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喘息性疾病在家庭雾化吸入治疗中配合随访护理对 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促进作用

2021-11-08张锦梅王昱喜李旭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性疾病雾化依从性

张锦梅,王昱喜,李旭华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1300)

0 引言

小儿喘息是指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支气管痉挛,呼吸不畅引起的症状,属于呼吸科当中比较普遍的疾病,好发于儿童时期[1]。经临床总结发现,大部分患儿都是由于下呼吸道感染,比如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或者肺炎等,由于呼吸道感染导致通气不足导致的喘息现象[2-3]。并且患儿发病较急,病情变化较快,还容易反复发作,同时由于患儿年龄的特殊性,身体各器官功能等尚未发育完全,更是增加的治疗的难度[4-5]。如果患儿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疾病的持续发展,还有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气流受限或者气道重塑等结局,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6-7]。鉴于此,本文就小儿喘息性疾病在家庭雾化吸入治疗中配合随访护理对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促进作用进行观察和对比,详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接受的喘息性疾病患儿共62例,根据抽签法进行分例,每组各31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男女构成比例为18∶13,年龄范围控制在1到9岁,平均年龄(4.26±2.29)岁,病程最少4天,最多6天,平均(6.73±1.94)天;对照组患儿男女构成比例为19∶12,年龄范围控制在1.5个月到8岁,平均年龄(3.96±2.37)岁,病程最少3天,最多6天,平均(5.97±1.89)天。所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采取常规的临床治疗,采取平喘、化痰、止咳等药物进行干预,缓解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普米克令舒每天两次每次2mL,配合可必特每天两次每次1.25mL。对照组患儿在家里展开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实施家庭雾化吸入治疗配合随访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患儿每次治疗持续十分钟到十五分钟。所有患儿均接受治疗一个疗程,在一个星期后统计患儿的治疗效果,并且在随访护理的半年时间之内,记录患儿的远期治疗效果,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在家里实施雾化吸入,配合常规临床治疗,就诊时一次交代雾化方式、次数、时间,无随访护理干预。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实施家庭雾化吸入治疗配合随访护理干预,首先对患儿的临床状况及健康情况作出一个综合的评估,护理人员加强和患儿家属的沟通,对于提出来的问题耐心进行解答,增强信任感。统一展开疾病及治疗相关的健康宣教,让患儿家属认识到治疗的原理以及能带来的效果,获得家属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正确指导患儿家属共同参与,及时的解决家属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定时的进行随访跟踪,观察患儿的症状改善效果。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患儿经治疗后咳嗽及喘息等临床症状完全消退,患儿体温恢复标准水平,听诊肺部啰音小时,呼吸平稳则为显效;患儿经治疗后咳嗽及喘息等临床症状得到部分好转,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听诊肺部啰音得到较大改善则为有效;患儿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得到好转,严重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并且跟踪患儿的远期治疗效果,统计记录患儿的后续门/急诊就诊率、再次住院率、及治疗费用等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对比。(3)并且分析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差异,使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分别为绝对依从、相对依从、一般依从、和不依从(总依从性=绝对依从+相对依从+一般依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7.42%,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n(%)]

2.2 对比两组患儿的远期治疗结局

观察组患儿的门/急诊就诊率、再次住院率、及治疗费用等各项指标整体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儿的远期治疗结局[n(%)]/(±s)

表2 对比两组患儿的远期治疗结局[n(%)]/(±s)

组别 例数 门/急诊就诊率 再次住院率 治疗费用(元)观察组 31 3(9.68) 3(9.58) 1893.64±212.95对照组 31 7(22.58) 6(19.35) 3148.67±197.74 χ2 6.151 3.768 24.046 P 0.013 0.052 0.000

2.2 对比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差异

观察组患儿的总依从性达到了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4.44%,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差异[n(%)]

3 讨论

小儿喘息性疾病临床中患儿表现为持续且高调的哮鸣音,是因为气流经过气道形成湍流出现的一种现象,其中包含有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各方面的阻塞型气道疾病[8-9]。在本次的数据分析中得出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较高,且观察组患儿的门/急诊就诊率、再次住院率、及治疗费用等各项指标整体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儿的总依从性达到了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4.44%,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小儿喘息性疾病在家庭雾化吸入治疗中配合随访护理后,患儿咳嗽及喘息等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且患儿的体温消退时间明显缩短,听诊肺部啰音等也得到较好的改善状况,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并且患儿的门/急诊就诊率以及再次住院率明显降低,进而控制了治疗费用的产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患儿家属接受范围更加的广泛[10]。同时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不但促进了治疗过程的顺利展开,更是有效控制了疾病的持续发展,减轻疾病对患儿的影响。

综上所述,小儿喘息性疾病在家庭雾化吸入治疗中配合随访护理后,患儿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且患儿的各项远期治疗结局得到有效的改善,患儿的后续治疗效果更佳,治疗依从率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性疾病雾化依从性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