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探索
2021-11-07张剑
张剑
摘要:课堂提问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提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通过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性;教学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 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课堂提问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提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对课堂提问内容进行归类、汇总、分析,不难发现,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教师的提问难易度把握不准
有时教师的课堂提问过于简单,常带有判断性提问,如“对不对?”“是不是?”学生只要回答“是”或“否”就能解决,思维程度很低。有时教师的提问又过难,超出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二)教师的提问过于频繁,使问题碎片化
一问一答式的提问导致问题被碎片化,学生的思维也被碎片化、零星化。如老师出示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要求计算它的周长。有个学生列式:6×2+4×2。老师接二连三地提问:“6×2是什么意思?”“4×2是什么意思?”“12+8又是什么意思?”过细的提问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教师的提问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
在听课时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幕,老师提出一些思考性强的问题或一些探索型的问题,需要学生经过认真思考之后才能作答,但往往1~2秒后老师就会问:“谁来回答?”老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
(四)教师的提问过于宽泛,缺乏指向性
基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老师们经常会在出示情景图后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此時学生会用尽全力观察图中的每一项事物,有什么说什么,而老师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怎么说的都不是我想要的答案啊?”究其原因就是老师的提问过于宽泛了。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归因
从以上现状我们有必要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归因分析。
(一)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不重视
问题设计是老师在备课时进行的,而实际上很多老师在备课时更注重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巩固练习的设计等,对于各个环节中的问题缺乏深入思考与研究,缺乏精心设计,导致提问随意,无实效。
(二)教师对课堂提问重表面轻实质
有的教师为了呈现启发式教学方式,体现师生互动,会经常提问,课堂上一片“繁荣景象”,但老师对提问本身所蕴含的思维价值是模糊不清的,提问有量无质。
(三)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单一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直问比较多,而较少根据课堂生成随机追问。同时,教师的发问也比较乏味,很少变换提问方式。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感到没有新意,老生常谈,造成老师的提问没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
(四)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时效性没抓准
虽然提问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但是也要注意提问的时机。很多老师并没有意识到提问时机的重要性,有点为了提问而提问的味道。
三、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调整备课思路
教师在备课中要多花时间“备问题”,在思考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锻炼哪种能力之余,还要思考教学环节中应提出怎样的问题,提问的意图是什么,学生会怎么思考等,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提问有明确的目的性。
(二)分析教材学情
教师首先要研读教材,理清知识脉络,同时还要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保提问问在刀刃上、学生思在关键处。例如,“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此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基础上展开的,那么提问的点就在两位数乘三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区别上。在分析教材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提问,才更有效果。
(三)掌握提问契机
教师要善于捕捉提问的契机,才能使问题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1.在教材的重难点处提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材的重难点处提问,能让学生的思考切入点紧紧围绕学习重难点展开,有助于提高学习任务的达成度。如教学“几分之一”一课,在学生初步建立了几分之一的概念后,出示图1:
提问: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吗?为什么?
通过这一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地围绕学习重难点进行思考,也有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这样的提问是有价值的。
2.在新旧知识的迁移处提问,降低学习难度
数学知识是螺旋式上升的,因此,教学中老师要根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提问,能促使学生由此及彼,由未知转化为已知,降低学习难度。如在五年级“小数乘法”中,学生看书自学并尝试计算1.6×0.3这道题后,老师提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两者有什么关联?老师的提问引起学生对两者之间的思考,学生顺利地寻找到了新旧知识间的关联。所以,在新旧知识的迁移处提问,能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3.在知识点的易混处提问,深化知识理解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初期,对概念的理解一知半解是常有的事。老师就要在学生似懂非懂之际及时提问,帮助学生理清概念,内化概念。
(四)关注提问层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要设计过渡性问题,以减缓坡度,降低思维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五)注重设计大问题
课堂上老师要控制好提问的数量,做到少而精。如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老师让学生每人画一个三角形,然后提问:你们画的三角形都一样吗?每个人画的三角形不同在哪里?在大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自然而然地分析出了每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同,但都有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边。一个大问题引发了学生不同维度的思考,比老师提出若干个小问题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提问又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因素,如何把握好提问的技巧和艺术性,确保提问的科学性,关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要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通过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