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地理说题实践
——以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第17题为例

2021-11-10浙江葛芸静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海冰洋流环流

浙江 葛芸静

【真题】(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17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1)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2)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6分)

(3)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6分)

一、说背景

社会背景:罗斯海的面积约96万平方千米,是人类航海所能到达的地球最南的海域,罗斯海的南部边界是罗斯冰架。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作用逐渐放大。科学界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对冰山的监测之中。

学科背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地理核心素养即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地理核心素养既涉及个体的知识、能力、方法、观念、品德,又涵盖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与能力。

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17题以罗斯海冰架消融为切入点,考查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涉及洋流的影响因素、洋流的形成原因、南极海冰融化的原因等知识,综合性、区域性很强,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热点,学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海洋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说题目

本题以罗斯海区为空间背景,以冰架消融、冰筏漂移为新情境,图文并茂。本题共设置三个问题,设问呈渐进性,能力要求与难度设置呈阶梯式递进,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要求学生能在比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综合思维,并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题难度较大,通过洋流设置综合题,题目较为新颖。

题号考查内容考查模式考纲内容难度17(1)罗斯海环流的成因要求学生结合洋流分布、成因等关联知识,并根据文字材料和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图分析得出罗斯海环流的成因,考查学生从文字和图例中准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侧重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素养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C简单应用17(2)冰川漂流动力机制要求学生结合太阳辐射、大气、洋流等关联知识,侧重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素养。本题不仅要求学生深刻理解自然地理某一单一现象的成因,更需要重视其原理的推理过程以及与其他现象的相互联系风的形成过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D综合应用17(3)降雨对南极冰川的影响本题对学生的关联知识掌握程度与综合分析能力要求非常高。要求学生能够形成从综合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结合地球运动、自然环境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以及自然地理基本过程,对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综合思维)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海—气相互作用D综合应用

三、说解法

问题一: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解析】读图文材料可知,罗斯环流大致位于60°S~75°S间。北部60°S附近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自西向东流动的风海流,与图例中西风漂流方向一致。南部75°S附近受极地东风影响,形成自东向西的风海流,与图例中陆坡流方向一致。同时,由图例可知罗斯海域西部有陆地,阻碍洋流东西向流动,使其遇阻,流向转变。

【参考答案】南极高纬地区盛行东南风,表层海水受东南风的吹拂从罗斯湾东岸向西岸运动;(2分)到西岸后受地形影响偏转向低纬运动;(2分)到60°S附近受西风漂流影响形成环流;(2分)地转偏向力的驱动。(2分)

问题二: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6分)

【解析】读图可知,常年海冰主要位于极地环流区,主要受极地环流影响,分析动力机制,即分析洋流形成的原因。极地环流为风海流,受到极地东风的影响,极地东风的形成与极地高压和副极地低压间的气压差有关,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则是形成气压差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洋流造成冰筏移动,极地环流(洋流)的形成是因为极地东风的吹拂;(2分)而极地东风的形成是由于极地高压和副极地低压间存在气压差;(2分)两地间的气压差与太阳辐射高低纬间分布不均有关。(2分)

问题三: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6分)

【解析】海冰融化加速可从海冰形成量减少和融化量增加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降雪变为降雨,海冰补给来源减少;另一方面,与降雪相比降雨的温度偏高,直接导致海冰融化。降雨消融新雪、冰面,使得反射率降低,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增多。且雨水的温度更高,使海水升温,进一步加速海冰融化。

【参考答案】降雨将热量传导给冰层,加速海冰融化;降雨渗透到冰裂缝中,加速海冰开裂、崩解;降雨对海冰起到侵蚀作用,冰面减少,反射减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温度升高,加速海冰融化;降雨难以固态形式(雪)储存,导致海冰缺乏补给,积累量小于消融量。(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四、说反思

(一)反思典型性错误

1.审题不细,误解题意,造成审题不清

2.理之不深,悟之不够,造成思维不清

3.死记硬背,分析不足,造成概念不清

4.条理不清,逻辑不严,造成表述不清

例如,第(2)题“西风漂流、极地环流以及地转偏向力是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

这反映了学生并未明确答题范围和要点,本题中心词“动力机制”,动力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动力的来源,即发展动力的根源,地转偏向力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而不给予力的作用。而洋流仅仅是其动力最浅显的表现形式,行为动词“分析”,要求离析出本质及其内在联系。

例如,第(3)题“降水融化海冰;海冰融化后地面裸露,地面辐射减弱,加速海冰融化。”

水有三态,题目强调“降雨”,而学生阐述“降水”,这反映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地理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地面裸露的直接后果应该是地面反射减弱导致地面增温,这反映了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对大气受热概念不清,处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

(二)反思针对性策略

1.加强审题能力。“审”就是阅读、琢磨、推敲。审题的目的是理解题意,明确问题。其能力要求是获得有效信息。

2.加强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快速从题干、题目中获取信息,并能精准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其内在联系,实现地理信息的整合。

3.加强知识迁移能力。对相同或相似的地理事物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比较掌握知识的本质属性,培养灵活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

4.构建因果关系链。进行解题思路的整理,用思维导图法构建思维链,推导知识结构,搭建因果关系链。厘清地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有正确的判断。

五、说教学价值

(一)试题价值

1.知识点覆盖面广,图文信息转化难度高

本题搭载具有地理特色或彰显时代背景的素材对考生进行考查。试题中具有地理特色的新概念与图表在无形中加大了审题的难度,对考生的图文信息提取与转化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2.重视自然现象过程推理

自然地理模块的考查,不仅要求考生深刻理解自然地理某一单一现象的成因,更需要重视其原理的推理过程以及与其他现象的相互联系。这对考生的关联知识掌握程度与综合分析能力要求非常高,着重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教学启发

1.关注主干知识点,不断完善知识框架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命题主要着眼于地理的主干知识,除此以外,考生们也需要不断完善知识框架,不放过任何一个“偏门”的知识点(如教材中阅读、活动探究里涉及的知识点)。考生在现阶段学习当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法”“框架重构法”或“图表总结法”等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强化图文转换能力,培养综合思维

地图和各种变形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识图能力训练,注重知识点与地图的有机结合,以获得完整的、综合性的地理信息。除了要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还需要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从而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同时应善于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应用在答题中。高考素材不是来源于各版本的教材,而是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所以要关注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学会利用不同的案例进行分析。

3.加强区域定位,培养区域认知

围绕人地关系,进行区域地理教学。人地关系是区域发展的主线,在让学生在区域空间定位、区域信息解读、区域特征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评价区域发展条件,突出可持续发展在区域发展中的运用,要有思维逐步深入、难度梯次上升的过程。

4.重视解题思路与方法的归纳和概括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学生在做题时很容易忽略对解题思路进行汇总及反思。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解题思路、解题过程说出来,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调整解题思路,提升解题思维,尽量形成地理思维“建模”,即形成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套路、途径和模式。

5.正确对待答题模板,灵活运用

猜你喜欢

海冰洋流环流
基于全三维动网格技术的变长径比间隙环流的研究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近三十年以来热带大西洋增温对南极西部冬季海冰变化的影响
南极海冰融化致帝企鹅减少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水循环和洋流》第二课时《洋流》
基于SIFT-SVM的北冰洋海冰识别研究
谜底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