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夫卡的抉择

2021-11-10庹诗静

文学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卡夫卡矛盾身体

庹诗静

摘要:20世纪之前的传统文学常将心灵作为表述中心,而忽视了对身体的述写,卡夫卡的文学图式中突出了对“身体”的观照,身体具有联结外部世界和内部存在的中介作用,同时也是形成身体与艺术之间的矛盾性问题关键所在,《饥饿艺术家》叙述了一个行为艺术家的饥饿表演,而这个表演的媒介正是身体,故本文旨探究饥饿艺术家如何面对身体与艺术的矛盾,以及如何对身体进行意志抗争。

关键词:卡夫卡;身体;矛盾

一、卡夫卡与身体

身体与心灵二元对立这一哲学命题一直存续在西方文化中。最早可溯至柏拉图在《斐多》篇中提出的灵魂与肉体分离的观点,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不朽的,而肉体则是短暂的。18世纪笛卡尔提出了“身心二元论”并以此思想为基础形成了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使身心二分的意义发生了转变。柏拉图只将身心二分却并未否认其相互作用,而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则强调了身体和心灵分别独立性。尔后的斯宾诺莎的身心平行论,贝克莱的心灵一元论,拉美特利的身体一元论都就笛卡尔的身体二元论展开了探讨。20世纪尼采将视野聚焦于身体,其在《权力意志》中多次提及“以身体为引线”[1](Am Leitfaden des Leibes),从柏拉图以来对心灵的重视转向了对身体关注,深刻影响了之后福轲、舒斯特曼等学者对身体的理论探索。对身体的重视不仅在哲学思潮中涌动,也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以往的传统文学观念往往着重于心灵的表述,而忽视了对身体的关注。20世纪以来的文学与艺术都力图打破这传统表达观念,突出身体的叙写。

于卡夫卡来说,身体与心灵是明显区分的,艺术世界精神是超脱身体的至高存在。身体是自我施行惩罚的场地,而惩罚的目的是使自我从身体本能的享乐中抽脱,对身体惩罚以此来提醒自我对精神的追求。因此,小说中的饥饿艺术家用饥饿的身体为媒介传达了对艺术至高无上的追求,身体之外是社会生活的世界,而身体之内但则是艺术家们所追求的精神世界。

二、身体与艺术的矛盾

(一)精神无限性与身体有限性对立

饥饿艺术家的饥饿表演是以身体为媒介的艺术精神追求的无限性与现实生理的有限性的矛盾:饥饿艺术家要实现艺术至上,则必须永久饥饿,而人的身体承受是有限的。饥饿艺术家通过对身体本能(主要是食欲)的克制隔绝了身体以外的社会世界,以此追求着艺术的至高境界和精神的无限性,因此饥饿艺术家表演时“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点食不进的, 你就是强迫他吃他都是不吃的。”[2]對期满开笼时盛放在桌子上的病号饭“饥饿艺术家总是加以拒绝”[3],他甚至不满于为期仅有四十天的表演。的确“挨饿是艺术的象征”[4],饥饿艺术家将身体以外的物质隔绝,只关注于身体以内的理想境界,但作为生理上的人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精神上的艺术。

当饥饿艺术家不知时日的追求艺术至高境界时,身体最终到极限了,只有摆脱身体了才能实现真正的艺术自由。因此卡夫卡称这位艺术家为“殉道者”:他对精神的无限性追求来与身体的有限性进行意志的抗争,虽然最终在肉体上失败,但却在精神上取得胜利。

(二)艺术精神与大众审美的隔阂

于饥饿艺术家而言身体只是艺术的媒介,饥饿是为了追求艺术的至高境界,而大众对饥饿艺术的认知仍是停留在现实生理的最基础认知上。观众即使触碰到这具瘦骨嶙峋的身体,也是无法理解饥饿艺术家的艺术追求的。因此公众推选的看守人员都是屠夫;成年观众也只为取乐,赶时髦前来观看;孩子们惊奇地将其看作野兽一般,个人理想的追求与大众审美之间的隔阂形成了饥饿艺术家的困境。当饥饿艺术家因受观众怜悯而暴怒时,经理人向观众解释说,“他的易怒性完全是由饥饿引起”[5],这对饥饿艺术家来说无疑是对其艺术的完全否定。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当饥饿表演已经不再是当下潮流时,饥饿艺术家搬到了马戏团的角落里,如果说以往的观众是不具耐心去理解饥饿艺术家的艺术精神,那当下的观众则是难以理解这种行为,他们宁愿去看生机勃勃的猛兽,也难以走到饥饿艺术家的笼子前来。

观众始终无法欣赏饥饿艺术,这正是因为饥饿艺术家的艺术精神追求与大众审美之间的隔阂。艺术家追求的是饥饿的精神艺术,而大众对饥饿表演的观赏仍局限在身体上,他们从始至终都只好奇这位艺术家的表演什么时候会因为身体局限而停止。

三、艺术家对身体的抗争

饥饿艺术家如何解决艺术与身体的矛盾?持续艺术追求与顽强的身体抗争,直至献出生命也从未停止。首先,饥饿表演中他彻底抛弃了身体, 这表现在他对食物的坚决抵制,“他的艺术的荣誉感禁止他吃东西”[6],即使是别人逼迫也绝不进食。其次,对外在的质疑作强有力回应。当看守故意离开让其进食时,他“就在他们值班期间,不断地唱着歌,以便向这些人表明,他们怀疑他偷吃东西是多么冤枉”[7]。当向观众表示怜悯,并认为他的悲哀是由于饥饿造成时,他便“用暴怒来回答,那简直像只野兽似的猛烈地摇撼着栅栏”[8]当观众们举行隆重仪式庆祝艺术家终于战胜了饥饿时,艺术家却正痛苦于自己被饥饿所打倒。最后,当时代变迁,饥饿艺术已经被人遗忘时,他走进马戏团了,日复一日的坚守在牢笼中,直到笼子海报已变脏,记载饥饿表演日程的布告牌,也早已无人更换了,淹没在一堆腐草中,饥饿艺术家仍坚守着对身体的抗争。最终饥饿艺术家留下遗言:饥饿只是找不到合适的食物。这并不是对艺术的否定,而是彻底的,更加绝决的抛弃了身体,冲破身体的牢笼实现艺术的自由,因此“他那瞳孔已经扩散的眼睛里,流露着虽然不再是骄傲,却仍然是坚定的信念:他要继续饿下去。”[9],就像杰克·伦敦笔下的雪狼“荒野的呼唤”。

四、总结

西方身体理论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卡夫卡的思想与创作,他在《饥饿艺术家》中便突出了身体的中介作用,提出并思考了具有长久意义的命题:身体与艺术的矛盾。面对此矛盾,小说里的饥饿艺术家无论是名扬四海还是默默无闻都从未退却,他极力与身体进行抗争。卡夫卡在艺术与身体的矛盾中,选择了以精神上的胜利来摆脱身体上的束缚,因此他与饥饿艺术家都实现了摆脱身体的艺术永恒追求。如今大众消费文化的空前盛行,卡夫卡对身体与艺术的抉择,也促使大众对艺术的深层思考。

参考文献:

[1]尼采.权力意志:上卷[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赫伯特·克拉夫特.卡夫卡小说论[M].唐文,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3][5][6][7][8][9]奥]卡夫卡.卡夫卡全集 插图本 第9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03.

猜你喜欢

卡夫卡矛盾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两次阅读和讲授卡夫卡作品的体会
学术卡夫卡
城堡里的卡夫卡
卡夫卡向父亲示弱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