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左室巨大横纹肌瘤超声心动图表现1例

2021-11-06吴翠萍付倩倩王诗雨姜双全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横纹肌心尖瘤体

吴翠萍 付倩倩 王诗雨 崔 浩 姜双全

患儿男,出生1 d出现呼吸困难,听诊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左室内见一大小为2.95 cm×2.30 cm巨大椭圆形团状高回声,回声均匀,边界清晰,宽基底附着于左室前、外侧壁心尖段,占据绝大部分左室腔,左室有效容积减少(图1),团块游离缘摆动明显,未影响二尖瓣开闭,但阻塞部分左室流出道。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内实性占位,考虑:横纹肌瘤?黏液瘤?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回顾孕期产检,孕28周超声示胎儿左室内见一大小为2.55 cm×1.63 cm团状稍高回声,边界清晰,下缘位于心尖处,上缘达二尖瓣口水平,舒张期二尖瓣尖达团块边缘,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随心脏搏动与室间隔及左室侧壁呈相对运动;产前超声提示:左室内占位,黏液瘤可能性大。孕38周复查超声示左室内团块状高回声较前增大,大小为2.57 cm×2.17 cm,影响二尖瓣开放(图2)。患儿于产后6 d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现急诊转入我院心外科,胸部X线提示:心影轻度增大,心电图呈窦性心律。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于体外循环下行心室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心脏轻度增大,沿房间隔入路切开左房并延伸至左房顶,经二尖瓣口充分暴露左室肿物,肿物位于左室心腔内,与左室前侧壁内膜粘连,大小约3.0 cm×2.0 cm,表面光滑,有完整包膜,由于肿物较大,故于心腔内将瘤体切开,分段经二尖瓣口完全取出。大体标本显示肿物呈黄白色,边缘光滑,剖开时质地均匀,较硬韧(图3)。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横纹肌瘤(图4)。

讨论:横纹肌瘤为胎儿、新生儿心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呈单发或多发,以多发常见。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与肿瘤的数目、位置和大小有关,肿瘤较小可无任何症状,肿瘤较大可导致左室流入和流出道阻塞,引起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心力衰竭及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等[1]。横纹肌瘤多出现于孕中晚期,随着孕周的增加,肿瘤的大小和数量可增加,少数横纹肌瘤在出生后可自行消退。横纹肌瘤声像图常表现为团状高回声,边界清晰,活动度较小,位于心肌内或突入心腔生长,大多位于心室内,少数位于心房内、心外膜或瓣膜上[2]。本例因瘤体游离缘摆动明显,需与黏液瘤鉴别。根据瘤体发病部位、回声、活动度等声像图特征,多可做出倾向性诊断。此外,文献[3]报道心脏横纹肌瘤与结节性硬化症(TSC)相关,60%~80%的TSC患者出现心脏横纹肌瘤,而多发性心脏横纹肌瘤患者中有50%~80%为TSC。TS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视网膜、肾脏和心脏等。伴有心脏横纹肌瘤的TSC儿童有发生脑损伤和出现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的风险。因此,发现心脏横纹肌瘤时,应考虑TSC的诊断。

图3 大体标本示肿瘤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剖面呈黄白色

图4 心脏横纹肌瘤组织病理图(HE染色,×400)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对心脏横纹肌瘤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在随访瘤体的体积变化、评估瘤体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面,可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猜你喜欢

横纹肌心尖瘤体
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视网膜大动脉瘤的多模态眼底影像和疾病特征
肿瘤诱发低磷骨软化症骨科手术治疗策略的临床探讨
1型神经纤维瘤病切除术中出血量相关因素分析
小龙虾遭遇国家卫健委点名警告
运动太疯狂,小心横纹肌溶解!
欢乐过大年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吃小龙虾会导致横纹肌溶解吗
甜蜜养颜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