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命题”
——高三作业模式的另一种尝试

2021-11-10重庆赵维伟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1年5期
关键词:史料命题改革开放

重庆 赵维伟

学生进入高三后,每天都会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一方面可以检验当天复习的效果,方便及时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答题速度。因此,“刷题”成为了高三学生复习各学科知识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师生不宜将“刷题”奉为圭臬,做题只是复习的手段而非目的,复习的主体是“学生”并非“考生”。比起完成已有成题,适时地让学生亲自命题,笔者认为更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

在高三复习阶段,笔者会定期让学生尝试自主命题并为试题编写参考答案,学生在自主命题的过程中往往会主动关注历年高考真题的设问、分值和答案结构;还会思考试题考查的内容和素养要求,注意答案术语的严谨性和答案要点之间的逻辑性。学生能够在命题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从而主动查询资料或求助老师、同学,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经过自主命题的训练,不仅增强了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意识,有助于创新思维的提升。

一、创设情境,提供命题载体

情境作为高考重要的考查载体,承担了让“立德树人”在高考评价实践中落地的任务。就目前高考形式而言,高考试题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落实高考评价体系中“四层”的考查内容和“四翼”的考查要求,即通过选取适宜的素材,再现科学理论产生的场景或者呈现现实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下受核心价值的引领,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综合展现科学素养水平。

以改革开放的复习为例,改革开放史作为“四史”之一,既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同时也是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提升复习效率,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更深刻的认知呢?以下是笔者提供的关于改革开放相关内容作为命题情境的几则材料,要求学生根据素材情境自主命题,并编写参考答案。

材料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

1978年,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分田承包。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198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设立。

1984年10月,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设立。

1992年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1992年底,党的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二、多元设问,评价学生命题

布置这个作业时,笔者反复的思考布置这样的作业会不会浪费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但是当看到学生的原创试题的时候,笔者打消了之前的顾虑,尽管试题存在各种问题,但总体上令人满意。相较于传统作业而言,学生更喜欢自主命题的方式。笔者挑选了几道具有“高考味道”的试题供读者参考。

例1.材料略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的背景并概括这一过程的特点。(8 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改革开放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的异同,并谈谈对当下改革开放的启示。(12 分)

【教师评题】这道题从设问结构来看,将传统问答与开放性设问进行了有机结合;知识内容方面考查了改革开放的背景和过程的特点,同时中外关联,考查了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知识;就考查能力而言,本题考查了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并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价值导向上让学生感知改革开放的渐进性和探索性,更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例2.材料略

(1)编写一幕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重庆某村的人物对话情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中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7 分)

(2)有人说改革开放史是一部经济史,请结合材料进行说明,要求史论结合。(8 分)

【教师评题】该生借鉴了2020年山东卷历史真题的设问方式,并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编,内容上考查了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理解;能力上侧重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素养上注重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但是本题的设问与提供的情境材料之间的关联度不高,可以进一步围绕情境命题,优化设问方式。

例3.材料略

根据材料信息,就其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2 分)

【教师评题】这是一道常规的论述类开放性试题,学生需要分析材料的内在关系,从材料中提取论题。能力上考查了学生提取、概括信息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学科素养上涉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思维上侧重考查学生论证式思维。

例4.材料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大事件”进行补充,并说明理由。(12 分)

【教师评题】这道题从题型来看比较新颖,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基础知识进行了较好的考查。学生首先要从材料信息中找出“大事件”的格式规律,然后据此进行仿写,并说明理由。这就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有关改革开放的重大史实的基础上,还应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三、反思命题,拓展试题情境

学生经历了“自主命题——教师评题”这个过程后,需要填写一个作业反思清单,如下表:

表 作业反思清单

设计说明:上述清单是对当天“自主命题”的小结,要求学生根据命题情况完成表格中相应的内容,以便学生明确该知识点“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答”。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表格最后一栏要求学生提供其他情境来考查相关知识点,意在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增加试题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因为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创设出合理的情境来命制试题,但是对于特定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方式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也出现了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试题。

例5.改革开放过程中有些年份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比如1978年、1984年、1992年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说明。(要求:写出具体年份,论证充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12 分)

【教师评题】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了学生的论证式思维,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用史实进行论证和解释。能力素养上,学生应具备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和史论结合的表达能力;知识层面上,考查了改革开放史中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要求学生掌握、应用相关的基础知识;思维层次上,考查了学生对题干中“改革开放史过程中具有重大转折意义年份”的理解。学生根据材料思考:何为具有重大转折意义?其标准是什么?因为不同的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答案将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结果,因此本题符合高考评价体系中开放性和综合性的考查要求。

例6.

上图是小岗村18 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其内容为:“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牢割头也干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包产到户”契约签订的背景和意义。(12 分)

(2)该契约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简述其对研究改革开放的史料价值。(8 分)

【教师评题】本题选取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契约作为试题情境,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材料,使试题更具历史感和现场感,容易较快地吸引学生进入历史情境。第一问通过小岗村村民私下签订“包产到户”的契约这一史实,反映了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政治、经济的状况,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等社会背景。小岗村开启的“包产到户”的土地模式是改革开放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改变了小岗村穷困的现状,更推动了全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学生用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图文材料作为考查改革开放的试题情境,起到了以小见大,从微观延伸至宏观的作用。第二问则是考查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要求辨别史料的类型和价值,符合高考评价体系和史料实证素养水平的要求。为了增加试题的开放性,笔者对此题增加了一问:“(3)除以上史料外,结合所学,请列举一种可用来研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史料,并说明理由。”如此,对史料类型的考查更为开放、多元,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更高水平的史学素养。

四、敢于突破,创新作业模式

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不仅承载着选拔和评价的功能,而且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素质教育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强调创新性,具备良好创新思维的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大胆创新。但在高三复习中,传统的作业模式一般让学生不断“刷题”,这种方式往往让学生陷入疲惫和厌倦。学生自主命题的作业模式可以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探究试题,从而推动学生主动查阅近年的高考题,思考高考题的设问、考查角度、答案构成等。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高三复习备考,那么增强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提高复习的效率的目的,就能够更好地实现。因此,教师可以用主动探究的作业方式代替被动机械的刷题模式,将命题权适度地对学生“开放”。教师通过提供新颖的试题情境,鼓励学生搜集不同类型的情境材料,通过设置相关问题,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这在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之余,还能给学生带来丰富而有价值的探究性复习体验。

猜你喜欢

史料命题改革开放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史料二则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