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21-11-07陈彩娇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陈彩娇

摘要:“大问题”教学是一种小学数学教学重构性探索,主要围绕数学的基本问题和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展开,随着认知基本矛盾的解决,形成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学得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已经构建出基本的课堂结构,分别是:(1)建立关系;(2)提出问题;(3)尝试探究;(4)展示分享;(5)共同概括;(6)问题延伸。

关键词:小学数学;大问题;教学实践

“大问题”教学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小学数学教学重构性探索,主要围绕数学的基本问题和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展开,以学定教,更注重学生数学思维与智慧的培养,随着认知基本矛盾的解决,形成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学得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大问题”教学模式中,有几个“大问题”组织起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呈“板块式”结构,层层深入,从不同的角度深化课堂内容的学习,更好地诠释了以學定教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走向了丰富和厚重,实现了师生的生命对话和成长。下面笔者将借助“倍数与因数”这个教学案例,从“建立关系、提出问题、尝试探究、展示分享、共同概括、问题延伸”六个环节来谈谈一节小学数学课如何以“大问题”为导向来进行教学。

一、建立关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小学数学“大问题”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会直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对于师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有着积极作用。同时,这里“大问题”教学中所倡导的建立关系,除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外,还包含建立学生与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建立新旧知识的关系,为学生新知学习搭桥铺路。

【教学片段1】

(课件出示:一张配有名字的宝宝照片。)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叫陈佳熠的小朋友,我和他啊,存在一种关系,谁能猜一猜,我和他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生:母子关系。

师:没错,我和他之间存在一种关系,叫母子关系,谁能把我和他之间的这种母子关系说清楚?

…………

师:那你们觉得我和这位同学还存在母子关系吗?

生:没有。

师:但也有关系,叫师生关系。我们就会发现在生活当中,两个对象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关系,你们之间就存在同学关系。不说生活当中的了,我们来说数学吧。其实在数学上数与数之间也存在一种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倍数与因数。

(师板书课题:倍数与因数)

在本环节中,老师有针对性地出示了自己宝宝的照片,吸引学生的兴趣,一方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从照片聊聊生活中的关系,接着引出数学上数与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将生活与数学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为学生新知学习搭桥铺路。

二、提出问题

新课标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问题意识,尤其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四种能力。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中指出:“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向学生问他们应当自己问自己的问题来对学习和问题解决进行指导。” 因此我们需要在多种方式下,师生共同提出并整理出“大问题”,整体呈现,并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提出问题为终极目标。

【教学片段2】

师:同学们,“倍数和因数”是整数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我们整个数学知识领域学习的一个基础。你觉得我们今天要学习倍数和因数,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

(师板书:什么是?)

生:倍数与因数有什么关系?

生:怎么找倍数与因数?

…………

(师板书:怎么找?)

师:同学们太厉害了,一下子就有了这么多问题,非常好。现在我们稍微梳理一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倍数与因数?第二个问题:怎么找倍数与因数。当然重点先研究怎么找倍数,其他的问题我们先放一放。

在本环节中,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的协助整理,从而最后共同提出并整理出本节课的两个“大问题”:(1)什么是?(2)怎么找?这样,教师围绕这两大问题来教学,学生紧抓“大问题”来学习,师生熟记“大问题”于心中,有的放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尝试探究

“大问题”教学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索者而不是操作工,即“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因此,我们在“大问题”教学中提倡学生在前,教师在后,让学生带着任务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本内容自主学习。

【教学片段3】

师:到底什么是倍数和因数呢?请同学们自己看书研究,等一下我要请小组代表到讲台上结合例子来教同学们什么是倍数与因数,开始吧。

(生自学教材第31页)

在本环节中,通过让学生围绕着“大问题”来自学课本内容,让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合情推理。

四、展示分享、共同概括

在“大问题”教学中,我们提倡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做“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黑板、实物展台、墙壁或其他空间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下分享,教师适时追问,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最后师生围绕“大问题”及“大问题”的解决过程,共同参与梳理和提炼,得出结论。当学生做“小老师”时,老师需要不插嘴、不越位,相信学生,先生后己,在关键时刻不漏痕迹地帮助学生。

【教学片段4】

生:请大家听我说,什么是倍数和因数呢,像这样9乘4等于36,那么36就是9和4的倍数,9和4就是36的因数。我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是这两个乘数相乘和积之间的关系。请问大家有什么建议或问题要问我的吗?

生:你讲得很清楚,但是我有补充,课本上的智慧老爷爷说,“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与因数”,所以我认为我们还要说明倍数与因数的研究范围,我们只在自然数(0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与因数。

师:同意,很好,那么我们就只在非0的自然数内研究倍数与因数。

(师板书:非0的自然数)

生:我想问你,4乘9等于36有这样的一种关系,那我3乘9等于27有没有这样的关系呢?“五八四十”有没有这样的关系呢?

…………

(师板书:因为9×4=36,所以36就是9和4的倍数,9和4就是36的因数。)

师:讲得好,可见,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在你刚刚讲的倍数和因数的地方我们做点板书,要不要特别写一写它们之间的一种关系呢?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呢?

生:要。

(师板书:相互依存)

…………

师:那我们来归纳一下他比较厉害在什么地方。我们很有必要把他讲得重要的东西在黑板上标出来。我们来画一画,圈一圈。

(师生共同归纳并完善板书)

在本环节中,学生围绕着“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进行汇报,在汇报中,生生互相答疑,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从而深刻领悟到倍数与因数的含义及内涵。老师在此过程中适当点拨、适时追问,如:“到底怎么判断倍数与因数呢?前提是什么啊?”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最后师生围绕“大问题”及“大问题”的解决过程,共同归纳重难点并完善板书。

五、问题延伸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探究能力不能只靠课堂教学来训练,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外面去有目的、有意识地探求新知,这也是新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既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也要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在“大问题”的教学中,我们就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设疑解答等多种形式,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延伸或提出后续研究的问题。

【教学片段5】

师:同学们,快要下课了,老师想和同学们玩个游戏来结束这一节课的学习,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这个游戏的名字叫“站起来”,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数是卡片上的数的倍数,那么请你站起来,并大声说一句话。你说的这句话,可以是“几是几的倍数”。直到全班同学都全站起来,那这节课就结束了。

(游戏开始,师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②,学号数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个站起来,并轮流说。接着再分别出示数字卡片③、⑤,学号数是3、5的倍数的学生也都站起来。最后剩下学号是1,7,11,13,17,19,23,29,31,37的学生。)

…………

师:那么,老师应该出示哪个数,大家就可以都站起来了呢?

生异口同声:1。

师:为什么?

生:任何的一个数乘以1都能等于它本身。

(师让一名学生当场写上一个大大的“1”,本节课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本环节中,通过玩游戏这种方式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对“倍数与因数”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和深化。这种方式让学生愉快结束课堂之余又能巩固知识,一举两得。

为教之道在于导!为学之道在于悟!思考是教师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在“大问题”教学中,重在“問”“导”“学”“思”四个字,“问”是基础,“导”是关键,“学”是核心,“思维发展”是目的。采用 “大问题”教学模式,对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行为和方法,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苏丰南,潘江武,覃小平.小学数学“以大问题导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四种教学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8).

[2]方金荣,潘江武,方宏伙.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中培养学生“四种能力”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

[3]黄爱华,张文质.“大问题”教学的形与神[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小学数学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