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授课模式对非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在超声科轮转的教学效果
2021-11-08宁浩杰黄彦尹容云洁夏承来郑佩榆韦德湛
宁浩杰,黄彦尹,容云洁,夏承来,郑佩榆,韦德湛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广东 佛山 528000)
在超声医学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超声医学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临床医生也越来越关注[1]。超声医学是组成医学影像学科的主要部分,其教学主体过往主要为医学影像专业学生,非影像专业学生主要为是临床实习学生[2]。医生掌握一定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技能,能为临床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良好基础,特别是掌握骨折、肺结核、肺炎等常见病以及颅内出血、主动脉夹层、消化道穿孔、气胸等危急重症的影像学表现,能让临床医生在急诊以及门诊工作中,及时准确判断病情,是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3]。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大纲以及住培的要求下,对于非医学影像专业的住院医师来讲,骑在超声科轮转的时间较短,不能对影像诊断进行系统学习,而且有些非医学影像专业的住院医师并不重视医学影像学,进而导致了学习效果差、难管理、难教学等现状。病例库教学、基于问题学习(PBL)、基于讲授学习(LBL)等教学方法均有各自的特点,应用非常广泛[4]。本文主要探究了创新授课模式对非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在超声科轮转的教学效果,旨在提升非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的阅片技能,为今后临床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6年起,我院成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协同单位,协同培训专业基地包括妇产科和儿科两个专业,两个专业的住院医师都须到超声科进行轮转。2017年7月前科室主要是以传统授课模式为主;2017年8月至今采用创新授课模式对非医学影像学专业住院医师进行授课。
1.2 分组及方法
收集从2017年至2020年非影像专业规培生课堂考核成绩。2016年7月-2017年7月主要以传统授课模式为主,纳入传统授课模式组,2017年8月-2020年7月主要以创新授课模式,纳入创新模式组,各组研究人数均为30 名住院医师。对两组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
传统授课模式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由带教教师严格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向非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讲授超声医学的各项知识,并向非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示范和指导超声医学的各项专业操作。
创新模式组采用创新授课模式,就是结合理论知识讲解的病例讨论:带教教师按照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计划,为非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选取典型超声影像病例,包括临床基本资料、超声影像检查治疗、诊断资料、鉴别诊断资料等。教师应选定病例讨论的主讲人,并在课前1 周向主讲人布置所选择的病例。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其对患者查体、问诊,设计启发性问题,课前应安排学生预习。一周内主讲人应完成病例汇报PPT 的制作,查阅相关文献,归纳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疑点,以便在课上解决。入科时将非医学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选定组长,负责组织开展自学活动或者讨论会议,如解读患者病例、发现问题、查阅文献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及总结问题等。在课堂中通过PPT 展示,有主讲人负责对病例进行汇报,教师则根据主讲人的汇报内容提问;对各学习小组进行鼓励,让其讨论、分析,利用辩论让小组成员能更好消化及理解相关知识;当问题争议较大时,教师则应对小组成员进行引导,让其思考和讨论,同时解决。教师应总结和归纳每次课堂或者讨论活动的问题、难点、重点等,将思路向学生阐明,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适当鼓励。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hapiro-Wilk W 分析对变量进行正态检验。并根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决定结果以均数±标准差(Mean±SD)或中位数[P25,P75]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者采取t检验,不符合者使用不符合者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并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评分进行正态性检验显示两组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传统授课模式组评分82.850±3.617;创新授课模式组评分88.400±4.524。两组数显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4.285,P<0.05)。
表1 传统授课模式及创新授课模式组评分差异性的比较
3 讨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临床实践、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专业课为培训的主要内容[5]。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在完成医学院校基本教育后再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一个关键。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使医学生转变成为医生的一个过程,为医生的成长打下夯实基础。这也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一个时间段,让医学生在巩固医学知识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化引导,进入临床工作,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为更多的患者保驾护航[6]。而医学影像学在临床领域上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除了在实际临床有广泛的应用外,为最终的临床诊断提供了科学和直观的依据,同时治疗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在妇科临床工作中,常用于检查盆腔病变、孕前保健、早孕以及产后子宫康复情况的检查。儿科临床诊疗中,B 超主要在生长发育、腹痛以及儿科相关疾病的诊断。
在我们的教学探讨中,研究组通过该教学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成绩,两组的理论成绩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以对无医学影像学基础知识储备的住院医师来说,结合临床实际授课教学,不仅仅改变了枯燥乏味的课堂,让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而是提高住院医师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医生们业务水平能力,为更多有需要的患者保驾护航。
超声医学作为重要的影像学手段,目前在临床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住培带教模式,主要是书本-临床带教模式,已不能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而现代流行的教学模式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学习的核心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去优化传统教育中的被动学习模式,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样也不适用于非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住院医师[7]。目前非医学影像学专业住院医师没有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短暂的1 个月轮转时间,不能以强迫式输入的授课模式让非医学影像学专业住院医师达到熟悉超声的知识点,这样的结果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创新授课模式就是结合理论知识讲解的病例讨论。带着问题去学习的模式也不适用于无医学影像学基础的住院医师。不同于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学习的核心是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去优化传统教育中的被动学习模式,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8]。结合理论知识讲解的病例讨论主要是授课老师先进行基本的超声原理授课,然后列出病史,住院医师根据病史分析病例特点,做出初步的诊断以及下一步的辅助检查。接下来根据患者的图像信息,进一步分析病情。结合模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可以让住院医师体验到临床紧迫性和提高讨论、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9]。课程中的临床模拟可以让住院医师得到实践经验,在分析图片以及互相发表意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进行反思,这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教学主体地位。进一步培养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推动临床的诊疗工作[10]。
总之,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临床与基础的桥梁,理论知识与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的多门学科紧密联系。医学影像学在教学中会大量使用影像资料,单纯依靠理论授课的教学很难使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施教课程是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与深化,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而在对非医学影像学专业住院医师在超声科轮转进行教学时,创新授课模式,采用结合理论知识讲解的病例讨论,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去优化传统教育中的被动学习模式,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最终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