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急诊小儿静脉滴注护理中的价值研究

2021-11-10杨春黄雪吟

康颐 2021年13期
关键词:护理价值心理护理

杨春 黄雪吟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用于急诊小儿静脉滴注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患儿106例,按照抽签法均分对照、观察组(n=53),106例患儿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治疗基础上叠加心理护理,分析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进针成功率,输液过程中的舒适度,依从性以及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用于急诊小儿静脉滴注护理中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小儿静脉滴注;护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3.050

小儿静脉滴注是医院儿科急诊中常见的救治手段,但是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无自主独立意识,从而产生恐慌,紧张等不良情绪,导致在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时,患儿无法配合,严重影响穿刺治疗工作的开展。据相关资料显示:心理护理用于小儿静脉输液能够有效缓解患儿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以来我院进行静脉滴注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护理方法,分析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急诊静脉滴注的患儿106例,按照抽签法均分为对照、观察组(n=53)。对照组患儿男女比例25:28,年龄2~9岁,平均(4.12±1.06)岁;观察组患儿男女比例26:27,年龄2~10岁,平均(4.34±1.1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均衡(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儿以及家属进行口头叮嘱配合要点,对输液时滴注速度进行把控,输液时时刻观察患儿情况,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叠加心理护理。具体护理如下:(1)护理人员应穿着整齐,注意个人卫生和形象,为避免患儿对白大褂产生恐惧感,护理人员可着粉色或蓝色工作服,以便于患儿从心理上接受治疗,利于护患交流。(2)护理人员在与患儿沟通时,由于身高差距,护理人员可适当下蹲,尽量与患儿视线处在同一水平线,便于沟通,让其感受到护患平等的关系;对于输液过程中配合较好的患儿,护理人员可进行夸奖和鼓励;适当抚摸患儿头部或脸颊,安抚患儿躁动不安的情绪。(3)为患儿进行穿刺时,应时刻观察患儿进针时的不适感,可用言语安抚,进行心理疏导,可让家长在旁进行陪同,从而确保进针顺利;为患儿提供舒适的输液环境,确保室内温度适宜,所选位置,应避免过于暗淡,可以在输液室墙上悬挂动画图片,卡通图案等,从而避免患儿输液过程中出现不适或压抑。(4)护理人员在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患儿及其陪同家属的心态极其重要,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未能独立自主,往往在输液过程中,较为依赖家属,因此家属的情绪会直接影响患儿心态,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穿刺前,应详细告知患儿家属进行输液的目的以及相关知识,消除家属对静脉输液的陌生而带来的不良情绪,促进家属的依从性和配合度。(5)护理人员可采用游戏方式,引导患儿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患儿采取半坐卧位,用力吸气后,屏气2s,缓慢呼气,屏气2s,依照此法,反复训练,时长5min,以此减轻患儿痛苦。(6)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操作技能,熟练掌握穿刺技巧,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儿输液过程中的依从性和舒适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进行调查,每个条目各10分,分值与依从性、舒适度成正比关系。

(2)观察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实行穿刺时,一次性穿刺,回血明显,未进行二次穿刺。

(3)评估两组患儿家属对穿刺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儿输液过程中的依从性和舒适度。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和舒适度评分较高(P<0.05)。见表1。

2.2观察两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对照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38例(71.70%),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50例(94.34%),经对比,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率高于对照组(P<0.05)。

2.3评估两组患儿家属对穿刺护理的满意度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对穿刺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见表2。

3 讨论

根据临床调查显示:小儿急诊输液是儿科护理人员难度较强的工作之一,由于患儿年龄,意识等原因,导致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害怕,哭啼不安等,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率,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极为重要[2]。

常规护理是通过口头叮嘱的方式,对家属进行疾病介绍和嘱咐配合要点,对患儿的护理措施偏少。心理护理是叠加在常规护理之上,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的一种全面性护理,通过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心理疏導,输液室护理以及对家属的心理护理,缓解了患儿紧张不安的心理情绪,提高了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一次性穿刺率,减少了患儿痛苦[3]。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叠加心理护理,取得显著疗效,经对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舒适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用于急诊小儿静脉滴注护理中意义显著,能够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和输液舒适度,增加了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因此可以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程融, 吴敏, 董红娟. 心理护理提高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分析[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 8(03):188-188.

[2]王玲. 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20(46): 208-209.

[3]吴学芳. 心理护理在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实施对提升儿童配合度的价值研究[J]. 心理月刊, 2020, 15(21):110-111.

猜你喜欢

护理价值心理护理
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高血糖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干预分析
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小儿肺炎患儿实施气管内吸痰护理的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