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期护理干预对出院后心肌梗死患者健康相关行为及 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1-11-08高庆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出院心肌梗死研究组

高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 武汉 430030)

0 引言

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冠状动脉发生急性且持续性的缺血缺氧情况,进而造成的心肌细胞坏死情况。病患可有剧烈且持续的胸骨后疼痛感,通过平卧休息或是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后无法有效缓解,同时还可存在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和进行性心电图改变,因此对该类患者开展心肌酶学以及心电图等措施检查措施能够有效判断病情[1-2]。部分患者可在发病前数日出现乏力、心悸、胸部不适以及心前区疼痛等冠心病常见表现。伴随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方面有明显提升。但是发现大部分病患在出院后未能有效遵医嘱开展康复治疗,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疾病复发。基于此,为患者提供一套院外延续性护理尤为重要[3],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效果,本研究旨在为出院后心肌梗死患者探寻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现我院展开研究,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即将出院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即将出院的心肌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0例的研究组以及40例的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梗死部位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本研究全部患者及其家属有知情权,自愿参加。并且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在审核研究相关内容后表示予以通过。纳入标准[4]:(1)全部患者在开展相应临床检查后均被诊断为心肌梗死。(2)临床资料完整者。(3)有一定自理能力者。排除标准[5]:(1)依从性差,不愿意参加研究者。(2)有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3)有精神系统疾病者。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在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定期开展电话随访,指导相关问题,不做过多干预。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延续期护理,措施包含:①构建管理小组:采集本组患者全部临床资料,通过电话以及上门方式定期进行随访。②在饮食方面,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以及饮食爱好,为其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确保其能够有全面的营养摄入;通过为患者讲解疾病有关内容,介绍治疗以及护理方法,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其不良情绪。另外,还可为患者提供温馨和舒适的治疗环境,对于其合理的需求予以满足,促使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促进疾病康复。③依据患者病情以及医嘱予以其用药指导,待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开展社会活动,多与他人接触、交流,提升其自我认同感,增强治疗信心。④责任护士以电话、网络以及预定服务等方式开展三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在家庭访视方面:分别在出院后第一个月、第二个月以及第三个月时各进行一次家庭访视。在电话随访方面:分别在出院后第一个月以及第二月时各进行两次电话随访,并在第三个月时进行四次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依据患者自身需求实施个性化指导,常规进行生命体征指标测量,掌握患者对自身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使患者能够随时向医务人员询问相关知识,纠正家庭治疗的错误。

1.3 观察指标

(1)对所有患者健康相关行为遵从情况进行调查,健康相关行为包括饮食护理、活动训练、复查检查、按时药物等方面,上述情况患者均全部遵从为完全遵从,达到3项者为遵从,其余均为不遵从,对比两组遵从率,遵从率=(完全遵从+遵从)/40×100%。(2)健康相关行为问卷:分别为营养、运动行为,各条目得分1~4分,分数越高表示越好。(3)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评估,分别从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以及健康知识水平方面开展判断,满分172分,每个条目为0~4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护理能力越高。(4)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分别在出院当天以及出院三个月而后采用自我效能感评分量表(GSES)对每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估,最终得分越低,则代表其自我效能感越差。发放疾病认知程度评分问卷,总分是100分,最终得分越低则说明患者对疾病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越差。(5)对所有研究对象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该表满分为100分,超过90分者为非常满意,超过80分者为满意,其余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40×100%。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中,数据均使用SPSS 22.0软件开展计算,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的形式表达,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达,实施χ2检验,当检测结果显示P<0.05时,表明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1.5 质量控制

为保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严格按照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实验对象,为保证干预工作的顺利实施,干预人员必须具有护师及以上资格证书,且工作时间均为5年以上。为取得随访过程中患者的配合,干预前向患者详细讲解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得到患者认可与支持。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遵从率的比较

研究组遵从率(97.50%)显著比对照组(82.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遵从率的比较例(n,%)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行为、运动行为评分比较

在营养行为、运动行为评分上护理前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在营养行为、运动行为评分上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行为、运动行为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行为、运动行为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营养行为 运动行为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40 1.67±0.13 3.29±0.35 1.83±0.11 3.47±0.36对照组 40 1.63±0.15 2.39±0.22 1.79±0.13 2.53±0.27 t 1.275 13.769 1.486 13.211 P值 0.206 0.000 0.141 0.000

2.3 两组患者ESCA相关指标的评分比较

2组出院当天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后3个月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表4和表5。

表4 两组患者ESCA相关指标的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ESCA相关指标的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健康知识水平 自我护理技能出院当天 3个月后 出院当天 3个月后研究组 40 29.64±2.18 45.64±4.98 26.33±2.46 38.33±3.46对照组 40 29.68±2.05 37.68±3.05 26.35±2.57 31.35±3.67 t 0.085 8.621 0.036 8.752 P值 0.933 0.000 0.972 0.000续表4组别 例数 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感出院当天 3个月后 出院当天 3个月后研究组 40 20.37±2.56 32.67±2.63 18.67±1.53 29.63±2.78对照组 40 20.42±2.49 26.57±2.34 18.72±1.47 25.33±2.12 t 0.089 10.959 0.149 7.779 P值 0.930 0.000 0.882 0.000

2.4 两组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上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果见表6。

表6 2组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的比较(±s)

表6 2组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发作次数(次) 持续时间(min)研究组 40 5.37±0.52 2.17±0.22对照组 40 9.33±0.91 2.83±0.26 χ2 23.896 12.256 P值 0.000 0.000

2.5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满意者有39人,其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满意者为34人,其护理满意度为85.00%,在护理满意度上,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结果见表7。

表7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例(n,%)

3 讨论

受到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剧的影响,使得临床心肌梗死患病率有明显升高。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及时、有效的接受专业治疗以及护理,但是在出院后,因患者在专业护理知识方面无充分认识,无法在康复治疗期间有效规避部分危险因素,进而降低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增加并发症出现风险。故而临床将探寻出院后护理措施作为研究重点[7-8]。

常规出院护理是临床对出院后的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的常用护理方式,该方式旨在通过指导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后,定期随访,对患者情况进行掌握,必要时可进行一定指导,嘱其来院复查。虽有一定效果,但往往是机械性做好常规工作,并且护理措施无针对性,从而降低护理效果[9]。刘春梅研究发现[10],院后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遵从性,督促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实施,其遵从性可达96.00%以上。为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我院现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遵从率上两组相比,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其遵从率可达97.50%,这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表示,在营养行为、运动行为评分上,护理后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在出院后3个月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评分上,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上,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而在护理满意度上,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现代护理学认为,不仅在患者入院后实施相关护理,待患者出院后,还可将护理延伸至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作为整体护理的一部分,是利用电话等工具,使患者无论是在院内还是院外均能得到专业性、持续性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家庭治疗时受到护理人员通过不同形式的随访进行指导,从而改善饮食护理、活动训练、按时药物等健康行为,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患者依从性。在患者出院后开展延续期护理,可使其始终维持健康生活状态,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在实施常规治疗后,需要进行长时间机体恢复,故而需要开展持续性护理干预。开展延续性护理,能够进行针对性干预,纠正患者错误习惯,协助其构建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增强其治疗遵从性。但是在本次研究中,还存在一定不足:(1)研究时间仅为出院后三个月,未能开展更长时间的研究,因此还需延长研究时间,进行深入探究。(2)本研究在样本量选择方面数量较少,可能会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还需扩大研究对象人数,开展全面研究。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其遵从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出院心肌梗死研究组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