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自然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实践研究

2021-11-07祝循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习主体主动探究

祝循

摘要:小学自然课程应多关注学生的探索经验,多让学生思考怎么做和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只有让学生进行“有趣”、有意义的探究,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小学自然;主动探究;学习主体

探索既是学习活动,也是学习过程。小学自然课程应多关注学生的探索经验,强调让学生思考做什么和怎么做,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将要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验证假设”等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发内心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使探究更加“有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本文将结合《物体的稳定性》一课简单阐述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

《物体的稳定性》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自然》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重心与稳定性”的第二课,它属于上海小学自然课程第一级主题“物质科学”的第二级主题“运动和力”模块。本节课在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上探究影响物体的稳定性的因素,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影响物体稳定性因素的愿望和积极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原有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调整,以学生感兴趣的“踩高跷”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好奇与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经历问题、猜想、验证、发现等过程,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笔者努力让探究过程变得更贴近学生实际,满足学生的探究兴趣。

一、创设情境,丰富体验

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教师应分析教学内容,确定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理解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并通过表达这些前概念来发现他们学习的主要困难。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探究欲望,笔者选择了“踩高跷”这一游戏作为本课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通过切身体验感受“不稳定”现象,然后与同龄人交流感情。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影响物体稳定性的因素。

二、交流感受,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通常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是学生们解决问题和走向创新的起点。探究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

学生通过“踩高跷”这一游戏,交流后发现每一组的感受都不尽相同。此时,学生的观点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碰撞,大家都想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于是,笔者“趁热打铁”让几组学生将他们的高跷拿上讲台,利用高拍仪投屏后,组织学生观察各组之间的高跷有何异同,引导学生提问:哪些因素可能与物体的稳定性有关?

三、合理猜想,大胆假设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假设和猜测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假设和猜测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研究的方向,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知道了宽大的底座及较矮的高度都能使物体保持平衡,这些前概念都为本课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课以“踩高跷”这一常见的游戏作为导入,让学生通过体验、交流玩高跷时的感受;再通过观察不同组的高跷,引导学生发现相同与不同之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提出“影响物体稳定性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或物体的重量有关”的假设。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转变为抽象的逻辑思维,但其思维方式仍然与感性体验直接相关——在思考问题时仍然联系到某一特定形象。结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允许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科学现象。在学生交流玩高跷的感受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于不同组的不同感受产生质疑,根据“踩高跷”游戏对可能影响物体稳定性的因素做出合理的猜想,然后提出合理的假设,为后续的实验探索奠定基础。

四、制订计划,解决问题

自然的探究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充分建立体验探究的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分小组开展相关的实验活动,科学地验证假设。

教师通过“踩高跷”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并帮助他们厘清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各个变量,使学生在设计对比实验的过程中对于变量的控制更加明确与清晰,教学因此进行到第四阶段:选择一个假设,设计一个实验计划,然后开始验证。在此环节,教师选择了矿泉水瓶及乐高积木(2cm×2cm)这两种学生常见的物品作为实验材料,引导各个小组选取不同的研究点,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与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进行重复实验操作,总结科学概念。

五、展示交流,合理改进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自己操作,还要验证自己的假设,得出结论,并能够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达,与同伴交流,以获得知识。在调查结束时,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交流自己的实验结论,并接受同伴的提问与质疑,进一步加深对探究本身的理解,学会交流和分享经验、相互尊重和合作。

在交流与汇报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进一步的思考,加深对于对比实验方案设计的理解。在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通过交流与讨论,学生发现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整合思维的能力。

六、联系实际,扩展延伸

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都很喜欢实验与制作,但一旦评价和交流时,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就会下降。然而,评价与交流又是科学探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这节课中,笔者“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利用评价标准,积极开展相互评价。此外,笔者引导学生分析生活实例,了解生活中提高物体稳定性的应用,如东方明珠电视塔、花瓶、台灯等物品分别是利用什么原理提高稳定性的;之后提问“小圆桌能稳稳地站立是利用了哪一原理呢”?引导学生进行“水瓶倒置游戏”,并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主动探索和思维的碰撞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便能逐步养成科学思维方式,并意识到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七、结论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物体稳定性的猜想和验证与支撑表面的大小和物体的重心有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引导,表达不同的见解。学生在设计比较实验方案时,应严格使用控制变量法。影响物体稳定性的因素有多个方面,所以,在制定实验方案前,笔者首先让学生做出合理的猜想;其次,各个小组选取不同的研究点,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与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再次,每个小组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实验操作;最后,交流并报告实验现象和结论,加深对比较实验方案设计的理解。

本课关注了从学生生活中提取原有知识,如体验“踩高跷”游戏、分析生活实例等,让学生从现有事实出发,通过观察、交流、探究等活动,将知识迁移,联想到其他事实,逐步了解探究活动中涉及的概念如何与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联系起来,并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世界,逐步形成科學态度,掌握科学方法,了解科学精神,增强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彩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特点与实施理念[J].教育导刊,2002(01).

[2] 庞维国.自主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郑金洲.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学习主体主动探究
解析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开展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研究
构建高效复习课堂的教学研究
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过程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以学生为本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探究
语文课堂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让提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