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类型视角下旅游翻译的探讨
2021-11-10贺晓
摘要:本文在纽马克的文本类型视角下,从纽马克的语言的三大功能对旅游文本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表达功能型文本、信息功能型文本和号召功能型文本。分析了在旅游翻译中这三类文本的特点,指出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语言功能;旅游文本;翻译方法
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旅游就成为了各国人民实地了解中国风土人情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旅游翻译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英文旅游介绍资料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材料。中文旅游翻译文本重描述,很多与文化、民俗风情关系密切。译者在进行旅游资料翻译时,要参考其特点选用相应的翻译方法。
一、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
纽马克是英国杰出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是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在赖斯的文本分类的基础上,纽马克依照语言的三大功能,即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号召功能(Vocative function),根据文章内容和体裁,将文本大体分为表达功能型文本、信息功能型文本和号召功能型文本;译者面对不同的文本类型时,应该选取相应的翻译方法。
二、旅游文本的分类及特点
表达功能型文本及特点
表达功能型文本强调原作者的权威,所谓文如其人就是指表达型文本。强调在翻译时要遵照“原作者第一”的原则,既要忠实于原作者表达的主要内容,又要忠实于原作者的语言风格,不需要考虑读者的反应。
信息功能型文本及特点
信息型文本的核心是内容的“真实性(Authenticity)”,作者的语言是次要的。在翻译时应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译者在翻译时允许不依靠原作标准,而以读者或者受众群体的层次作为标准,力图通顺易懂。
号召功能型文本及特点
号召型文本强调,翻译时,应遵照“读者第一”的准则,将读者群体放在第一层级,翻译时将目标语的优势进行放大,跳脱出原文的表达形式,让译文与原文本取得相同的效果即可。
以上就是纽马克按照语言的三大功能提出的分类,三类文本各有特点,侧重不同,但彼得·纽马克就功能翻译理论进行阐述时强调,很少有文本只具有单一的文本特点,大多数文本都是集信息,表达或呼唤功能于一体的,或者具有一种功能兼有另一种功能,或是两种功能都具备。所以,译者在翻译时第一步就要确认一篇文本是哪种功能型文本或者是以何种功能为主,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据纽马克的分类,旅游文本是外宣资料的一种,大部分都具呼唤功能,并且兼有信息和表达功能。不仅能给游客、受众传递大量信息,而且也在影响着游客或受众,并诱导他们的行为或者激发其行动。由此看来,旅游翻译与其他翻译比较是颇具目的性的。
三、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
1.直译
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张培基,1980:12)在旅游翻译文本中,直译作为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特别是旅游简介,涉及到一些精准的当地旅游情况或者数据时,用直译法能够精确而忠实的传达出原文信息。例如:
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位于四川中部,成都平原的腹地。成都土地面积1.24万平方公里,辖7个区、4个市、8个县。
译文:Chengdu, the ca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 lies in the hinterland of the Chengdu Plain, in central Sichuan. Covering a total land area of 12,400 square kilometers, Chengdu has a jurisdiction of over 7 districts, 4 cities and 8 counties.
原文比较简单,是传达信息的一种旅游简介,结构单一,没有复杂的句型结构,所以可以进行直译,同时忠实于原文信息和结构。
2.释译
释译就是解释性翻译,指在翻译时对于所译内容作出必要的解释性说明,一般来讲,释译是对语言意义的解释和对背景知识的补充。因此,虽然此方法翻譯的译文与原文结构上和内容上都不一定对等,但是释译在某些情况下取得的翻译效果比直译更好。特别是在某些旅游文本的翻译时,解释性翻译是十分必要的手段,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其目的在于使外国游客能够理解原文意思,而不是单一的寻求形式上的对等。
例:“昭陵六骏” 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他征战时骑过的六匹骏马,在修建昭陵时诏令雕刻的。
译文:The six stone horses were sculpted when Zhao Ling Mausoleum was built by the order of Emperor Li Shimin memory of the six horses which served him in wars.
“昭陵六骏”在中文中是一个简化的四字词语,中国人对于这一词理解没有困难,但是对于目标语读者来说,如果按照原结构来翻译或者音译的话体现不出其本来的意思,因此译者将其进行解释说明,虽然在结构上不对等,但是便于游客理解,达到了翻译效果。
3.增译
增译是指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在译文中增加原文没有的词汇和内容。这就给增译提供了一个标准,就是不能影响原文的意思,不能随心所欲的增译,这也给我们在使用增译法时提供了一条原则。
例:路左有一巨石,石上原有苏东坡予书“云外流春”四个大字。
译文: To its left is a rock formerly engraved with four big Chinese characters Yun Wai Liu Chun (beyond clouds flows spring) hand-written by Mr. Su DongPo (1037-1101), the most versatile poet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此句原文篇幅短小,只有一句话,但是译文却增加了很多内容,看起来比较冗长,但是细读就会发现此举是很有必要的。增译的内容主要是对苏东坡的一个简介,使外国游客更了解旅游景点和中国文化。
4.减译
减译,即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删减后再进行翻译,那么删减的条件有哪些呢?在翻译时,原文内容是不能随意删除的,因此,删减的内容应该是重复的部分,或是删减后更符合汉语使用习惯,实则没有改变意思。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和修辞上的特点不同,有些词语或句子成分,在英语中必不可少,但在译文中是不必要的。减译就是在不改变原文大意的原则下,删减去某些不必要的词语句子及其成分。
例:在我国最早的典籍中,即有关这条河的记载。尚书禹贡:“漆沮既从,沣水攸同”,诗经大雅:“沣水东注,维禹之绩”。说明沣水在远古就是一条著名的河流。
译文:Records about the river can be found even in the earliest Chinese classics, which proves that the Feng River has been well known since ancient times.
原文中两句引文都是出自于中国典籍,语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艰涩难懂,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且后面已经有解释,意思相同,如果逐字翻译,对了解原文没有任何帮助,甚至外国游客根本就看不懂,应当适当删改。
综上所述,旅游翻译文本大部分属于号召功能型文本,有些还同时兼具其他两种功能,将旅游文本引入纽马克的语言功能类型是十分有意义的举措,可以根据语言功能的三大分类的特点分析旅游文本的特点,译者根据这些特点使用直译、释译、增译、减译等翻译方法,从而达到使外国游客了解中国、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蓝.从功能翻译论视角谈张家界旅游资料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0,23(03):45-48.
[2]彼得·纽马克.翻译问题探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
[3]蔡萍.紐马克翻译理论浅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1(03):78-81.
[4]高笑梅.浅谈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及其在标题翻译中的应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06):94-98.
[5]刘焕.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06):118-120.
[6]肖群.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7]袁琼.翻译目的论与旅游翻译实践[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7(01):118-121.
[8]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12.
作者简介:姓名:贺晓(1996.1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重庆。学历: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翻译,单位:西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