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中TIPE2水平表达及与 炎症因子相关性分析

2021-11-08梁红梅张仿珍余红秀张翅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流产细胞因子年龄

梁红梅,张仿珍,余红秀,张翅飞

(深圳市龙华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 深圳 518109)

0 引言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是指与同一个配偶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原因不明的胚胎自然丢失或停止发育,约占复发性流产的40%,给URSA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带来极大的挑战[1-2]。随着免疫学不断深入研究发现,URSA的发生和发展与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比例失衡而导致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异常有关,其中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不利于妊娠,而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有利于妊娠,而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induced protein-2,TIPE2)是维持免疫稳态的一种重要调控蛋白,多种分子通过调节TIPE2水平表达来调控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影响疾病的预后和转归[3-6]。为此,本研究对URSA和有2次或以上怀孕成功且活产的非妊娠健康妇女血清中TIPE2水平及其与IFN-α、IL-17、IL-22、IL-6及IL-10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旨在探讨TIPE2在URSA发病中的作用,现报导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在深圳市龙华区妇幼保健院妇科就诊的URSA患者97例为 URSA组,年龄23~41岁,平均(32.05±8.47)岁;孕次2~5次,平均(3.18±1.03)次。其中<25岁26例,25~30岁22例,31~35岁29例及>35岁20例;孕2次29例,孕3次41例及孕>3次27例。URSA诊断标准依据《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7],并排除夫妇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异常、解剖异常、感染及抗磷脂综合征导致的流产。同期健康体检有2次或以上怀孕成功且活产的非妊娠妇女106名为对照组,年龄22~43岁,平均(31.42±9.17)岁,孕次2~4次,平均(2.71±0.89)次。其中<25岁31例,25~30岁25例,31~35岁31例及>35岁19例;孕2次37例,孕3次41例及孕>3次28例。比较两组的年龄和孕次等一般性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且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定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试剂

AE275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由深圳爱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TIPE2,IFN-α,IL-17,IL-22,IL-6及IL-10试剂盒由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方法

采集空腹静脉血3~5mL 于无抗凝剂的干燥管内,室温静置30min后离心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TIPE2,IFN-α,IL-17,IL-22,IL-6及IL-10水平进行测定。所有操作均严格按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GraphPad Prism 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TIPE2水平比较

URSA组 血 清 中TIPE2水 平 为(391.52±57.64)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2.76±71.0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47,P<0.05)。

2.2 两组IFN-α、IL-17、IL-22、IL-6及IL-10水平比较

URSA组IFN-α、IL-17及IL-2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6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URSA组和对照组IFN-α、IL-17、IL-22、IL-6及IL-10水平比较(±s)

表1 URSA组和对照组IFN-α、IL-17、IL-22、IL-6及IL-10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IFN-α(ng/L) IL-17(pg/mL) IL-2(pg/mL) IL-6(pg/mL) IL-10(pg/mL)URSA组 97 30.15±2.97 59.28±14.65 184.26±19.52 76.29±5.62 7.95±0.68对照组 106 12.63±1.14 31.04±11.82 103.47±16.35 124.72±13.89 18.02±1.94 t 7.0641 5.0613 6.0542 4.8172 8.2767 P<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不同年龄及流产次数URSA患者TIPE2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不同年龄及流产次数URSA患者TIPE2、IFN-α、IL-17、IL-22、IL-6及IL-10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及流产次数URSA患者TIPE2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不同年龄及流产次数URSA患者TIPE2及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因素 n TIPE2(ng/L) IFN-α(ng/L) IL-17(pg/mL) IL-22(pg/mL) IL-6(pg/mL) IL-10(pg/mL)年龄(岁)<25 26 403.97±59.82 31.04±3.12 58.97±13.92 183.86±18.75 80.16±5.93 8.15±0.72 25~30 22 397.60±58.05 30.27±2.90 60.32±15.49 187.54±20.93 78.37±5.71 8.02±0.65 31~35 29 395.74±57.21 29.68±2.85 59.26±14.53 180.62±17.68 77.03±5.46 7.83±0.60>35 20 382.23±56.86 28.92±2.79 57.92±13.87 171.73±17.06 74.94±5.29 7.61±0.57 F 1.1067 1.2870 0.9782 1.3064 1.0693 1.2058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流产次数(次)2 29 390.06±57.15 28.71±2.85 61.05±16.28 172.54±17.65 80.03±6.12 8.17±0.72 3 41 382.98±56.26 31.09±2.91 58.20±14.09 180.26±18.94 79.29±5.97 8.05±0.69>3 27 405.26±61.20 32.25±3.01 57.64±13.95 183.09±18.90 75.21±5.56 7.59±0.58 F 1.0672 1.3715 0.9851 1.1982 1.3054 1.206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相关性分析

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TIPE2与IFN-α、IL-17及IL-22水平呈负相关(r=-0.8241,-0.7054及-0.6729,P<0.05),而与IL-6和IL-10水平呈正相关(r=0.5905,0.6419,P<0.05)。

3 讨论

URSA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的妇科常见疾病。研究表明,URSA发病与染色体、血栓、生殖结构异常、生殖感染、内分泌失调及精液异常等多种因素无关,其发病率约为1%~5%,且有逐年上升趋势[8-9]。URSA不仅严重影响妇女顺利生育,造成夫妻双方巨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对妇女身心健康造成伤害,还可引起一系列的家庭与社会问题,同时也是导致继发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URSA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对URSA诊断、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妊娠过程中,Th1细胞对滋养层细胞产生细胞毒性作用,造成免疫损伤,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胚胎丢失,而Th2细胞维持母体与胚胎间的免疫耐受,维持妊娠成功,在正常妊娠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有研究表明,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失衡在URSA发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5,8]。TNF-α是一种Th1型细胞因子,可分解滋养细胞的DNA,使其变形,并刺激分泌血栓素的细胞,导致胎盘血管微血栓形成,从而抑制胚胎生长[10-11]。IL-17是一种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致炎细胞因子,可促进T细胞的激活和刺激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从而导致炎症的产生。IL-22是由多种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组织的增殖、再生及调节宿主的黏膜屏障防御,但其还可引起组织病理性的炎症反应。近年来,有研究表明,IL-22在感染、自身免疫性及肿瘤等疾病中发挥独特的作用[9,12-14]。IL-6和IL-10都是Th2型细胞因子,其中IL-6通过对B细胞刺激作用影响着母体的免疫机制,限制并降低排斥作用,确保胎儿的安全性,而IL-10是一种参与免疫调节及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因子,其除了可以诱导滋养细胞及母胎界面单核细胞HLA-G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和单核细胞表面的MHC-Ⅰ型和Ⅱ型抗原表达降低外,还可抑制Th1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10-12,15]。本研究结果显示,URSA患者IFN-α、IL-17及IL-22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而IL-6和IL-10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这表明URSA患者体内可能存在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失衡现象,其中Th1细胞因子可能在URSA发病过程中占居主导地位。

TIPE2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与免疫、炎症及肿瘤相关的一种调节因子,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induces protein 8,TNFAIP8)家族成员之一[16-17]。有研究表明,TIPE2具有免疫负向调控功能,其表达水平降低可加重脓毒性休克时炎症反应,维持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细胞及T和B细胞等免疫应答反应,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URSA患者TIPE2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有关文献报导的基本一致[4,10,18],这表明TIPE2在URSA发病中发挥了重要的免疫负向调节作用,这可能与其水平降低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和免疫活性有关。此外,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及流产次数的URSA患者TIPE2、IFN-α、IL-17、IL-22、IL-6及IL-10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IPE2与IL-6和IL-10水平呈正相关,而与IFN-α、IL-17及IL-22水平呈负相关(P<0.05),这可能与TIPE2在淋巴组织、T和B淋巴细胞呈高度表达,并在IFN-α的诱导后表达于其他细胞,其水平降低减弱了其对免疫负向调控的能力,从而导致Th1/Th2比例失衡有关,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TIPE2水平在URSA患者血清中明显降低,且与IL-6及IL-10水平呈正相关,而与IFN-α、IL-17及IL-22水平呈负相关,TIPE2在URSA发病中的作用可能与其水平降低导致Th1/Th2比例失衡有关。因此,加强TIPE2及其他细胞因子水平监测,对URSA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流产细胞因子年龄
变小的年龄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先兆流产,别害怕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孕妇闹事跌倒流产谁来担责
年龄歧视
算年龄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