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价值体会

2021-11-08尹亚茹冶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肿块微创乳腺

尹亚茹,冶宁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0 引言

乳腺良性肿瘤为常见妇科疾病,该病症下病灶组织主要存在于患者乳腺组织内,且多呈现圆形、椭圆形及完整的包膜,同时有清晰的边界,具体表现在临床上为乳房内存在数量不等的无痛性肿块,此病症有较高的癌变率,应尽早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降低病情恶化机率[1]。既往临床上常实施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较大,用时较长且存在并发症发生率较大的缺陷[2],微创旋切术可在实现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手术创伤性,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3]。基于此,本次研究中对本院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接受诊疗的3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后采取传统开放切除术与微创旋切术治疗后价值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诊疗的3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0例。对照组中年龄均值为(41.5±5.8)岁,肿瘤直径均值为(1.8±0.6)cm,病程均值为(13.5±3.3)月;研究组中年龄均值为(41.6±5.9)岁,肿瘤直径均值为(1.6±0.5)cm,病程均值为(13.8±3.6)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与乳腺良性肿瘤诊断标准;女性;肿瘤直径均低于3.5cm;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肝肾疾病、精神疾病[4];手术指征;恶性乳腺肿瘤;出血倾向;不符合手术适应证及不能耐受手术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切除术治疗:术前,定位肿块位置,并将其做好标记,采取局部麻醉方式,并在麻醉起效后结合患者实况行1-4个手术切口,且切口长度在1-2cm范围内,保障切口长度<肿块周长的一半,逐层切开乳腺组织,并对肿瘤进行剔除,电凝止血后缝合皮内组织,并进行加压包扎。

研究组采取微创旋切术治疗:叮嘱患者采取俯卧位后外展上臂呈屈肘状,对手术部位进行充分暴露后对乳腺肿块大小及位置进行确认及标记,对进针深度、位置以及方向进行合理判断,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于穿刺点处行0.3cm的小孔,选择适宜的刀头后放置旋转刀,于病灶基底部下方行穿刺操作,并对切割凹槽正中位置进行切割,在超声的监测下将Sample旋切模式打开,而后进行病灶旋切,并清除干净创腔内积血及肿块组织,反复进行此操作,直至彻底性清除干净体内肿块组织。以超声系统对患者乳腺内是否存在局部出血及遗留肿瘤现象进行检测,而后将穿刺针退出,并进行局部压迫止血,以无菌敷料覆盖包扎穿刺点1-2日,术后立即将标本送往病理检查部门。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应激反应、美容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美容效果评价情况如下:优:乳房外观正常,无明显的瘢痕及缺损变形现象;良:乳房外观基本正常,有少量瘢痕及轻微变形现象;差:乳房外观肉眼可见的变形且瘢痕明显[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比较

研究组各项术中指标(手术失血、手术用时及瘢痕长度)及术后指标(VAS评分及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失血(mL) 手术用时(min) 瘢痕长度(cm) VAS评分(分) 愈合时间(d)对照组 150 21.18±3.50 37.75±5.48 1.48±0.30 5.68±1.30 7.73±1.46研究组 150 5.20±2.45 19.35±3.78 0.35±0.02 2.54±1.45 2.28±0.48 t -- 45.810 33.850 46.029 19.747 43.431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术后应激反应比较

研究组各项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后应激反应比较(±s,mmol/L)

表2 术后应激反应比较(±s,mmol/L)

组别 例数 血清皮质醇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对照组 150 35.20±4.66 244.20±25.91 28.47±4.62研究组 150 18.34±3.53 143.33±19.80 12.22±3.51 t-- 35.321 37.884 34.301 P-- 0.000 0.000 0.000

2.3 美容效果比较

研究组美容效果优良率的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美容效果比较[n(%)]

2.4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的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乳腺良性肿瘤在乳腺肿瘤疾病中的发病率为30%[6],此病有城市化及低龄化的发展特点,由于乳腺属于女性的第二性征,因此不仅需保障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还需对女性的爱美心理进行满足[7]。对该病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剔除乳腺内肿瘤组织,进而起到遏制病情发展的效果[8]。

传统开放手术虽然可保障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创伤性严重,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康复时间用时较长且容易出现不良并发症。与此手术相比,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疾病的美容效果及预后效果更为理想,且微创治疗利于促进术后康复[9]。予以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微创旋切术后不仅可满足于其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且可促使患者从生理及心理上得到有效的康复,对其治疗舒适度及美观度要求进行满足,确保乳腺外科治疗的美观化、精确化及微创化。微创旋切术治疗时所用设备主要为旋切刀头以及真空抽吸泵,可在超声引导下反复性切割患者的肿块组织,并全面化切除肿块组织,以实现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微创旋切术治疗措施的实施可在超声引导下清晰的观察患者肿块组织,实现精准手术效果,且旋切刀刀头锋利,因此在旋切期间不会受真空封闭环境的影响,可最大程度减轻外界因素对患者病症治疗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降低感染率[10]。此外,微创旋切术有很多类型的刀头,可依据患者实际肿块组织选择适宜的刀头,以确保肿块组织的完整性,保障科学诊断病理组织,加之手术操作便捷简单,可缩短手术用时及失血量,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且可在保障乳房外观不便的情况下,提高患者治疗体验度及美观度需求,避免治疗引起严重性心理创伤[11]。需注意的是,不应盲目追求手术美观度而选择微创旋切术,应严格把握此手术适应证及全面评估患者病变情况,在首先满足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再考虑美观度问题[12]。

综上所述,对比开放切除术,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疾病创伤性小、疼痛感轻且术后恢复速度快,同时利于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保障良好的手术美容效果。

猜你喜欢

肿块微创乳腺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