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蛋鸡养殖设施设备利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1-11-09杨军香孙明发焦洪超

中国畜牧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存栏蛋鸡养殖场

杨军香,孙明发,焦洪超,林 海*

(1.全国畜牧总站,北京 100125;2.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东泰安 271018)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鸡蛋生产国和消费国,自1985 年以来我国鸡蛋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1-2]。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蛋鸡养殖产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时期,蛋鸡养殖由于劳动力、环境治理、疾病防控等因素的影响,在饲养规模、标准化程度、饲养设施、粪污处理方式等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3-4]。为了解当前全国蛋鸡养殖现状和设施设备等配套水平,笔者于2019 年7 月至9 月间在我国蛋鸡养殖主产区进行了蛋鸡生产与设施配套情况的相关调研。根据蛋鸡存栏情况,确定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江苏10 个蛋鸡主产省作为调查对象。

1 调研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调研样本,河北省选取3 个典型县市,其他省份选取2 个典型县市,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将不同养殖规模的蛋鸡养殖场作为抽样调查对象,进行详细调查、登记。调查内容包括:①养殖场基本情况:蛋鸡品种、存栏量、从业人员情况等;②舍内设施设备情况:喂料、饮水、集蛋、环境控制及清粪设施等;③粪污处理措施情况:粪便与污水的处理和利用方式等。

2 调研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213 份,其中河北29 份,江苏28 份,山东19 份,黑龙江17 份,其他省份均20 份。分析产蛋鸡存栏规模表明,全国平均单场饲养规模为97 981 只,多数省份平均规模在80 000~110 000 只之间(表1)。

表1 各主产省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2.1.1 饲养品种 调研结果表明,所调研样本场饲养蛋鸡品种以海兰褐为主,占38.58%,其他品种包括京红(17.60%)、海兰灰(11.24%)、罗曼粉(9.36%)、罗曼褐(3.75%)及京粉(2.62%)等。不同省份之间蛋鸡饲养品种存在较大差异。

2.1.2 产蛋鸡存栏规模 对调研的样本场产蛋鸡存栏及笼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饲养规模的结构分布情况(表2)。按养殖场数量统计,1 万~5 万只规模蛋鸡养殖场的数量所占比例最高,为45.54%,其次为5 万~10 万只(15.49%)、20 万~100 万只(14.55%)、10 万~20 万只(14.08%),1 万只存栏以下规模所占比例最低,为10.33%。按存栏量统计,20 万~100 万只规模蛋鸡场是蛋鸡养殖的主体,存栏量所占比例最高,为60.54%,其次为10 万~20 万只(19.19%)、5 万~10万只(10.48%)、1 万~5 万只(9.09%),1 万只存栏以下规模所占比例最低,仅为0.7%。由于调研期间受夏季高温、鸡蛋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影响,各类蛋鸡存栏规模场的笼位空置率均较高,全部样本场的笼位空置率为25.4%左右。

表2 不同饲养规模的场存栏、笼位分布结构

2.1.3 标准化场比例 所调研的样本场中,养殖规模越大,标准化场所占比例越高,其中20 万~100 万只规模下标准化场所占比例最高,为80.65%,全部调研样本标准化场比例平均为34.27%(表3)。

表3 不同养殖规模标准化场比例

2.1.4 养殖从业者情况 对养殖场负责人年龄和学历结构的分析表明,在年龄结构上(表4),不同养殖规模下,30 岁及以下与60 岁以上的从业者所占比例均较低,30~40 岁的从业者在全部养殖场中所占比例为21.70%,其中在20 万~100 万只养殖规模中所占比例最高,达45.16%。40~50 岁的从业者在全部养殖场中所占比例为32.55%,其中在10 万~20 万只养殖规模中所占比例最高,为43.33%。50~60 岁的从业者在全部养殖场中所占比例为36.32%,其中在1 万~5 万、5万~10 万养殖规模中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7.50%和42.42%。

表4 不同养殖规模养殖场负责人年龄结构分布

在文化程度方面(表5),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从业者所占比例为9.39%,其中在1 万只以下养殖规模中所占比例较高,为22.73%。初中学历的从业者所占比例最高,为40.38%,其中在1 万只以下与1 万~5 万只养殖规模中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59.09% 和52.58%。高中/中专学历的从业者所占比例为32.39%,其中在5万~10 万只与10 万~20 万只养殖规模中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5.45%和50.00%。大专/本科学历的从业者所占比例为15.96%,其中在20 万~100 万只养殖规模中所占比例最高,为41.94%。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从业者所占比例最低,为1.88%,但是在20 万~100 万只养殖规模中所占比例为12.90%。总体上,养殖场的规模越大,负责人的文化程度越高。

表5 不同养殖规模养殖场负责人文化程度结构

2.2 舍内设施设备情况

2.2.1 笼具 产蛋鸡笼具设施的分析结果表明(表6),在所调研的213 家样本场中,阶梯式笼具和层叠式笼具的使用比例分别为68.08%和31.92%。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阶梯式笼具的比例逐渐降低,层叠式笼具的比例明显增加,20 万~100 万只养殖规模下使用层叠式笼具的比例达83.87%。

表6 不同养殖规模笼具类型比例

2.2.2 喂料设施 喂料设施的配套情况分析表明(表7),在全部样本场中,有配套自动上料设备和料塔的养殖场所占比例分别为80.28% 与34.74%,而且呈现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配套上料设备和料塔的养殖场所占比例升高的趋势,20 万~100 万只规模鸡场中所占比例分别为96.77%与67.74%。喂料方式的分析结果表明(表8),人工喂料方式在全部样本场中所占比例为18.31%,1 万以下规模养殖场中所占比例最高,为54.55%;机械喂料方式中,以行车式喂料为主,所占比例为46.95%,另外有播种式、绞龙式与链板式等喂料方式。

表7 不同养殖规模自动喂料设施配套比例

表8 不同养殖规模喂料方式比例

2.2.3 饮水设施 饮水方式的分析结果表明(表9),不同规模养殖场均采取水线式饮水方式,其中95.31%的养殖场采取乳头式饮水,其他饮水方式(包括球阀式、杯式、槽式等)所占比例不足5%。

表9 不同养殖规模饮水方式比例

2.2.4 集蛋设施 集蛋方式的分析结果表明(表10),采取人工集蛋方式的养殖场所占比例达74.65%。总体上,随着养殖规模增加,人工集蛋方式所占比例降低,采用机械集蛋的比例上升,但20 万~100 万规模场中依然有16.13%的养殖场采用人工集蛋方式。

表10 不同养殖规模集蛋方式比例

2.2.5 清粪设施 清粪方式的分析结果表明(表11),人工清粪方式在全部样本场中所占比例最低,为8.45%,主要集中在1 万以下规模场中,为36.36%。在所选用的机械清粪方式中,刮板清粪在全部样本场中所占比例最高,为64.32%,但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其所占比例不断降低,而传送带清粪方式所占比例不断增大,这是与养殖规模增大后层叠笼具使用的比例增加相关的。

表11 不同养殖规模清粪方式场比例

2.2.6 通风降温设施 通风方式的分析结果表明(表12),鸡舍自然通风在不同养殖规模下所占比例最低,占全部样本场的4.23%,集中在1 万~5 万只和1 万只以下规模养殖场中。同时采用自然和机械通风的养殖场比例随养殖规模的增大而下降,而全机械通风的比例随养殖规模扩大而增加,20 万~100 只万规模中机械通风所占比例最高,为83.87%。降温设施的分析结果表明(表13),所调研样本场的降温方式主要以“湿帘+风机”的模式进行,所占比例为90.61%,采用其他降温方式,如风扇、喷雾、水空调等所占比例较低。

表12 不同养殖规模通风方式比例

表13 不同养殖规模降温设施比例

2.3 粪污处理情况

2.3.1 粪便处理 养殖场所采取鸡粪处理工艺的分析结果表明(表14),委托第三方处理在不同养殖规模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占到全部样本场的47.09%,其次为堆肥(38.10%),直接堆放、沼气生产及发酵床等工艺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总体上,鸡粪处理工艺的选择没有明显的规模差异,不同规模下选用各处理工艺的比例基本相当。

表14 不同养殖规模粪便处理工艺比例

粪便处理利用去向的分析结果表明(表15),处理后粪便通过农田林地施用还田的方式是各规模养殖场主要的利用方式,尤其是5 万只以下规模,还田利用的比例超过60%。通过第三方生产有机肥所占的比例为20.79%,10 万只以上规模养殖场采用该方式的比例接近30%。其他粪便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场内生产有机肥、直接出售、生产沼气等,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表15 不同养殖规模粪便利用方式比例

2.3.2 污水处理 对养殖场有无污水处理设施的分析结果表明(表16),有126 个养殖场建有专门的污水贮存和处理设施,占全部调研样本场的59.15%,相对的,随养殖规模的增大,专门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建率升高,20 万~100 万规模样本场建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比例最高,为83.87%。

表16 不同养殖规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比例

污水处理工艺的分析结果表明(表17),厌氧发酵和沼液贮存是所调研样本场主要的液体粪污处理和贮存方式。原水贮存的比例也较高,主要是10 万只以下规模,所占的比例超过25%。其他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好氧处理、氧化塘、异位发酵床和人工湿地等。

表17 不同养殖规模污水处理工艺比例

3 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针对全国10 个蛋鸡主产省份,采集了213 个典型场的有效样本数据,结果表明所调研样本场单场平均产蛋鸡饲养规模为97 981 只。按杨宁等[5]全国蛋鸡规模化发展调研对养殖类型和规模的划分,存栏量低于2 000 只的“非专业化家庭养殖”已基本不见,调研显示的样本场主要类型为存栏1 万只以内的“专业化家庭养殖”、1 万~10 万只的“中小规模养殖”和10万只以上的“大规模养殖”。结合统计数据,分析3 类蛋鸡养殖的主要特点:

3.1 专业化家庭养殖 产蛋鸡存栏规模低于1 万只的养殖场,在全部调研样本场中所占比例为10.33%,蛋鸡存栏所占比例为0.70%。鸡场负责人年龄在40~60 岁,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为主,大多数养殖场采取有窗半开放式鸡舍,以阶梯式笼养、人工集蛋为主,普遍采用人工喂料方式,乳头式饮水器饮水,大多数养殖场采用刮板清粪方式,粪污处理以堆肥和农田林地还田利用为主。

3.2 中小规模养殖 产蛋鸡存栏规模在1 万~10 万只的养殖场,在全部调研样本场中所占比例为61.04%,蛋鸡存栏所占比例为19.57%。鸡场负责人年龄多在50~60 岁,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为主,大部分养殖场为有窗式或无窗式密闭鸡舍。多采用阶梯式笼养、人工集蛋,普遍采用行车式喂料、乳头式饮水器饮水。大多数养殖场采用刮板清粪方式,部分采用传送带清粪,粪污主要进行堆肥处理或委托第三方处理,并进行还田利用,少部分养殖场配建专门污水贮存和处理设施。

3.3 大规模养殖 产蛋鸡存栏规模在10 万只以上的养殖场在全部调研样本场中所占比例为28.63%,而蛋鸡存栏所占比例高达79.73%。鸡场负责人年龄多在40~50 岁,文化程度以高中学历为主,大部分养殖场为有窗式或密闭鸡舍。多采用层叠式笼养、机械集蛋,普遍采用行车等机械喂料方式,饮水采用乳头饮水器方式,清粪以传送带清粪方式为主,粪污主要进行堆肥处理或委托第三方处理,并通过农田林地施用等进行还田利用,场内专门污水贮存和处理设施的配套率相对较高。

4 结论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当前蛋鸡养殖中,养殖场负责人还是以50~60 岁、初中文化为主,但随着养殖规模增大,负责人有年轻化、高文化程度的趋势。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更多养殖场采用层叠式笼具、机械喂料、机械集蛋、“湿帘+风机”温控等工艺。刮板清粪依然是主要的清粪方式,但随着存栏规模及层叠式笼具应用的增加,传送带清粪方式的比例升高。粪污处理主要以堆肥和委托第三方处理为主,专门污水贮存和处理设施随养殖规模的增加而配套增加,粪污的利用以还田施用为主。总体上,养殖规模越大,标准化、现代化的生产特征表现越明显,主要体现在养殖场负责人年轻化、专业化,饲养设施设备更为智能化、机械化,粪污处理设施与利用方式更为齐全,配套农田面积相对更为充足。

猜你喜欢

存栏蛋鸡养殖场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农业部发布 2017 年 4 月 400 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