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2021-11-08伍惠娟
伍惠娟
(大理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1 成果导向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学者Spady[1]1-2在成果导向教育金字塔结构中提出了反向设计理念,所谓反向设计,是指从学生学习的最终成果(产出)反向进行设计。此处的反向设计法是与传统的正向设计法相对的概念。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遵循反向设计原则,以成果导向教育为理念的教育改革推广和应用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核心即学习成果的设定,以学习结果驱动取代传统的教学内容驱动,形成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把成果导向理念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和内容,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制定教学目标和考核方式,实行小组活动式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听说读写综合技能和交际实践能力。英语课堂强调以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根本宗旨,语言学习要能满足各种交际情境的需要,培养学生准确、合理并灵活使用英语的能力。在课堂上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为“主动学习者”,并产生学习的责任感[2]。不同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成果导向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内外部需求出发,积极创设学生参与式的英语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搭建相关主题情境,锻炼学生听、说、读、写4项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3]。
2 基于成果导向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实践
笔者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五单元KnowingYourself的课文B 为导入环节的快速阅读材料,课文A为教学内容,来呈现成果导向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本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整个单元3次课,共6个课时,用时 240 min,具体时间分配在各个教学环节标识。
2.1 教学内容分析
准确全面把握教学内容,才能设计出贴合学生实际情况、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表1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等多个层面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2.2 课堂教学过程流程
在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出本单元教学活动和教学步骤,以图1展现出来。其中平行四边形表示以学生为主的活动,矩形框代表以教师为主的活动,圆角矩形框表示多媒体运用,菱形表示教学小结。
图1 第一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流程
2.3 教学设计说明
2.3.1 学习者分析
教学对象为大理大学2019级全科9班的50名学生,这些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但并不理想,尤其是听力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差,且班上学生英语水平差距较大,高考分数37~129分,有22人低于班级平均分。这个班级的优势是学生相对活跃,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就教学中的问题愿意和教师沟通交流。鉴于此,教师应该设置难度合理且有层次的课堂活动,尽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热情,鼓励他们多开口,促进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
2.3.2 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主要采用交际教学法,同时采用小组活动教学法,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秉承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意义的课堂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笔者以2篇课文为载体,尝试建设融合个人学习、小组讨论、同伴学习、教师答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轻松愉快、教学相长的英语课堂。
2.3.3 管理策略设计
由于大学生具有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组讨论和两轮阅读活动中,学生可能会有偷懒的现象,因此两轮阅读活动进行不同组合,让每个学生对自己所学部分进行阅读、讲解和回答组员提问,并且以小组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多走动,给予帮助,及时处理学生的问题,并为下一环节的教学作铺垫。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真正实现合作学习,教师设计了小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小组一只折纸天鹅,得到奖励的小组每个组员平时成绩加1分。
海报展示环节设置10个小组,每组5人,分两轮展示,每轮5组,一一对应轮流参观交流,创造真正的交际场景。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每个学生有3次机会和不同的组员一起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友谊,利于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2.3.4 媒体设计
本单元教学中用到的传统教学媒体有课本、黑板、粉笔、handout 2份、卡纸、马克笔、8种带颜色并写有数字的小纸条、磁铁、便利贴、折纸天鹅以及学生制作海报用到的材料;现代视听媒体如PPT、多媒体、视频What colors do you like。
3 基于成果导向理论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反思
3.1 教学效果反思
基本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学生能按教师要求展开小组讨论、快读、细读等各种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也能就主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能完成找关键词、画思维导图、回答课文理解问题、整体式听写等任务。拓展的海报制作、展示和讲解环节,更是展现出学生多才多艺、善于思考、展示自己富有创造性和个性化的一面。帮助学生培养阅读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帮助学生学习交际技巧,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中心的教学思想,除了 40 min 教师根据学生在两轮阅读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讲解,其余 200 min 均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活动形式包括个人学习、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整体式听写、海报展示等,体现了师生、生生互动,将听、说、读、写4种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落到实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最后的教学反馈中,有学生这样说:“两轮阅读,我不能马虎,如果我自己负责的那部分没有搞懂,还怎么讲给小组的其他成员,好尴尬呀!”教学基于信息沟(information gap)原则,进行不同分组,两轮的阅读任务和不同的小伙伴一起完成,“如果不是因为上英语课,有些小伙伴还没有机会说话呢!在共同学习中增进友谊,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海报展示更是需要小组成员共同努力,良好沟通,最终达成一致,并把这些想法以海报文字和语言讲解的形式呈现出来。观摩组提问和展示组回答问题创造了语言使用的机会,也是真实的交际体验,和高中英语课上的对话练习有很大区别。同时小组学习形式也充分发挥了维果茨基(Lev Vygotsky)最近发展区(ZPD)的优势,为学习者,尤其是为英语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提供了“支架”帮助,从而获得发展[4]68-69。
3.2 存在问题反思
由于和学生熟悉的传统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差别较大,学生表现出对课堂活动不熟悉,不能完全领会教师的设计意图。加上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欠缺,学生不能完全听懂教师的指令,对课堂活动的适应性有待提高,比如分组环节跑错组,不按相同颜色分组,或者同宿舍的同学坐在一起的问题。在小组讨论中,为了让学生减轻负担、降低焦虑,每个小组只需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而学生倾向于选择容易回答的问题,因此需要自由选择和教师指定相结合,鼓励学生选择稍难回答的开放式问题;尤其是在整体式听写(Dictogloss)环节,学生常常茫然和不知所措,等反应过来活动已经结束。学习策略欠缺、小组分工不明确、小组长作用未充分发挥等因素,导致小组活动存在进展不够流畅、耗时较多、效率低的问题。比如在热身环节,学生缺少快速阅读的技巧,没有掌握跳读和细读(skimming and scanning)的方法,习惯逐字逐句阅读,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阅读任务,不能准确定位信息并找到关键词,耽误了时间,从而影响到后续的匹配练习。在两轮阅读和海报展示的提问环节,学生不能做到全英文交流,需要借助母语来完成学习任务,有极个别学生害怕失败,不敢尝试用英语表达。最后是媒体使用的问题,因为条件限制,导入部分选用的视频Whatcolorsdoyoulike稍微简单了一点,以后应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用难度与学生层次匹配的媒体材料。
3.3 改进措施反思
针对以上教学效果和存在问题的反思,教师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作出如下调整:1)夯实教师基本功,尤其要在用最简洁的方式发出指令上下功夫;2)始终坚持以学生的收获和需求为设计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兼顾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3)提前作好准备,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坚持课堂教学以英文为主,逐步减少中文的使用;4)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反思,及时调整教学。
4 结 语
大学英语课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4种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展国际视野,以满足他们现实和未来的需求。以成果为导向,需要将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通过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完成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向成果导向教学模式的转变,实现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最终实现学生的成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