是王先霈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广泛地研习和考察,不仅要参照已有的教本,进行辨析、比较,也需要规范体例、厘清概念,研究范式与方法,讲求实证性、严谨性和创新性。或是拾遗补阙,或是破旧立新,另辟新路,提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见识与判断,做出新的阐释。尤其是研究生课程教材,更是需要提升层次,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贯穿其中。所以编著教材,既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也成为王先霈进行学术准备和研究积累的自我建构过程。

(三)术为应用:文学批评的实践

除却育人和著书立说,王先霈还参与了大量的社会活动,他身兼各种社会职务,成为学界有威望、有召唤力的领头人。他也曾担任过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一职,实绩与口碑,又体现出他作为组织者、建构者的实力与人格魅力,为集结湖北的学人与作家,繁荣湖北的文学理论批评与创作、建立湖北的文学批评阵营作出了广为人知的贡献。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他身体力行地对当代文学,特别是对地域性文学活动的积极介入,使得文学理论研究有所依附,不流于架空浮泛之谈,这既可以完善文学批评的社会功能,其反馈作用也会成为一种激发动力来助推学术发展。

文学评论历来不受高校重视,搞理论研究不属主业。尽管蔡元培早就主张,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这种理念转用到这里仍然适用。王先霈写了大量的文学评论文章,大都是有感于阅读因心之触动而发声。他的批评实践融合了当代批评三大派别即学院派、作协派、媒体派的特点,一是讲求学理性,寻找理论的支撑,注重理性的推理分析与判断;二是注重时效性,切近当代文学前沿,把握文坛最新创作动态,对作家,尤其是湖北作家的创作,及时地给予评论,积极推举新人新作,以敏锐的视点和平易近人的文字扩大其社会影响;三是扩大宣传性,联手高校、作协、作家和媒体推出热门的文学话题和最新文学动态,成立文学批评中心,组织研讨会,营造媒体关注热点,对新的作家、作品进行及时对话和评价,对新的创作趋势进行导引。文集的第七卷主要收入文学评论和书序,王先霈为很多作家写过评论,对他们的作品进行精辟入里的审美评析,对未来可能的创作走向给予指点,他也为很多学人做过书序,这直接促成了他大量的批评成果的问世,文学评论也成为他学术构架中的重要板块。

二、温融的个性风格与学术特征

穿行于字里行间给人带来印象冲击的不只是著者沉入纵深的古今文艺理论探究、审美体验阐释,以及学术上的个人创见,还有沉潜在背后的东西,即支撑着著述文本的理论家、批评家的阅历、学识、文化涵养与艺术素质,以及融入了一世生命的才情与个性心理品质,其温融的学术个性虽不张扬却有着极高的辨识度,其实这本身就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阅读让人重拾曾有过的记忆,发现惟有在时光流逝后才能更清楚地去理解的东西,因为距离、见识的增长会更易于去辨识高下。文集中的专著部分是著者多年潜心投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更具专业性,也体现了一定的权威性,是专业研究可资参考的文本。文集中收入的一些论文实质上已形成了书写专著的主旨与基本的叙事框架,就如《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解码方式》《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绿色”观念》《文本的文学性与接受的文学性》等等,其中像《建设“圆形”的文学批评》一类论文,就体现了个人的理论创见性。“圆形批评”概念的提出,得之于王先霈对中国文学批评传统的透彻把握,以及对西方文学理论的深入了解,既承续了中国传统圆形批评的发展主脉,又吸纳了西方文学批评之长来补己不足。“圆形批评”理论后来成为王先霈有影响力的标志性的理论创造成果。文集中收入的评论文章,对文艺热点、动态的扫描,对作家、作品的个案分析,也是见微知著,同样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值得一提的还有他担任主编的巨制《80年代中国通俗文学》,反对将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对立起来,指出“通俗文学研究的意义不限于通俗文学本身,而且关系到文学的整体,不限于文学内部,而且关系到整个文化”。可说是发时代之先声,后来文学的发展也证明,这是有先见之明的。

作为从事文学理论研究的学者,他并不局囿于纯理论研究范畴,将研究停留在学理层面,而是触角敏锐,学术视野开阔,喜欢关注新的东西,善于发现当下时态中的各种问题和文艺现象,常常聚焦于热点文学或文艺动态发声。尽管这类文章大都篇幅短小,但却能跟踪时风提供新信息和思考点,点出问题关键所在。或许正因为这种体察当下、关怀现实的特点反馈到他的理论研究中,使他感性思维活跃,善于吸纳新质,博古而不循旧,不拘泥于理论教条,对看似枯燥的理论给以生动的阐释,让理论叙事鲜活起来,既能体现学理性,也增强了文本的生动性,这对学院派的程式化阐释也是一种自我修正。

文集收集了各种不同文体的文本,包括专著、教材、评论文章、散文、随笔、演讲录等等,体现出各具特点的话语风格,若是从总体来归纳,大致有这样几个学术特征:

(一)打通古今:感性与理性的交融

王先霈博古通今,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精义有着透彻的了解与领悟,并且承接这种文化积淀的沛然底气,去应对文艺理论研究与批评的当代实践。打通古今,文气贯通,成为他学术探寻中惯有的思路与基本追求,从他学术研究的线性轨迹和文本积累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明显的趋向,这已经成为他学术研究范本的主要构架模式,诸如《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思想》《徘徊在诗与历史之间——论小说的文体特性》等等都是如此。

在做学术的过程中,王先霈非常注重论述对象与历史的关联性、贯通感,以及对其发生学的考察,几部大的著述都是将研究视野置于一种宏阔的历史时空与文化背景中,搭置出能体现历史长度和知识厚度的构架。像《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就是逆漂岁月之川,追溯起点、源头,梳理脉络走向,查索关联文献,对有代表性的人物、思维方式和小说观念做出美学价值的判断,从而寻绎和探索其本质和规律。全书看似是以时间为序,重心却是在横向的思考点上铺开,探求促成小说理论生成和体系化的重要人物的思维特征,以及外在的社会背景与助推潮流。《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思想》也是从源头开始,但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布局。围绕“心理”“思想”,以多样化的组合空间构成一个多维的宏大结构,体现出多层面多向度的特点,从各种相关知识的点与线、纵与横的交汇中构建出史的框架。《徘徊在诗与历史之间——论小说的文体特性》首先对小说文体观念演变的历史轨迹,以及小说与历史的关系作了梳理,以此来论述小说在诗与历史之间螺旋式前进的具体路线,以及所受到的文体形式的制约。

理性思维的强大,使王先霈在学术研究上体现着一种更知性的态度,在专著的整体架构上,他会在一种大背景中容纳理性之光的穿越,但在行文中,又以感性的温融做细致的铺陈,文思纵横,气韵生动,有一种亲和力和感染力。即使是写论文,也会体现出这种打通古今的思路特征,一下笔,意识与情感之流就会自然而然地与历史巨川相贯通,即使是短论,仍然会采用察远照迩的方式。博古是王先霈做学问的底气,面向当下则成为推动学术的动力。

(二)触类旁通:求之于美的互动

优秀的学者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和艺术涵养,了解或是通晓其他艺术门类,谙熟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敏于找到不同艺术门类与文学之间的契合点,从而达到“化”的至高境界。在王先霈的著述中,时常会涉及到不同艺术门类的多种知识,诸如古今中外的绘画、音乐、书法、戏曲艺术等等,这些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涉与互动补偿性,其求之于美的本质与异质的美感经验,以不同的审美体验方式为人们提供着所需要的精神养分。王先霈在《欢乐颂》中描摹了对最喜爱的乐曲的感受。他还写过《丰子恺〈护生画集〉对现代生态文艺学的启示》《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学性》《摄影文学的回溯与前瞻》《周信芳与梵高》等文,在《诗文杂话》中他谈到了民歌,论述戏曲语言的自然之美,一些举例几乎是随手拈来穿插于文中,尽管看似带有许多随性随意的因素,但却从另一方面显示出王先霈的文化欣赏品位和艺术审美雅趣。

绘画、音乐、戏曲这些带有自身审美特点的艺术类型,基本上是各有其道,体现着不同艺术系统的生成规律与特征,在艺术研究中分属于不同的范畴。古今中外多有专业的研究者做艺术研究,因而会有画论、诗论、戏曲理论等文籍问世,这些艺术理论对审美对象本质的识知,以及对审美规律的探究,无疑会对当代文艺和美学理论有一定的启示与参照作用。王先霈对此也有广泛的涉猎,他行文中很多引述、例证、索引、补充说明等等,就取之于这些跨越文化与艺术界限的美学经验的阐释,从前人的画论、诗论、戏曲理论中吸纳原文意旨的精华,传其内涵之神,在参照与比较中来丰富自己的理论阐释。事实说明,做文学理论研究应不受限于文学层面,需要逾越各种艺术门类的界限,在多向度的文学与艺术的互动交流中,打开视野,扩充认知,从而获得新鲜的美感经验,这是提升文学研究水准和品质的有效路径,这种理论研究中的触类旁通,并非所有人都能自如驾驭,这也正体现了王先霈区别于他人的内在特质。

(三)佛语哲思:禅观与精神愉悦

《佛语哲思》收在文集的第一卷中,可以想见王先霈对它的看重。《佛语哲思》是自由驰骋于个人思域的创作文字,因为之前谈及的几部专著大都与文艺学有所牵涉,而《佛语哲思》则脱离了这种专业框定,完全体现了个人情趣与兴致所在。《佛语哲思》以佛学研究为特定的内容,以独具个性特点的话语风格,叙写了著者对佛学、对人生哲学的理解与感悟。显而易见,在佛学这一领域里王先生探入得极深,不仅谙熟佛语的内在理路,悟出佛语所具有的无边魅力,同时也透过佛语所传达的讯息,把握其附着的文化与精神,思考其关连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确,宗教是人类基本的精神领域,对人们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施加着影响,“两千年来,佛教对中国的哲学、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中国人的思维、心理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佛学的价值与意义也在于此。不过正如书中所说的许多“爱好佛典、佛学的文人,并不一定都信仰佛教,也并不都专注于教义的理解领会,而常常是各取所需、为我所用,从中寻求精神的愉悦和乐趣”。这可看作是著者写作此书的一个注脚。

《佛语哲思》着意于微观,如果说宏观研究能够展示著者宽广的学术视野,那么微观研究则更易体现一个学者广博扎实的学识功底。书中以常见或不常见的佛语诸如“不二法门”“因指看月”“有漏皆苦”等为聚焦点,从佛经中广征博引,旁穿侧出多种典籍、资讯,细致铺陈展开。大量例证的取证,彰显着著者阅读各种佛经典籍所涉及的纵深,而对选词表意的细微且精辟入里的阐释,又显示出著者阅读与了悟的透彻精到。在这里,佛语只是引子,而对人生、现世的哲思则为词语有限的表意充填了丰富的内涵,扩展开较大容量的阐述空间,不仅传达出俗谛、真谛的妙道至理,也大大提升了文本的价值意义。《佛语哲思》看似是一种闲暇中的消遣写作,但它所表现出的特质,注定了这本书的写作,不可能以短期突击式的方式去完成,而必须有一个沉淀积累的漫长过程,得深入去了解佛教和佛学,精读和泛读佛典、佛书。正是因为长久的学识积累和思想积累,使得这本书的内容既深奥而丰富,又深入浅出,体现了著者厚重扎实的治学风格。

三、中外文学地图的在场审视者

王先霈对文学理论的学理探寻展示出一种跨文化、跨文学的学术思路与视野,国学积淀的深厚,并未使他束步其中,而是打开自己的研究视域,依凭与时俱进的个人自觉,积极吸纳外来的思想文化成果,把握中外文学与文艺理论的源流脉络,在不同的文化、文学之间互为参照比较,在镜与鉴中获得启发和探讨各种新的可能性。在他的专著、论文,还有编著的教材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接受西方宗教史、思想史、文学史、艺术史影响的印记,很多具体的学科门类知识都成为他的学术养料。给人突出的印象是,旁参西籍,追索西方诗学与文学批评的理论渊源,在对外来理论的厘清和认识的深化中,寻觅文学研究的有效途径和文学批评的方法,以及框定适合自己所参考的理论依凭,已成为他学术研究中的一种常态。而随时关注新的译作和国外文学与理论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地升级自我的学术构架内存,也是王先霈始终保持着的一种年轻态的学术状态。可以这样说,逾越国界、文化和语言的界限,在多向度的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冲激碰撞中,实现跨文化、跨文学之间的有效互动沟通,是当代中国学者做理论研究所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功。实践也证明,这种功力愈强,在学术创造活动中获得的学术张力也就愈大,王先生亦如是。

(一)兼容并包:开放认知与学术观

读王先霈的作品,首先会对他厚实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文学积淀产生深刻的印象,博闻强识,凡是听过他课堂讲授的人这种感觉会更为强烈。的确,在王先霈这一代人成长的年代,他的主要的知识储备和文学识见,基本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体系和社会语境中完成的,这一学养背景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思想识见与文化性格,他不仅熟稔传统的中国文化精义和文学经典,并且对此存有一种深层的偏爱,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领域他享有更大的自由施展的学术空间,在做“中国古代诗学”“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思想”“明清小说理论史”这类课题时显得自由随心,操觚而率尔。但这并未妨碍他跨越国界和语言的界限,去接受外来的东西,这对他也是个极自然的过程,因为中国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都是在外来文化、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引进、译介与接受的过程中,得到许多有益的东西,其文化血脉中无不融入这种外来文化及文学的影响。中国20世纪五四前后及80年代以来出现过两次翻译外籍的高峰,从近代延续至今的外来文化及文学的影响,不仅给中国文学在人文精神层面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在文学的文体和技巧方面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借鉴,直接促进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对艺术之美的探索与创造。王先霈也是这两次译介高峰成果的受益者,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他更是迅速地在填补自己对西方现代文学和文艺理论方面的短板,体现出一种学习与接受外来文艺理论的自觉,不断地更新自我的知识内存的学习精神。在《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中,他专设“西方文艺思想的引进与小说理论的发展”一章,其中分节论述了翻译家林纾和王国维,指出林纾的多种翻译小说有对作品进行介绍和评论的序跋,这些序跋的突出特点是对比较方法的多方面的运用,而王国维的文学理论、小说理论,在研究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方面,起了开拓的作用。王先霈从方法论的角度上去肯定其开拓意义与理论价值的论述,并指出其引用西方哲学和美学方法的不足与失误,正归因于他学习与接受西方文艺理论及理论范式所带来的方法论上的启示。在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时候,他用了“叙述角度”“全知叙述角”“视角”等等外来的观念、术语来进行分析。对那些西方的文艺理论思潮和批评方法,诸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包括比较文学批评、新批评等,他的著作教材中都有涉猎。

在王先霈的著作文章中,有不少外国文学的举例取证,能够具体感知到他阅读外国文学的点与面,西方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现代派,还有法国新小说派的作家作品几乎都有所涉及。在《徘徊在诗与历史之间——论小说的文体特性》中谈及小说向哪里变时,他就从福楼拜、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现代派小说的先声开始梳理,再到法国的新小说派的米歇尔·比托尔,在近百年的时间段中来观察小说观念的变化,把握文学流变的整体脉络。除了宏观的梳理,他更主要的是从实入手,以具体的作品片段和句子进行实证式分析比较,做具体细微、精辟入里的审美评析。在《长篇小说的开头》中他提到普希金《别尔金小说集》中小说的开头,并且以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为例,细致地展开阐释。在《短篇小说的结尾》中,他举了果戈里《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和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的小说结尾,来说明结尾在短篇小说结构中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些举证将著者文本阅读的精到细致展示得淋漓尽致。举证的丰富,不仅获得了大容量的论述空间,也为论证充填了丰富的内涵。

(二)并置审视:寻求共通的文心

王先霈习惯于将研究视野置于一种宏阔的时空及文化背景中,在跨国界、跨文化、跨时代的文学理论与作家及作品之间,寻求相通的文学规律与共同的审美特质。这种并置审视一般发生在比较文学批评的视域中,对那些可以娴熟地运用比较文学批评方法的研究者来说,在研究场域中至少需要有两个对象或概念形成对比,这种比较研究需要跨越民族、语言和国界的界限,依寻这些限定去寻找研究对象,从而创建一组具有文学研究意义的并置,去寻找影响因子或是求证异同。王先生不专做比较文学研究,但在他那里,并置审视已成为一件很自然的事。这种底气首先来源于深厚的国学根基,这种强大的文化原动力,使他对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有足够的自信,清楚自身的优长和不足,其次是比较熟悉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所以他在研究中国文学问题时,基本是循着古今中外的论述思路,先是梳理中国文学或理论脉络,寻找规律,剖析问题,然后会信手拈来类同或是趋近的外国文化和文学作品作为参照对比,用比较性的思维去进行审视,分析由文化或其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文心与审美的趋同性或是异质性,力求在双向的观照中寻求有益的思考与结论。这种并置审视的优长,避免了单一视野的局限,不仅打通了中外的相关知识点,也可使著者的理性思考空间容纳更多的内容,譬如在《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中,王先霈认为金圣叹关于文艺与生活关系的观点,具有明显的游戏论和表现论的性质,与韩愈、瞿佑、李昌祺等人不同,不是指一般的娱乐,而是和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自由游戏”,还有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中的“游戏冲动”非常接近。而“巴尔扎克对小说家思维劳动的论述和对自己创作体会的叙述,也印证了金圣叹的许多观点。他们两人的说法,从问题的提出,例证的枚举到提供的答案,在很多方面极为接近。”在《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中谈到明清之际的金圣叹,把儒家的伦理上的内省法以及佛家的因缘生法,用于说明叙事、戏剧类文学的创作心理规律。同时也提出西方宗教中的忏悔传统,这也是道德的自我反省,举证列夫·托尔斯泰是由内省而把握“心灵辩证法”的最杰出的大师,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通过努力锲而不舍地自我观照,去研究心理生活的最可贵的规律。在这样的大文化大文学视野的参照对比中,不仅可以获得思考和理论提升的更大自由,而且这种多向度的探入,由单向思维而改变成为放射状思维,也会对读者的思维方式产生潜在的影响。

王先霈常采用并置审视的方式来做异同的比较和论证,就如《徘徊在诗与历史之间——论小说的文体特性》中,王先生所想象的,假如赋予文学史家和文学理论批评家以一种特殊的权利,……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小说家和小说评论家安排到一起,来讨论小说观念问题,……那一定是极为热闹有趣的场面。后人对前人的开创之作有时恐怕禁不住要摇头,而前人对后人的新奇变化肯定更会瞠目以视,谁也说服不了对方”。而现在越过历史之维就可以在同一时间之维中并置地审视他们的小说观,归纳小说的质的规定性,更清晰地看到小说文体变化的趋向问题。王先霈这种学术思路,既在当时的学术书写中印证了其有效性,也较早地指向了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在中外文学与文学理论的版图中,以“在场”的方式保持对话与相互沟通,这不仅可以拓展对中国文学传统和世界文学的认知,促进或改变过去传统的接受和研究文学的方式,提升学术创新思维,而且在差异对比中对自己也会有更清晰的学术定位。所以,逾越国界、语言、文化和文学的限定,进入到世界文学与文艺理论的话语体系中去关注人类共同的文心和文艺规律,已成为当今文学研究者的必选之径。

文集第八卷中收有散文和随笔,这是王先霈先生在学术研究之外,以另一类文字作为传达媒介,所写的完全属于个人的文采飞扬的创作文字。卷中作品,或怀念文坛前辈,写老朋友老编辑,送别或回忆,充满叙述的温情。或是出行游记,将所行所观引发的感触和思考娓娓道来。或谈读书体悟和札记;或抓取当下的问题和现象,表达穿透这些信息时的个人思考,还有些生活中的杂感、随想等等。一些篇什之前在报刊上发表过,但因零散难给人留存整体印象,现在集纳在一起,既可以呈现出他不同的创作文字和话语风格,也加深了读者的阅读印象。这些抒发心声、激扬文思的散文随笔,不仅隐现着理论家的学识、才情和个性气质,还原了他本真的个体生命,而且也在证明,尽管理性精神强大,依然可以用心灵去热爱去感受,用情感去书写去感染人。收入这类文字更完整地展现了王先霈的总体书写风貌,使其人格素养和精神气质得以充分的显露,而且也展示了一个理论家所同时具有的文学创作能力。

注释:

[1][4][5][6]王先霈:《王先霈文集·第二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393页,354页,159页,180页。

[2][3][9]王先霈:《王先霈文集·第一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98页,101页,30—31页。

[7][8]王先霈:《王先霈文集·第四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31页。

猜你喜欢

学术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关键是打破学术利益共同体
文学小说
文学
文学社团简介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