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对直肠癌放疗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2021-11-08王慧珍傅晓炜滕丽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0期
关键词:人性化直肠癌评分

王慧珍,傅晓炜,滕丽华

(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 杭州 310022)

0 引言

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直肠癌患者正以每年4.2%的速度增长,对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1]。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方法,但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放疗则有助于控制术后复发,延长生存期,因此放疗在直肠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2]。虽然放疗的治疗作用确切,但同时也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3]。因此在放疗期间配合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不良反应、促进机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对放疗患者给予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并观察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要求如下:(1)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直肠癌;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晰;符合放疗指征;(2)排除标准:伴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伴有免疫系统疾病;伴有血液系统疾病;伴有精神系统障碍性疾病;难以完成放疗或其他原因而中途退出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37~60岁,平均(48.20±2.20)岁;TNM分期分别为ⅢB期32例,Ⅳ期16例;病理类型分别为腺癌43例、黏液腺癌4例、鳞癌1例、未分化癌0例。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38~59岁,平均(48.31±2.26)岁;TNM分期分别为ⅢB期34例,Ⅳ期14例;病理类型分别为腺癌42例、黏液腺癌5例、未分化癌1例、鳞癌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TNM分期、病理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用药、饮食指导,讲解放疗步骤、注意事项等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微笑服务、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全程以微笑热情的态度、礼貌温和的语言给予患者护理服务,充分了解患者意愿,及时解答其内心疑惑,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日常护理的各个环节中;(2)心理支持:肿瘤患者在面对疾病、治疗、经济等重大问题时通常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耐心给予心理疏导及精神安慰,讲解成功案例以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安排文娱活动如播放音乐、下棋等以转移其注意力,缓解压力;(3)环境护理:营造整洁温馨的病房环境,例如适时开窗通风,卫生间放置防滑垫等,及时为患者更换被褥及衣物,保持整洁卫生;(4)加强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者的家属及朋友积极参与到护理中来,给予患者陪伴与心理支持,使患者深切体会到亲朋好友的关怀;(5)并发症护理:放疗患者较易出现消化道反应,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指导,例如少食多餐、进食易消化且高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添加新鲜蔬菜水果等;告知患者提前憋尿以减轻放射损伤;放疗开始进行坐浴,保护放疗区会阴部皮肤;观察患者放疗期间是否出现相关并发症,如果出现并发症及时进行干预;加强血常规及肝肾生化的监测,注意无菌操作及病房消毒,以减少感染几率。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价工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越高代表焦虑或抑郁的程度越重[4]。

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工具采用欧洲癌症研究组织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其中包含5个功能领域(认知、躯体、角色、社会、情绪)和1个总体质量,功能领域和总体质量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5]。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比较,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差异比较,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s,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 P<0.05。

时间 组别 SAS SDS护理前 观察组 52.67±9.57 45.81±8.43对照组 52.27±10.12 45.57±10.19 t 0.199 0.126 P 0.843 0.900护理后 观察组 40.39±9.51a 34.78±7.99 a对照组 45.25±9.53 a 40.07±9.70 a t 2.501 2.916 P 0.014 0.004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个领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各个领域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EORTC QLQ-C30量表比较(±s,分)

表2 两组EORTC QLQ-C30量表比较(±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 P<0.05。

时间 组别 认知功能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社会功能 情绪功能 总体质量护理前 观察组 42.41±5.84 43.52±5.83 45.24±5.03 42.40±5.87 48.43±5.51 42.52±6.74对照组 42.72±5.18 43.96±5.40 45.60±5.11 42.52±5.19 48.64±6.01 42.30±5.12 t 0.275 0.384 0.348 0.106 0.178 0.180 P 0.784 0.702 0.729 0.916 0.859 0.857护理后 观察组 72.25±3.58 a 71.90±3.45 a 71.56±3.35 a 72.30±3.58 a 74.60±3.16 a 72.73±3.79 a对照组 60.56±3.20 a 60.46±3.94 a 62.20±4.16 a 62.58±4.96 a 63.30±3.83 a 63.60±3.71 a t 16.867 15.134 12.141 11.009 15.767 11.92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排便次数、肛门坠胀感、里急后重感、排便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及人们饮食习惯的转变,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升高,对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6]。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快速直接的切除癌变组织,但由于直肠解剖位置复杂,手术操作难度大,导致术后复发率较高,放疗是常用的术后辅助手段,它能够有效杀死肿瘤细胞,控制复发[2]。虽然放疗的治疗作用确切,但放疗后多数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所下降,并会引起相关并发症,例如排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感增强、排便疼痛感增加等,对患者精神及生理均造成极大痛苦,甚至由于无法耐受而放弃治疗[7]。因此,在放疗期间配合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促进机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医疗领域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理念也由促进机体康复转变为实施以人为本的个体化护理,护理内容不再单一关注患者的生物属性,同时将心理属性与社会属性纳入关注重点[8]。以人为本是人性化护理的核心理念,其本质是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下开展护理工作,转变传统工作思维,真正体现人性化的具体涵义[9]。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0]:(1)人道主义原则:尊重患者的权利与尊严,站在患者的角度为其提供同理心与爱心;(2)全方位照护: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关怀与照护,不再忽视其社会属性;(3)舒适护理:不单纯追求延长生存时间,而是将提高生存质量作为护理重点。

本研究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护理人员全程为患者提供微笑服务、人文关怀,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日常护理的各个环节中;心理上给予疏导与理解,同时鼓励患者,增强信心;环境上保持整洁与温馨,一方面使患者能够体验到优越的病房设施,一方面使患者通过个人卫生的保障而增强自尊与自信;社会因素方面鼓励家属及朋友积极参与到护理中来,使患者深切体会到亲朋好友的关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P<0.05),但观察组的评分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此外,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提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能够更有效的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徐小伟[11]、赵艳超[12]、陈青梅等人[13]的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能够改善直肠癌放疗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人性化直肠癌评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我给爸爸评分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