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术期脑卒中患者的管理,您知道怎么做吗?

2021-11-10伍珊

康颐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机率出血性围术

伍珊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1.256

围术期脑卒中风险与危险是相当大的,在手术中对患者而言,脑卒中是一个大灾难,死亡的概率会大大上升。据数据了解到,在非心脏手术、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在临床上没有症状的脑卒中发生率高达8%。跟没有进行手术发生的脑卒中比,围术期脑卒中具有识别缓慢、干预少、死亡率高等特征。因此,麻醉医生与外科医生对此引起了较大的关注。什么是脑卒中?围术期脑卒中如何管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1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被称为“中风”“脑血管意外”,是因为脑部的血管破裂与血管阻塞的情况,血液不能顺利流入大脑而出现脑部组织有损伤的一种疾病。按照病理可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

脑卒中对人的健康会产生重大危害,在美国平均每五十秒就有一个人产生脑卒中,在十六个死亡患者中就有一个因为脑卒中而死,脑卒中是致使老年人群体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在我国由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虽然脑卒中的发病率在增加,脑卒中的死亡率是在呈下降趋势的。但对于脑卒中的治理情况看,还是让人忧心的。数据发现,很多脑卒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给围术期脑卒中患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脑卒中只要发生,致残的几率非常高,往往还有相应的并发癥产生,导致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2  什么是围术期脑卒中?

2.1 围术期脑卒中定义

2014年美国的神经外科麻醉与SNACC(重症科学协会)共同对围术期脑卒中进行定义:在术中或者术后的30天内,出现的缺血性脑梗死或脑出血,被称为围术期脑卒中。

2.2 围术期脑卒中的发病机制

按照病理、生理情况变化的不同,围术期脑卒中分为缺血与栓塞。栓塞性脑卒中的发作呈双峰性,有45%的几率发生在术后的第一天,55%的机率发生在麻醉期后。

2.3 围术期脑卒中的风险

围术期脑卒中的产生与手术的操作、困难程度等有关。在围术期脑卒中的治疗过程中,麻醉科饮食一定要了解影响脑卒中的相关原因,才能做好预防,将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等降低。

术前的威胁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药物情况等有关系;术中与手术时间、手术的复杂程度有关系,耗时越长,围术期脑卒中发生的机率就越高,手术越复杂产生围术期脑卒中的机率就越大;术后的危险与躺床、静息的时间有关,躺床与静息时间越久,脑卒中产生的机率就越高,所以,此时激励患者多下床进行小范围的活动,有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概率。

3  围术期脑卒中的发病情况

3.1 分水岭脑卒中的发病情况

在脑内灌注中有两个比较薄弱的地方,皮层分水岭与内分水岭。前者位于大脑的前、中动脉与中、后动脉的皮层交接区域。这些脑区刚好在动脉远端分支与深穿支上,属于脑卒中的高发区域。分水岭梗死占缺血性脑卒中约15%。

3.2 围术期脑卒中发病情况

根据发病情况的不同,围术期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据调查发现,在手术中出现围术期脑卒中,60%是脑缺血梗死,出血性脑卒中占2%。在非心脏非神经的外科手术中,因脑血管血栓造成的脑卒中占66%,颅内出血造成的脑卒占6%。非心脏手术因为栓塞造成的脑卒中为35%,出血性脑卒中为5%。

3.3 缺血性脑卒中

其发病可分为3部分:(1)血管中含有血栓,跟术后炎症与血液出现高凝情况有关系;(2)心源性脑栓塞,和心脏、大血管等手术有关系;(3)贫血相关组织缺氧,与使用非选择性的β受阻剂、贫血有关系。

3.4 出血性脑卒中

其发病情况与高血压未受到良好控制、脑血管出现畸形现象、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等有关系。

4  围术期脑卒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4.1 发生率

根据手术操作的难度不同,脑卒中发生的频率也是有所不同的,心脏与大血管手术造成的脑卒中发生率是最高的。对于非心脏非神经科手术而言,围术期脑卒中产生的机率为0.5%,隐藏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11%。在我国,对于非心脏非神经外科手术发生的脑卒中情况比较少,约占0.1%。

4.2 死亡率

围术期脑卒中的死亡率要高于非手术的脑卒中患者。主要是因为在进行手术时,激活了脑卒中的炎症因子。在非心脏非神经的手术中,围术期25天内,脑卒中的死亡机率会上涨7倍。

5  围术期脑卒中的管理方法

围术期脑卒中的管理方法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术前管理、术中管理、术后管理。

术前管理:(1)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据研究表明高龄、脑卒中病史情况与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时是风险系数比较大的;(2)手术时间,近期出现脑卒中会增加围术期脑卒中的发生频率,需根据脑卒中病史情况进行相应的手术。如脑卒中情况小于3个月,所承受的风险为68.5,对于脑卒中患病在3-7个月,所承受的风险为25.06,脑卒中患病8-13个月,所承受的风险为10.32。对于近期才发生脑卒中患者一定要在术前告知相关医生,把手术时间推到发生的3个月后。做超声心动图、颈动脉造影等检查,来查找脑卒中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避免出现围术期脑卒中情况;(3)围术期谨慎使用β受体阻滞剂,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4)慎用抗凝与抗血小板药物。在围术期时要使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高凝情况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对于出血风险低的手术,术前要停止使用低分子肝素,术后20小时后可进行使用。对于出血风险高的手术,在术前的22小时就要停用低分子肝素,术后72小时后可进行使用。

术中管理:(1)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麻醉药物。据调查发现,适量的使用麻醉可以提高脑灌注,对脑部血管硬化的患者有好处,避免脑卒中情况的发生。静脉麻醉药物能减少脑内血流,不能很好的给脑部提供氧气。右美托咪定可以使患者的血糖有所降低,抑制皮脂醇的散发,对缺血性脑损伤起到很好的保护,避免脑卒中现象的发生。(2)对脑卒中高风险的患者进行特殊的检测技术,包括经颅多普勒、BIS检测、脑氧饱和度检测;(3)麻醉管理,其包括血压、通气、输血、血糖控制等情况。

术后管理:(1)在对患者进行冠脉搭桥后,术后1-3天进行密切的关注,避免出现脑卒中未被发现的情况。(2)术后可以使用NIHHS量表进行早期识别,简单方便,可以重复检测,当高危患者出现神经症状时,能够尽快通知医生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

6  结束语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依然呈上升趋势,心脏手术脑卒中的发病频率是比较高的,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在手术时也容易复发。风险系数高的患者在术中一定要进行识别与检测,术后也要进行病情的关注。目前并未有明确的方法进行治疗,因此在围术期脑卒中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是非常关键的,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与抗血栓等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机率出血性围术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班上的“小雷达”
库尔勒市三例奶牛出血性乳房炎的诊治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羊出血性败血病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