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附地黄汤加减内服、外敷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2021-11-08陈军女
陈军女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应用桂附地黄汤加减内服结合外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采用桂附地黄汤加减内服、外敷结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附地黄汤加减内服、外敷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桂附地黄汤;内服;外敷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9--0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骨外科常见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多发。目前,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深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发病率连年上升,严重影响到老年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该病在中医中属劳损、骨痹、筋伤等范畴,病程长、病情反复为其主要特征,中医认为其因肾阳不足、筋骨失养而致[1]。本文旨在分析应用桂附地黄汤加减内服、外敷结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期提供临床参考,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诊疗的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样本,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所有样本患者均经X线检查发现膝关节改变,确诊为骨性关节炎。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3~75岁,平均(64.79±6.21)岁;病程1~11年,平均(6.47±2.14)年。观察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45~76岁,平均(64.79±6.21)岁;病程1~12年,平均(6.53±2.21)年。两组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实施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规治疗,包括使用塞来昔布消炎,给予患处止痉、降温等干预,实施循序渐进的肌力训练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附地黄汤加减内服、外敷结合治疗。药方:熟地黄、北芪、淮山药各30g,山萸肉、淫羊藿各20g,熟附子、肉桂、茯苓、续断、枸杞子各15g,丹皮、泽泻各10g,文火煎煮,控制药剂约300mL,早晚口服用药,1剂/d。药物二次煎煮后,以布包裹药渣后热敷膝关节,每日热敷一次,30min/次。
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持续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按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关节疼痛情况将疗效分为3个等级:显效:患者膝关节功能复常,关节疼痛消失,回归正常生活;有效: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无效:患者膝关节功能、关节疼痛情况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显效及有效患者数占患者总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录入至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对应进行X2检验,以软件输出结果中P<0.05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临床上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致病机制,遗传、炎症、肥胖、创伤、年龄偏大等均可诱发该病。膝关节活动度低、膝关节持续疼痛等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病情持续进展,会导致患者出现膝关节畸变、活动受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中医中属“骨痹”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由风、寒、湿入侵引发痹病,再加上精血亏虚、肾阳不足,导致脉络阻滞而导致[2]。
本研究中,使用桂附地黄汤加减内服、外敷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仅实施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表明桂附地黄汤加减内服、外敷结合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究其原因,研究所用桂附地黄汤肉桂、熟附子可补肾阳之虚,通气化瘀;枸杞子、山萸肉、山药、熟地黄、淫羊藿可补肾中阴精共奏阴阳互济之效。再辅以茯苓、泽泻泄浊通调,熟附子与肉桂可温阳化气,丹皮、北芪入血共奏活血行氣之效,与肉桂配伍可调血分之滞。在内服基础上进行外敷,能够对药物疗效进行提升,外敷能起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便于药物经皮肤渗人病灶,以达到治疗目的[3]。
综上所述,桂附地黄汤加减内服、外敷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邓寿华,谭智伟,邓梓键.中医综合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1):27-30.
[2]余一辉,刘金文,张志权.桂附地黄汤加减内服、外敷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3):24-25.
[3]李光胜,胡敏,沈骅睿.三子地黄汤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5):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