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校“第二课堂”人才核心素养能力探究*
2021-11-09张华李洪波王海军张永强
张华,李洪波,王海军,张永强
(1.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南京市,211135;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南京市,210008;3. 江苏大学,江苏镇江,212013)
0 引言
2017年4月24日,国家层面第一份青年发展规划《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印发,明确提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文件精神,发挥高校“第二课堂”在思想引领和实践育人方面的作用[3],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农林类院校具有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立足“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的任务,围绕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粮食安全、乡村全面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方面开展新农科人才目标,为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4]。
新型农林人才第一课堂主要着眼于农业领域专业基础知识技能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进程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在农林类大学生培养中不仅仅是学业的指导和技能的传授,更应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和提升。全面发展内容涵盖十分丰富,人格的完整塑造、性格的不断养成、积极的人生心态、创新的思维意识等等都是农林类高校关切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维度[5]。“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课堂后如何有效发展自己、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并对这些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以适应社会对现代化新型农业人才需求。学生提升重点主要包括思想建设、工作履历、志愿服务经历、文体活动情况、实践活动经历、创新创业等。串联起这些内容,量化为类似第一课堂学分制的考评,将过程评价和形成评价结合起来,实践过程纠偏,结果引导,最终应用于社会评价,从而有效提升农林类大学生综合素质。
本文通过调研不同农林类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对于“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农林类高校“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协同培养学生“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的相关举措,构建“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服务农林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体系。
1 农林类高校“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现状调研
调研不同高校涉农相关专业学生对于“第二课堂”为载体的人才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现状,随机选取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4所高等学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各50人共计400人进行问卷调研,收回问卷378份,其中本科生193份,研究生185份,有效问卷数364份:其中本科生183份,研究生181份。
1.1 总体氛围较好,但覆盖面较窄
通过调研发现,4所高校涉农学生参与过“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本科生占98.36%,研究生占72.93%;其中“第二课堂”参与度最高的是基础类课程中的人文艺术修养(本科生98.36%,研究生86.19%),参与率最低的是创业活动(本科生30.05%,研究生34.25%),最喜欢的是科技创新赛事(本科生86.89%,研究生93.37%),如图1所示。
图1 “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培养基础类课程选择调查Fig. 1 Investigation on the selection of basic courses forcultivating core literacy ability of “second classroom”
农林类高校“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培养参与人员多为本科生,研究生参与率相对较低,符合研究生兴趣爱好的活动类型较少,就业创业实践类的活动参与度较少,这样的实践活动情况不能够充足地激发农林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活动项目中出现长短板现象,符合学生兴趣的项目和有关就业的项目需求量比较大,思想政治实践的形式有待创新。在开展“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提升中高校应瞄准农林产业发展方向、主动适应农林产业结构重大调整,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涉农专业,更新专业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提升传统涉农专业改造升级的实施路径。
木棉花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对木棉花功效认识的加深,其食用人群逐渐扩大,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木棉花的研究水平严重滞后,目前对于木棉花化学成分的研究不够系统深入,药效物质基础尚未明确,没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报道,缺乏严格、系统的毒理学作用和安全性评价资料。为保证木棉花的食用安全,对其进行毒理学研究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刻不容缓。通过毒理学试验,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和评价木棉花的食用安全性,完善木棉花的基础研究资料。
1.2 认同感强,但主观能动性较差
通过调研发现,4所高校涉农学生认为举办的活动可以提高其自身的素质的本科生占98.36%,研究生占80.11%;由学生自行举办的活动参与率本科生占83.06%,研究生占71.82%;由教师指导举办的活动参与率本科生占96.17%,研究生占82.87%;希望能有平台或者其他资源支持的本科生占83.06%,研究生占92.82%;希望能够结合“农”开展活动的本科生占87.98%,研究生占92.82%,如图2所示。
图2 “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培养认同感调查Fig. 2 Investigation on the sense of identity ofcultivating core literacy ability in “second classroom”
大部分农林类高校学生对“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活动的认同度比较高,认为举办相关的活动可以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学生也乐于参与活动[6]。但是,农林类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意识较薄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引领,加强活动宣传的同时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地位,同时让“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培养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提升认同感过程中可以对接现代农林业创新发展新要求,对接新型技术化农民发展新要求,立足学校办学定位,依托特色优势学科,探索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新模式;基于农林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推进适应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知识体系建设,开展多样化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1.3 认识不够全面,“农”情怀有待提升
通过调研发现,现在运行的“第二课堂”人才核心素养能力制度操作性方面28.57%学生(本科生30.60%,研究生26.52%)选择不健全、29.12%学生(本科生26.23%,研究生32.04%)选择健全,还有42.31%学生(本科生43.17%,41.44%)选择希望继续增加项目;选择人才核心素养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79.95%选择达到毕业要求,为集体服务占9.07%,其他占10.98%。
大部分调研学生认为“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操作性和把握性方面都需要有相关的机制进行保障[7]。在“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提升过程中应与当下时代思潮相结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林教育中铸魂育人,加快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形成“三全育人”格局;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8],实践农林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模式与路径;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开发建设“大国三农”通识教育系列课程,增进学生了解国情、农情,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服务“三农”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育学生爱农知农为农素养。
2 协同农林类高校“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的举措
农林类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这条主线,问需问策问效于学生,确保学生积极参加核心素养能力各项活动,使高校“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制度扎根学生、服务学生、引领学生。针对总体氛围较好但覆盖面较窄问题,高校开展新兴涉农专业的改革实践,探索建设面向智能农业、农业大数据、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生物安全、乡村治理等农林产业发展前沿的新兴涉农专业能力培养项目;针对认同感强,但主观能动性较差问题,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通过教师传、帮、带培养学生具备科技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实训;针对认识不够全面“农”情怀有待提升问题,高校要结合国家“三农”政策在实际工作中深挖学生的成长需求,通过不断的完善和设置农林类活动,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以服务成长为视角,深入推进“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培养制度的有效实施,推动高校向凝聚学生、服务学生、服务大局的目标迈进。同时处理好不同资源间“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提升的协同关系,为“新农科”建设、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2.1 整合好学生成长需求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大学生正处于从学校迈进社会的重要阶段,高校是连接学生与社会的重要桥梁。涉农相关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对农林类大学生的评价也是全方位的,这就导致学生成长过程中具备了普遍性与独特性的特质:需要具备农林类相关专业知识,强调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社会评价体系变化促成了学生追求全方面发展的同时更加追求个性发展,这就催生了不同的成长发展需要。因此,高校推行“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制度在内容设计上要区分出学生成长发展的共性与个性需要,只有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农林类大学生既符合高校培养目标又适合未来职业发展。
2.2 整合好“课堂”内容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是对传统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结创新,可以说涵盖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工作职能。因此,高校必须继续做好核心素养能力工作内容,打造一批有深度、有温度的品牌活动,更要以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能力为契机不断探索,确保“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整体引领下形成工作合力,整合好“课堂”内容的继承与创新,实现高校核心素养能力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最终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持续发展。
“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制度实行手段主要为数据管理。信息化数据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利用信息化系统管理“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参与情况进行记录、评价、审核,运用大数据来分析具体情况,可以做到信息共享[9]。利用信息化系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要参与的活动,及时把握“第二课堂”信息,高校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来指导“第二课堂”开展。
“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需要加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变革。围绕在线开放课程与混合式教学,从“教”与“学”入手,探索智慧环境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创新课内课外师生互动机制,探索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10]。
2.3 整合好两个课堂间的有效融合关系
两个课堂是指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的第一课堂和以综合素质锻炼为主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已经形成了科学的知识传授、评价机制不同,“第二课堂”的建设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必须有效地借鉴第一课堂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理、考核、评价的经验,还要结合农林类院校特点、专业特色、学生特质积极探寻“第二课堂”的育人规律,形成突出的优势亮点。“第二课堂”同第一课堂的深度有效融合,实现两个课堂并行运行,又相互促进,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服务。另外,两个课堂融合过程中还需考虑到校院两级教学组织管理机制。共建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和大类人才培养的组织架构;优化学院组织模式,面向农林产业的新兴产业化学院的建设路径;围绕农林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系、教研室、课程模块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及制度建设,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
2.4 整合好农林类高校资源的关系
“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制度的实施推进涉及到农林类高校多部门,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在校级层面建立议事协调机构,由分管联系领导从学校层面把握推进,协调好如教务处、学生处、就业处等部门资源、共同发力,推进制度不折不扣的实施。同时加强校校协同育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探索校校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创建校际学分互换互认等新机制,创新优质课程、实践平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区域性共建共享实践教学基地[11]。
基于人才培养国际化需要,扩大农林类高校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及科研机构开展农林人才联合培养新途径,建立农林学生海外访学机制[12];基于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需要,加强与国际教育科技文化等组织合作,探索实践现代农业援外培训途径,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之间的全面合作[13],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人才与科技支撑,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提供方案。
3 “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服务农林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为适应国家对农林类人才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下,提高农林类大学生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林类大学学生成长成才,高校应制定符合农林类人才培养需要的“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制度,把“第二课堂”打造成学生主动参与、农林相关行业大力支持、社会广泛认可的育人模式,需要以“三全育人”为指导从制度设计、内容安排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落实执行以及宣传上加大推动力度[14]。
3.1 完善制度设计,破除机制障碍,实现“第二课堂”的有效运行
1) 建立农林类高校“第二课堂”相应的全员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在学校内部广泛争取相关部门的认可与支持,破除部门间的工作屏障,引起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并给与积极的支持与指导,全校师生一盘棋共同开展“第二课堂”工作制度制定和运行工作。宏观上是在学校管理层建立分管领导直接协调,以学生工作或者团学工作部门牵头实施,其他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微观执行层面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实施部门要牵头制定“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具体实施细则,特别是注重农林类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结合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开展适用于现代化农林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机制设定实现过程纠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2) 以“第二课堂”为主线贯穿农林类人才培养全过程。梳理农林类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和不足,将“第二课堂”作为串联农林类人才培养工作的主线。按照农林类人才需求和教育活动的侧重点,给每一项活动设定相应的学分,让同学们能够有重点、有选择地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的参与活动轨迹进行全程记录,定期反馈给学生,并赋予相应的学分。
3) 全方位融合“第二课堂”农林基础能力必修项目与拓展选修项目。确保在制度设计中要将农林特色的基础能力作为必修项目和个人特质发展的选修项目相结合,将农林类人才培养的必备能力设定为必修项目指标,即“第二课堂”的必修课,必须达到农林人才基础要求;根据院校特点、专业特点以及兴趣特点、个性的教育设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参与,并记录相应的成绩。依据人才培养要求,整体设计、整合优化面向“新农科”的课程体系,完善具有农林特色的通识课程,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建设,着力打造农林教育“金课”,提升农林课程高阶性、突出课程创新性、增加课程挑战度,培养学生解决农林复杂问题的能力。
3.2 科学内容安排,实现分门别类,体现“第二课堂”的特色亮点
高校农林类人才培养工作涵盖内容十分丰富,推行“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制度必须实现全覆盖,要分门别类进行呈现。
1) 全员参与“新农科”多学科交叉育人模式。“第二课堂”内容设计上以服务学生成长这个根本出发点,凸显“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施行的特色亮点。在内容选择上,要将学生活动从设计体系中甄别,培育推广能够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活动,运用强化理论设计规则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服务成长视角,提高学生核心综合素质能力。打破农林类研究固有边界,形成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机制,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农林人才培养的育人模式,建设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团队和科教实践项目平台,研究制定多学科交叉培养新农科人才综合能力的方式方法。
2) 全过程记录“新农科”学生培养内容。“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是对第一课堂书本知识教育的补充,实现全面育人功能。通常农林企业单位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来自学生成绩单,以及在面试过程中的简单交流。将“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设定科学的权重比例,折算成综合成绩,真正将“核心素养能力”在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出来,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可以全面展示农林类学生大学期间的综合表现。全程跟踪、记录,实现了客观公正,成绩单和记录单共同发挥作用,相互印证,为用人单位选拔合适人才提供依据。
3) 全方位设计农林类“第二课堂”课程。要按照农林类高校“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制度脉络将内容设计为相应模块,例如:党团学生工作经历、“三农”志愿者服务履历、学生活动参与情况、“三下乡”社会实践参与经历、农业领域科技创新经历等几个方面,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农林类行业以及“新农科”专业特点开发符合“新农科”专业培养目标和行业特点的活动类别[15],例如:农业机器人、农业自动化、农业航空和农业大数据等。实现这些类别分类后,要将具体的活动纳入到这些大类中,设计出不同活动的权重,从而实现分值的科学设定。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农林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构建面向“新农科”的实践教育体系,建设农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功能集约、开放充分、协同联动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强化实践管理、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提升农林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3.3 健全评价机制,实现适时反馈,发挥“第二课堂”示范引领作用
发挥“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制度服务农林类大学生成才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在完善制度设计、科学内容安排的基础上健全评价机制。按照“谁来评价”“如何评价”“评价结果怎么用”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及时反馈,实现有效闭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链条。
1) 抓评价主体,解决好“谁来评价”的问题(全员评价)。健全评价机制要明确部门、人员间的职能划分,做到分工有序,共同协作。“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制度是农林类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力点,必须建立在学校统筹协调的基础上,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由学院分管领导+团委书记+党团员代表共同组成负责具体记录与考评。坚持以学生中心、“新农科”人才导向、持续发展理念,在校院班三级管理框架下,按照“一级保合格、二级上水平、三级追卓越”的要求,制定农林类人才三级培养体系,构建基于班级统一管理的第一级认证、基于学院专业特色的第二级认证、基于学校发展底蕴的第三级认证体系,健全完善管理办法和程序,推动高校合理定位、规范办学、特色发展、追求卓越。
2) 抓评价方式,解决好“如何评价”的问题(全过程评价)。要根据学生活动和教育重点将评价标准分为描述性评价和量化性评价。首先,在评价标准上要建立客观公正以及全部量化、部分量化的考评体系,做到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其次,要在呈现方式上,要坚持便利性、客观性,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开发“第二课堂”记录模块,每学期将学生的“第二课堂”记录单输入至成绩查询系统,在毕业时与专业成绩单结合形成一份大学期间专业成绩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总记录单。此外,要建立“第二课堂”预警机制,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知晓自己在大学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
3) 抓评价运用,解决好结果运用的问题(全方位评价)。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第二课堂”制度根本在于运用。要将评价结果运用于学生发展过程,要让学生知晓“第二课堂”记录单和第一课堂成绩单同等重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奖励惩处机制,通过奖罚并举,让“第二课堂”同高校综合测评、德育学分、团学积分相结合,实现科学记录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在约束和选择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调整。
4 结语
基于“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制度下的农林类高校实践育人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发展的长期性需要社会、政府、高校和农林企业等多平台进行扶持,同时需要维护学生的权益。核心素养能力提升工程的推进要通过“第二课堂”紧密配合第一课堂的教学,科学规划、坚持理论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做到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相辅相成、协调配合,同时达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实施方式、扩大内容范围等多举措齐抓共管的目的。在时间安排、地点选择、内容设计、推行方式、宣传动员、人员参与等各个环节和步骤中,制定具体详实的方案,以科学规划和详实操作的方式落实好核心素养能力制度的实施。“第二课堂”核心素养能力制度在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政策指引下,对接地方基层农林人才需求,培养学生服务基层的工作能力,实践面向基层就业的机制政策,鼓励建设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基地等,开展订单定向培养,健全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体系,培养输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农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