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终结之辩:批评史的视角
2021-11-09
绘画终结了吗?在今天谈及这个问题似乎非常“愚蠢”,尤其是在我们的艺术界:高校还在培养大批绘画专业的学生,绘画展览轰轰烈烈,绘画拍卖纪录屡创新高,甚至绘画还被赋予光荣的文化任务。种种事实显示,绘画作为一类艺术实践,非但没有终结,它还在蓬勃发展。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实际上,被裹挟在市场、教育体制和政治结构中的绘画,距离艺术本身已经越来越远。在我们周遭运作的绘画实践,大多是工具性的,而且是在整个社会结构运转中,无可选择的结果。
正如可以追溯至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一样,绘画终结论是一个话语事实,可以追溯至摄影产生之初的那个年代,是一件在批評史中反复发生的事。基于这个事实,我们借这次特稿,进入批评史,重访有关绘画的各种争论。既然绘画一次次地被宣判终结,而今它却依然存在,那么,所谓绘画终结论是无中生有?还是自有它要终结的对象?问题也可以归结为这样的反思:今天我们为什么依然需要绘画?
我们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19世纪摄影产生之初的法国;二是后现代艺术批评兴起时的美国。面对来势汹汹的摄影,19世纪的法国批评家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做出了自己的回应。在徐旷之的论述中,波德莱尔攻击摄影,强调绘画和记忆之间的联结,这恰好从反面证明了那个时代正在经历一场记忆危机。而所谓绘画的终结,其实是作为记忆媒介的绘画的终结。时间跨越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新表现主义复兴潮流中,关于绘画终结的讨论再次被激活。关于这段时间的批评史实,我们选译了两篇经典文献,一篇是唐纳德·卡斯比特(Donald Kuspit)的《侵略行动:当今的德国绘画》,一篇是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的《在现代主义和大众传媒之间》。两篇文献正好形成对话关系,当卡斯比特为表现主义绘画吹起复兴的号角时,福斯特却称其为资本主义文化的共谋者。在吴毅强的考察中,同时期的批评家本雅明·布赫洛(Benjamin Buchloh)并没有一味地批判绘画,而是在拒绝新表现主义的同时,认为像里希特创作的那些单色绘画,才是最具当代性和前卫性质的绘画。绘画终结的论调从来没有得到所有人的一致认可,金影村在对戴夫·希基(Dave Hickey)和卡斯比特的讨论中,呈现出绘画之古典美和技艺属性的当代价值。
到头来,绘画是否终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理解绘画在当下的文化价值和媒介属性。试问,今天我们需要的绘画还是原来那个绘画吗?(王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