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与血清分子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可溶性CD40L配体和人糖化 白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2021-11-08赵继业任国华姚东平郭增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湿质气虚血瘀

赵继业,任国华,姚东平,郭增元

(内蒙古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3)

0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目前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而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是神经科非常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其有着庞大的人群基础,应把该类患者作为最为重要的防治人群,也是目前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最佳举措。本实验是总结某些分子标志物与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及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体质关系。通过调整体质而做到“未病先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我院脑病科诊治的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48-85岁,平均(56.64±2.58)岁。按中医体质分型为平和质40例(占比33.3%)、阴虚质12例(占比10%)、痰湿质12例(占比10%)、瘀血质17例(占比14.2%)、气虚质12例(占比10%)、气郁质16例(占比13.3%)、湿热质11例(9.2%)、阳虚质0例、特禀质0例。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2016年由中国卒中学会指南编写组制定的《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诊疗指南》中的定义: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ICE)包括以下 3 类人群:(1)TIA;(2)轻型缺血性卒中(以下简称为轻型卒中);(3)症状迅速缓解,未遗留残疾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R-NICE),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1)发病时间小于24h的高危 TIA(ABCD2≥4分)和轻型卒中;(2)急性多发性脑梗死;(3)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50%。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按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2)中医体质分类标准:中医体质分类标准参考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体质分类与判定》。

1.2.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患者本人同意。

1.2.4 排除标准

(1)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内出血、脑动静脉畸形;(2)颅内肿瘤;(3)昏迷、感觉性失语、痴呆、失读患者;(4)急性心脏事件、心源性栓塞或大动脉炎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梗死;(5)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及其他;(6)既往有精神疾病及抑郁病史者;(7)合并感染性疾病如: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肺部、肝胆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8)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根据中医体质判定标准进行判定,完成实验室指标检测,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

1.3.1 中医体质分类标准

由我科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中医师进行判定,将中医体质分为九类,分别为痰湿质、湿热质、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阴虚质和特禀质。

1.3.2 血中分子标记物检测

Hs-CRP(正常参考值范围0-5mg/L)检测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医学检验科检测。sCD40L[正常参考值范围(532.41±103.29)pg/mL]检测是于江苏酶免实业有限公司,酶标仪:芬兰(Labsystems Multiskan MS);仪器型号:352型;洗板机:芬兰(Thermo Labsystems);仪器型号:AC8;离心机:微量高速离心机(国产);仪器型号:TG16W培养箱:隔水式恒温培养箱(国产);仪器型号:GNP-9080型。GA[正常参考值范围(137.64±43.53)nmol/L]检测同sCD40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调查发现,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仍以平和质为主,其次血瘀质出现频次高于其他体质类型。见表1。

表1 各体质在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所占比例

不同体质间各指标的比较,统计研究表明本试验检测的所有非平和质患者与平和质相比较,3种血中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在Hs-CRP试验检测发现,平和质、痰湿质、血瘀质及气郁质与阴虚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质、气虚质、气郁质与痰湿质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气虚质、湿热质与血瘀质有统计学差异;气郁质与气虚质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湿热质与气郁质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在sCD40L试验检测发现,平和质、血瘀质与阴虚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与痰湿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虚质、湿热质与血瘀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郁质与气虚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在GA试验检测发现,痰湿质、血瘀质、气虚质、气郁质及湿热质与阴虚质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气郁质与痰湿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郁质与气虚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热质与气郁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不同体质类型在各血中分子标志物的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易复发并导致患者死亡或残疾的特点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1]。虽然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仍然有约30%缺血性卒中患者因症状轻微而从静脉溶栓治疗中排除,从而反复发作出现了不良结局。而卒中复发是造成卒中患者致残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卒中复发风险的预测是早期识别复发高危人群、明确预防重点的有效措施,对于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具有重要意义[2]。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早期精准治疗直接影响预后,由此重视对高危非致残人群的的评估和关注已显得尤为重要[3]。陈萍[4]在GA水平与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轻型卒中组患者GA水平显著高于无卒中组。近年来,超敏C反应蛋白在血管病的研究较为广泛,主要是由于超敏C反应蛋白在血管病中具有预测价值。杨霞等[5]人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2mg/L时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比例明显增高。刘超慧等[6]人研究发现:超敏C反应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具有卒中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石磊等[7]人选取145例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筛查血清sCD40L,结果表明sCD40L水平与高危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预测指标之一。王拥军[8]教授总结预测高危非致残患者复发风险的血清分子标记物为超敏C反应蛋白、sCD40L及GA,并指出在GA水平正常时“双抗”治疗获益可额外增加28%。目前对于高危非致残缺血性卒中的循证医学的治疗措施较为局限,重点仍着手于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但由于药物副作用等种种原因导致该人群的依从性不够,使得预防的疗效欠佳。虽然分子标志物科提高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治疗方案、预后判断等环节的准确性,但是不同人群发病原因及基因位点的不同也会导致预防和治疗效果的差异[9],所以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个体化治疗探索仍然没有停止。然本研究着手于中医体质,发现其与高危非致残人群中预测因子的相关性,总结出易患体质类型,从而应用中医理论来介入高危非致残人群的精准防治。

体质与先天因素及后天因素相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已有众多研究表明脑卒中的发生与中医体质存在明显相关性[10,11]。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中,仍以平和质的人居多,血瘀质次之,后继以气郁质、痰湿质、气虚质及阴虚质排列。此结论与多数国内研究报道相一致。邹志强[12]等人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中发现主要分布于平和质(23.26%)、血瘀质(23.26%)和痰湿质(13.95%)。蔡颖娴等[13]学者在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体质研究观察中发现痰湿质、血瘀质及气虚质为主要分布类型。但也有学者[14]认为多数缺血性中风复发患者为多体质类型夹杂,其中以痰湿质居多。考虑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病例的来源及地域不同相关。本病例所研究对象为非致残性的高危人群,无明显躯体障碍及卒中后心理因素的影响,且存在地域及饮食习惯的差异,故以平和质和血瘀质多见。因此期望着大样本、多区域的研究,为临床进一步提供参考。

另外在研究仍发现,所有非平和质患者与平和质患者的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所有异常体质类型均可见血清分子标记物升高,复发风险增加。其中血瘀质患者可见3种血清标志物同时升高,提示血瘀质患者相比其他体质类型的患者致复发缺血性卒中的可能性最大。痰湿质与气郁质患者的sCD40L和GA检测结果与其他体质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二者存在缺血性卒中的复发风险仍然较高。然而目前在临床报道中,仅发现陈杰[15]学者在出血性中风中医体质类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且研究结果表明与血瘀质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痰湿质、阴虚质。尚未发现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医体质与超敏C反应蛋白、GA和sCD40L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故期待多中心的研究,为疾病预防提供更多的依据。

综上所述,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中医体质与血清分子标志物Hs-CRP、sCD40L和GA存在明显相关性,为该人群患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湿质气虚血瘀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话说血瘀证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医体质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瘦素/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痰湿质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