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 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1-11-08张海清张晓丽邹金枝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产科产妇护理人员

张海清,张晓丽,邹金枝

(高州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茂名 525200)

0 引言

产科作为医院中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护理工作具有难度大、不可预见、任务重及难度大等特点,若患有急危重症疾病,会引发患者出现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对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为了保证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需要将降低产科急危重症护理风险作为主要护理内容[1]。由于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不能清晰了解产科护理知识,导致护理工作缺乏针对性,为了降低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确保产妇及其胎儿的生命安全,需要将护理风险管理用于产科急危重症疾病管理,对产妇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使妊娠结局得以改善,降低产妇风险发生率,确保产妇及其胎儿的生命安全[2]。本文将30例产科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所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在医院产科中接受治疗的30例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分组法,每组15例。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31.5±2.6)岁;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30.6±2.4)岁。两组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②无语言及意识障碍。排除标准:①多胎妊娠及发育异常者;②严重脏器疾病者;③认知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管理法,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用药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做好孕期营养补充,详细为患者介绍在分娩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使产妇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并告知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必要性。加强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对于产妇提出的疑问,护理人员需耐心为其解答,讲解阴道和剖宫产分娩的利弊,使产妇的分娩自信心得以提升,避免出现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根据患者病情合理为其制定饮食方案,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比例进行合理搭配,应限制含糖量食物的摄入量。

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法,(1)护理培训:需要在产科中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到护理知识学习中去,护理知识包括产科安全知识、护理技能等,并定期进行考核,以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升其风险化解能力及护理管理能力。(2)加强用药风险管理:规范用药滴速及用药剂量,对于一些特殊的药物,应张贴醒目的标识,并合理放置注射器。(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期间,应注意用语和自身的形象,展现出专业性,避免患者出现诸多的不良心理情绪。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期间,应注意语言沟通技巧,为了能够消除掉患者的疑问,应为患者讲解疾病治疗相关知识,以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度,使患者心理情绪更为稳定,要求患者家属应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4)其他护理管理:对产妇的产程情况进行观察,对产妇进行分娩指导,对产科中使用到的医用物品、医疗器械进行仔细核对,防止出现纱布遗留情况。给予产妇母乳喂养及人工指导,防止喂养不当而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并为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指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窒息、先兆子痫、胎盘早剥)发生率。

观察两组不良心理情绪,使用SAS(焦虑)和SDS(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进行评估,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越强。

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满意(80-100分),一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与得分呈正比例关系[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n(%)]

2.2 不良心理情绪评分对比

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良心理情绪评分对比(±s,分)

表2 不良心理情绪评分对比(±s,分)

组别 焦虑 抑郁观察组(n=15) 29.02±2.35 27.33±2.24对照组(n=15) 36.58±3.25 34.56±2.54 t值 13.829 5.563 P值 0.000 0.000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存由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存在于整个护理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产妇出现损害及伤残等可能发现的危险及不确定性风险。通过对护理风险进行了解可知,本身存在不确定性、水平高、危害性大及复杂性等特点。对于一些产科中的危重症产妇,受产妇本身病情影响,增加了护理风险因素,护理人员在开展实际的护理工作期间,护理风险事件较多。近年来,我国的二胎政策不断开放,危重症产科患者数量逐年提升,该种疾病患者具有病情复杂、病情危重及发展迅速等特点,出于对病情的过度担忧,患者会出现极大的心理压力,应加强对患者进行护理,确保护理能够从被动向主动进行转变,明确把握护理工作要点内容,以促进母婴安全性的提升[4]。现阶段,倡导在产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使用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法,该种护理方法通过制定系统化、完善化、程序化及制度化的护理计划,使护理风险得以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对改善产科急危重症患者妊娠结局,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5]。

本文研究结果为,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产科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具有可行性,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是因为该种护理方法本身是一种制度化、系统化及程序化的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产科护理风险发生率,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保证生产期间母婴的安全性[6]。另外,护理风险管理还完成了对产妇及其新生儿安全问题的有效评估,预防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对确保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安全提供了全面的保障,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产科护理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降低了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7]。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护理方法,通过给与患者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将自身的专业性展现在患者面前,增强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防止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消除掉患者的疑问,完成了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降低了护患纠纷发生率,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保证了母婴的安全,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明显改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及护理风险明显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推荐在疾病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8]。

综上所述,在产科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有助于优化妊娠结局,改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产科产妇护理人员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