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沙市数字人民币教育场景应用研究

2021-11-10张冬梅黄春芳陈东升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数智钱包试点

张冬梅 黄春芳 陈东升

摘要:本文以数字人民币X试点院校为例,搭建了长沙市试点院校教育场景数字人民币应用实施框架:“数智校园”开展三阶段式建设、政、校、银、企多方参与、“数智校园”中接入数字人民币建设模式、子场景搭建、收支方式、数字钱包载体。并根据试点院校教育场景实施效果的调研与数据分析,提出了长沙市试点院校数字人民币应用实施优化和策略。

关键词:数智校园;数智校园

2020年11月,长沙继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冬奥场景试点后成为第二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12月省、市两级政府召开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部署会议。截至目前,数字人民币长沙地区的试点银行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之外还、还拓展到长沙银行和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教育场景与其他应用场景具有共性的同时也有其特殊性。尤其是高校教育场景拥有学生缴费、师生校园超市消费以及洗衣房自助洗衣边缘场景。目前长沙拥有普通高校51所,在校学生达到66.59万人,对教育场景中常见、边缘场景数字人民币使用研究不仅方便广大师生在校的日常生活消费,还能加快长沙数字人民币在各场景的落地,响应国家推广应用数字人民币的战略政策。

一、试点院校的基本情况

试点院校以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先锋,智能制造人才培育基地”为行为导向,为信息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信息类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建有现代教育信息中心,2021年从完善智慧校园建设入手,推动消除信息孤岛、数据治理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升。依托于其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办学特色及专业优势,智慧化校园建设走在了省、市前列,同时学院积极践行“三高四新”战略,主动对接长沙市22条产业链,成为长沙市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首批高校之一。

二、长沙市试点院校教育场景数字人民币应用实施框架

(一)顶层设计“数智校园”开展三阶段式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组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中明确数字人民币体系设计坚持“安全普惠、创新易用、长期演进” 设计理念,坚持依法合规、开放包容、安全便捷的设计原则。由于试点院校面临新校区建设,考虑到重复建设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在进行数字人民币应用搭建时采用“三阶段”顶层设计。第一阶段完成1.0 建立数字化收款渠道,应用于校园内普通支付场景,如零售支付、学费与薪资发放等。第二阶段2.0 需要搭建支付架构实现,数据推送等功能。第三阶段完成 3.0 打通学院账号体系,实现搭建“数智校园”。虽然在实施中按照三个阶段稳步循序渐进推进,但是在设计应用时,不应将数字人民币使用仅停留在完成第一阶段的使用。目前,“智慧校园”在各个高校落地、实践,那么融入数字人民币在高校教育场景的应用,融入“智慧校园”建设,升级为“数智校园”建设并以此为核心建设目标。在进行顶层设计时,要考虑到数字人民币的接入方式、时间节点与使用方式,需要融入数字人民币使用,将学院“数智校园”集成、融合、协同,形成一体化平台。

(二)政、校、银、企多方参与教育场景数字人民币应用

数字货币是個新战场,而教育场景与其他场景应用不同,各地政府非常重视,需要依托于政府的重要助推力量,以湖南省为例,以服务“三高四新”战略实施为重点。在长沙教育场景设计、应用数字人民币时,要注意紧跟区域战略,助力长沙当好实施湖南省“三高四新”展露的领头雁。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也成立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各级小组进行”数字人民币采用的是双层运营模式,指定运营机构在人民银行的额度管理下,根据客户身份识别强度为其开立不同类别的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数字人民币兑出兑回服务。试点院校选择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某分行进行合作,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银行负责面向用户的支付服务,校园用户需要以数字人民币App和中国银行银行App为入口获取数字人民币钱包功能。就目前第一阶段实现普通场景支付功能,商业银行的合作是可以独立完成的。若进入到第二的附加功能以及第三阶段“数智校园”建设,单纯依靠商业银行的加入是显然不够的。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后期建设中,与致力于数字校园提供信息服务科技公司共同设计搭建。总之,要根据应用阶段融入政府、高校、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多方参多方共同参与到教育场景,来致力于数字人民币教育场景应用,不可只唱“独角戏”。

(三)教育场景数字人民币应用模式

根据试点院校新校区建设规划,顶层设计上采用在“数智校园”中接入数字人民币建设模式。同时对师生进行充分调研,不仅满足学院师生在生活、学习以及设施设备等方面的需求。深入与政府、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各个参与方进行深度对接在满足师生现有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师生开启新的探索与尝试,发挥试点院校的引领作用。在第一段应用“常见的线上支付手段”模式。在第一阶段应用以安全性为原则,同时兼顾师生的接受程度。采用依托于投放数字人民币自动售货机、商超购物形式,学生利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完成自助购物或校内商家扫码支付。这与目前试点院校学生利用支付宝完成自动购货支付相似。这种购物方式师生只要在自助购物时点击数字人民币支付后,页面会出现相关二维码,打开数字人民币App扫描二维码即可支付。当然这个支付的前提是需要师生在数字人民App、中国银行App中开设个人数字钱包,完成银行卡存款向数字人民币转化,或者已收取的款项已为数字人民币时就可以直接支付。在第二阶段采用与银行深度合作,将教职工工资、津贴代发、学生奖助学金发放、学生学费等费用收缴、党团费收缴等场景中延伸,将第一阶段单纯消费支付延伸到收、支两条线的智能收付。

(四)教育场景中子场景搭建

在试点院校中,根据应用阶段不同。应用的子场景也在不断地扩充,在第一阶段以校园一卡通和移动扫码支付开展金融支付为主,在校园食堂、商超、财务室、洗衣房、信息中心、医务室子场景中实现就餐、购物、洗衣、水电费、交付网络费用、学杂费、医疗费用的扫码支付或刷卡支付的应用。第二、三阶段以延伸到校园应用:津贴发放、图书借阅、校园门禁、人脸识别签到等子场景融合一体的“金融支付+校园应用”数智校园平台。

(五)教育场景校园收支方式

目前校园支付的主要形式有扫码支付、碰一碰支付、刷脸支付、双离线支付等多种方式。在第一阶段通过校园一卡通和扫码支付与数字人民币应用对接,以数字人民币为主线,将公共消费(食堂、洗衣房、医务室、购物、消费等)自助交易、线上学费缴纳等众多场景集成为数币支付一体化。第二、三阶段以无感代扣、人脸生物识别等采纳应用,以期实现交互界面多样化。实现学生数字人民币一卡通与家长钱包直接关联,通过数币代扣协议,实现无感扣划,全面掌握学生消费记录,可视可控。

(六)教育场景校园数字钱包载体

在教育场景中应用数字人民币必须借助数字钱包这个载体,同时数字钱包也是触达用户的媒介。数字人民币钱包又可分为个人数字钱包和对公数字钱包,师生们在校园中应用的为个人数字钱包,这个钱包按照载体分为软钱包和硬钱包。向前面提到的扫码支付就属于软钱包的功能,需要师生们通过数字钱包或中国银行的App来使用。在第一段,学院师生需要在中国银行App中进行个人数字钱包开通,使用这个软钱包。在2021年5月长沙市“数字人民币幸福新长沙”红包活动中,部分教职工通过报名、数据验证和统一摇号抽签红包中,体验了数字人民币扫码支付消费。与软钱包相对的硬钱包则是有存储数字人民币的实体介质,如IC卡、可穿戴设备等,其中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如手环、徽章等,这类设备可以用以满足校内退休教职工、不便使用手机等电子支付设备的师生的需要,同时应对在收、付双方中一方单离线或双方离线情况下结算。对于这种实体载体可以借助试点院校信息化基础,整合校内信息、机电、设计专业资源,设计有长沙人文、科技、地域等特色的IC卡、可穿戴设备等,创造“长沙韵味”和特色的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

三、试点院校教育场景实施效果与分析

为充分了解校园内师生对于数字人民币的了解程度,设计了包括学生网络消费习惯、数字人民币了解程度和校园数字人民币使用情况的调研内容。因试点院校前期工作以自助购物机为切入口进行扫码支付。在校园自助购物机内以校内学生为主要使用人群,故问卷发放以学生参与为主,通过问卷星发放题为“数字人民币发展、应用及前景调研”问卷(https://www.wjx.cn/vj/exa3wde.aspx)。共收回有效学生问卷565份。

(一)学生网络消费习惯

在常使用的支付工具数量(包含微信、支付宝、和包支付、云闪付、京东支付、各大银行app等)这个子项中,问卷统计数据显示38.41%受访学生使用三种支付工具,使用两种工具的学生占到48.5%,而6.28%受访学生使用四种或以上支付工具。

(二)数字人民币了解程度

在子项目“您了解的数字人民币是”什么的设问中,受访学生的44.96%认为数字人民币是“另一个形式的支付宝、微信支付”。78.76%的受访学生在“您知道当前我国数字人民币在长沙的试点工作吗?”选择“不知道”。

(三)校园数字人民币使用情况

学生虽然在校园内完成学习、生活,但其同时也是有社会角色,会发生校园以外的使用情况,那么“若校外、校内数字人民币使用方式相同,是否会促使更愿意在校内使用?”。受访的学生中51.68%选择愿意在校内使用,而48.32%的比例选择“不确定,看情况”。而对于软钱包和硬钱包的选择中,32.74%的受访学生选择“安装无网络小设备,有无网络均可使用”。而对于“单独的卡片,刷卡支付”这个传统的“一卡通”卡片,只有7.61%学生愿意继续使用。希望“利用刷脸等生物技术支付”的受访学生比例达到24.07%。

四、长沙市试点院校数字人民币应用实施优化和策略

(一)加大教育场景中数字人民币的宣传力度

在试点院校实施初期78.76%的受访学生是不知道长沙是我国数字人民币工作的试点城市。受访学生中39.29%希望数字人民币“能在微信或支付宝使用更好”。这与数字人民币的特性有关,学生对其认知比较缺乏,应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的宣传力度与拓展宣传方式。在校园内进行宣传,除了校外网络社交媒体的获取外,48.67%的受访学生也希望通过校园推介科普来实现其对数字人民币的认知。同时服务的金融机构也要需求自我宣传,分析为何只有3.89%受访学生愿意“下载服务银行APP使用”,下一步与试点院校继续进入深入分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加强知识普及的同时开展例如消费有满减活动、消费有红包发放等方式来刺激学生体验商业银行的活动。但要长期保证学生用户的使用,增加使用黏性,不应只停留在第一阶段的金融支付,还要依托于学院“数智校园”建设,稳步推进+校园应用的系统推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智校园”全方位服务。

(二)在教育场景中支付工具的多样化

从调研数据来看89.2%的受访学生使用两种以上的支付方式。那么在校园支付中,学生是否愿意同时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统计结果显示60.35%的受访愿意尝试,这来自于00后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勇于尝试,但也有37.7%的学生呈现谨慎态度,“不确定”是否使用,“要看情况”。数字人民币教育场景应用初期,也就是第一阶段,学生对于数字人民币的认知还不成熟,校外场景的应用尚未普及,未与校内使用形成支付网络时,根据这个情况在需要采用保留微信、支付宝等学生在校园内使用的支付方式。同时增加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循序渐进地增加数字人民币使用频次,不可以操之过急一刀切,保持支付工具的多样化。

(三)在教育场景中软、硬钱包的组合使用

根据试点院校问卷统计“利用手机APP扫码支付”占比33.81%。在“若使用数字人民币,需要下载官方APP或服务银行APP进行使用”调研中,39.29%受访学生觉得“能在微信或支付寶使用更好”,“下载服务银行APP使用”只有3.89%的受访学生愿意,这对于目前数字人民币依托于商业银行的收支服务带来考验。而另一方面,高校场景中在突发的社会事件或自然灾害等原因进行封闭管理时,校内用户需要在闭环的环境中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形成一个独立的支付场景。32.74%的受访学生选择“安装无网络小设备,有无网络均可使用”,以避免因网络中断或网络弱化导致的软钱包失灵,所以在教育场景中需要配套设计软、硬钱包的组合的使用,实现离线收付款,减少网络受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要主要设计硬钱包的“徽章、手表、手环等可穿戴的设备作为数字人民币钱包”时要充分考虑其物理特性和安全性,因20%的受访学生“怕丢失,担心资金丢失”。

(四)注重保护学生隐私

在调研中,受访学生73.63%“对于数字货币的发行有什么顾虑?”时选择担心“数据隐私泄露”。大学生进入高校后,会陆续变成成年人,虽然大部分的生活开销来自于家庭资助,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对其消费隐私的保护。在之前设计中,对于教育场景校园收支方式中,在第三阶段,希望实现学生数字人民币一卡通与家长钱包直接关联,家长可以掌握学生消费记录这点在具体执行时要进行谨慎,考虑学生的隐私权,注意学生隐私权与家长知情权的冲突与平衡。

(五)搭建教育场景数字人民币“政产学研用”平台

目前,全国多地试点城市结合城市特色、高校结合自身需求和特点开展不同的尝试。高校除了教书育人外其科研作用也是重要一环,尤其是高校教育场景应用中,要结合学科优势。试点院校发挥其专业优势,不光在具体应用上,还要上升到数字人民币地域应用的创新体系研究,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将搭建政、校、银、企多方融合共同参与教育场景数字人民币应用与研发的“政产学研用”平台。

参考文献:

[1]王晓玉.关于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的理性思考[J].甘肃金融,2021(09).

[2]陈文.数字人民币的设计要素及推广思路[J].中国外汇,2020(11).

[3]郭宏杰.数字人民币带来的影响和机遇[J].现代金融导刊,2020(11).

[4]董希淼.破除对数字人民币的四个误解[J].当代金融家,2020(12).

[5]李芊数字人民币推行背景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研究[J]. 上海商业,2021(02).

此文为长沙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名称:长沙市数字人民币教育场景应用研究—以X试点院校为例,课题编号(2021csskktzc58)。

作者简介:(198012),女,汉族,河北邯郸。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税收筹划与治理。

猜你喜欢

数智钱包试点
“数智”时代会计教育重构:供需矛盾与要素创新
“数智”时代高职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数智”助力城市算好资源账
攀云赋智,宗申动力抢抓“数智”新风口
PCT协作式检索和审查(CS&E)试点将于2019年3月1日重启
钱包
我帮你拿来了
我帮你拿来了
国资委力推国企改革“十项试点”
看好你的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