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S动机模式的微课设计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2021-11-08刘冰寒
田 薇,刘冰寒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 大连 116600)
随着网络、多媒体、移动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学习内容也在不断的发展。经实践表明[1]," 微课移动学习系统"(The microlecture M-learning system)可明显提高学生成绩及对课程的掌握和兴趣。同时,ARDS 动机模型对课堂教学的优化可以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的相关性并在短的时间内激发和维持他们的动机,体验学习满意度,从而进一步的学习[2]。本研究拟基于ARCS动机模式的微课在外科护理学中进行应用--以"神经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为例,为以后更多教师设计微课时提供更多的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某高校2015、2016 级护理本科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015 级1 班、3 班60 名学生(男生7 人,女生53 人)为本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6 级2、4 班61 名学生(男生6 人,女生55 人)为实验组,采用结合ARCS动机模式的微课教学法。
1.2 教材选定
两组教学选用教材完全相同,均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乐之等主编的《外科护理学》第六版教材中"神经外科病人的护理"作为教学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即教师按照教学大纲,采用多媒体教学讲神经外科疾病护理相关知识,并进行临床见习及相关考核。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基于ARCS动机模式的微课教学,具体方法如下:前期分析:实验组学生在学习"神经外科病人护理"内容前一周,教师通过组建QQ 群发放调查表,收集学生各项信息,包括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神经外科护理学的认识、对课程的期望,总结学生关注的问题。制定方案:包括素材的准备、动机策略的选择和内容的设计,从而形成微教案和微课件。设计的核心部分是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在选择内容要与生活联系紧密,让学生对神经外科疾病印象深刻,同时结合解剖学知识和临床症状,让学生对路脑损伤疾病的学习产生兴趣,将A(注意)、B(相关性)、C(信心)、D(满意)与教学内容相联系。
微课的制作:将"神经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部分按教学目标制作8 部微课视频,每个视频时间6~8 分钟,素材分PPT、示范图片与视频,PPT 与图片、操作视频按照教学步骤使用"Animiz"制作初级视频,讲解音频、背景音乐用"爱剪辑"与初级视频融合为教学微课视频。
测试评价:主要包括微练习和微反思,同时创建QQ 教学群,用于教学微课视频的发放与疑点难点讨论。
1.4 评价指标
本部分教学结束后发放问卷调查、理论和技能考试方式进行教学评价。采用经过改进的"大学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学生用)"(students'evaluation of education qualitySEEQ)[3],SEEQ 问卷包含32 个项目,分属于7 个维度(因素):学习价值感(F1)、教学热情与组织清晰性(F2)、群体互动(F3)、人际和谐(F4)、知识宽度(F5)、教学管理(F6)、功课量及难度(F7),其中第一个因素--学习价值感为结果,其余6 个因素为原因,构成二阶因果关系完整模型。采用5 点量表式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评价越高。该问卷是目前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工具中应用最为广泛、全面和科学的问卷,其维度的稳定性、可靠性、适用性得到了跨文化的证明,具有较高的信度。同时,设计微课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分别从微课的A(注意)策略、B(相关性)策略、C(信心)策略和D(满意)策略的动机体验进行测量。可以总体评价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关性、信心及学习收获的满意度。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类资料的比较用卡方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均数比较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情况
两组学生性别无统计学差异(χ2=0.039 P=0.68)。实验组年龄(22.07±0.37)岁,对照组(22.18±0.25)岁,无统计学差异(P=0.49),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学生理论、专科技能得分情况()
两组学生比较理论知识成绩总平均分数,对照组成绩明显低于实验组;比较两组专业技能总平均数,对照组成绩也明显低于试验组。
2.3 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各维度得分情况
共发放问卷121 份,回收有效问卷118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5%,各维度得分情况显示,知识宽度得分(3.62±0.42)分最高,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均分问卷高于对照组。
2.4 两组学生学习兴趣、相关性、信心、满意度比较
两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21 份,回收有效问卷119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3%。实验组学生对神经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疾病学习的兴趣、相关性、信心及学习收获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学习兴趣、相关性、信心、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基于ARCS动机模式的微课设计可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有研究证明[4],ARCS动机模式与教学过程的锲合度与有效性,将该模式有效地融合于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与能力,同时可以在理论方面上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指导。本研究中实验组学生对神经外科疾病学习的兴趣、相关性、信心及学习收获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经过对这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说明微课制作与ARCS动机模式中兴趣和满足感结合得较好,在相关性与信心方面还需找到合适的契合点进一步加强。从表中可以看出虽然教学前后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有显著的提高,但是整体的动机水平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说明ARCS动机模式在指导微课制作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深入挖掘ARCS动机模式中的四要素与微课各方面的有效结合。
3.2 基于ARCS动机模式的微课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精力和注意力集中
从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了自信和满足感对教师来说,在制作和设计微课时,不仅要保证结构完整、重点突出,更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课堂中引入微课教学时,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利用微课自主学习时,也可以保持和课堂上一样的专注。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微课视频,在课后查漏补缺,获得更好地学习体验。
3.3 知识与自身的相关性是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
在神经外科疾病微课教学设计时,除了考虑知识结构完整,重点突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以外,还要考虑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现象与学生的生活的关联性。利用合适的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将教学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建立对成功的期望。在学习后为学生提供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机会,这样才能持续不断地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知识点的同时,拓展知识面,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
3.4 学习满意度与学习动机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由于神经外科疾病在生活中并不是特别常见,包括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涉及范围广,这会让学生对疾病的理解产生难度,缺乏学习信心,学习动机就会减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教学条件的限制,我们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神经外科疾病,熟悉其解剖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对护理学科来说是可行的而且是有必要的。通过见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利用微课中呈现的实践操作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利用微信群,进行师生交流,对学生课下提出的问题能够及时答疑,对学生给出课程的建议及时改进,也会使学生学习的满意度提高。
4 结论
对于教师来说,大部分地区和学校都已具备推广微课的条件。多媒体的普及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学生和学校都有多媒体设备资源。新课程改革为微课设计、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础,符合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要求。对微课课研究的深入利于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适合的微课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来说,应该走向多样化,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有利于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本研究通过外科护理学中"神经外科疾病护理"的教学案例,来证实基于ARCS 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的教学有效性,课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收集和反馈证实了关注学生学习动机的微课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学习与自身的相关性,明确学习的价值,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自信,对自己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