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道至简

2021-11-05李志鸿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操作边长线段

李志鸿

[摘 要]数学有很多定理和公式,它们内涵丰富、道理深奥,有时教师讲解得天花乱坠,还比不上让学生动手操作一次。不过,这操作是有讲究的,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关键词]线段;三角形;边长;两边之和;操作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9-0028-02

一次,笔者要上一节公开课。为了与教学进度同步,笔者选择了正要上的新课——苏教版教材第八册第三章“三角形”。回想起以往教学“三角形”,笔者用课件呈现由红、绿、紫三种颜色的小棒围成的三角形,从“红+紫>绿”、“红+绿>紫”到“绿+紫>红”,说得口干舌燥之后,学生终于开窍了,他们在笔者的提示下,连蒙带猜地说出“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五彩斑斓的课件、连篇累牍的板书、频繁的你问我答……于是,笔者下定决心,换一种面貌走进课堂。

一、删繁就简,直击要害

【教学预案】

1.课前预习

(1)课前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框架。观察、触摸三角形框架,说一说你制作的三角形框架一共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2)“三角形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结论到底正不正确?请联系课本上的例子进行思考,可以使用学具袋里的木棒试着拼摆一下,也可以在小组内探讨商议。

(3)关于三角形,你還了解到什么重要信息?有没有什么疑惑?

2.课中研习

(1)几厘米长的线段可以与下面两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取整厘米数)

(3)有两条线段,分别长2 cm、7 cm,想一想,几厘米长的线段能和它们围成三角形?(取整厘米数)

3.课后练习

(1)测得已知线段长6 cm,探寻另外两条合适的线段,使它们能与已知线段围成三角形。(取整厘米数)

(2)怎样的四条线段才能围成四边形?(探究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关系)

从预习反馈的效果来看,学生对三角形有“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边”已经烂熟于心,因此笔者认为在认识三角形这个环节中无须多费时间,直接请学生汇报就行。本课研习的重头戏是对“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个定理的验证和理解。

课本中的例题给出了四根长度不一的小棒,让学生在甄选、拼摆的同时记录小棒的长度组合以及能否围成三角形。在以往的课堂中笔者对学生进行询问,他们一致认为操作的目的是“验证能否围成三角形”。从学生进行操作时的毛手毛脚,以及得出结论的含含糊糊可以看出,学生的操作是无意识的,认识是浅薄的。鉴于此,这次笔者在处理这一环节时,舍弃了课本例题,直接提供两条长度分别为3 cm和5 cm的线段,让学生猜想几厘米长的线段可以与它们围成一个三角形。

对于这些操作,笔者预期的目标有两个。1.检查预习效果。由于课前预习时有些学生不屑于操作,而是实行“拿来主义”,直接利用课本中现成的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去挑选小棒。而通过笔者这样处理,就可以真实反映出学生对“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个结论的理解程度。2.检验、体验。选好小棒之后,学生开始操作。学生通过实践检验选择的小棒是否符合条件,在操作中深切体会到“当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时,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治学之道在于务实,教师去除花哨的“装饰”,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操作、体验,就能促进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追根溯源。

二、蜻蜓点水,画龙点睛

交流环节,笔者意图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的操作经验得以提升。纵观整个交流环节,笔者一共点拨了两次。

【第一次点拨】

下面这种情况同样满足“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条件,但围不成三角形,为什么刚才那个定理不适用了?多长才可以围成?多长就围不成?(PPT出示长8 cm的线段,如下图所示)我们一起看看8 cm长的线段能不能满足条件。原定两条线段的长度的和刚好为8 cm,会发生什么情况?

用这三条线段始终无法围成三角形。如果把8 cm长的线段延长,比如延长为8.5 cm,可以围成吗?此时,又有什么情况发生? 3 cm、5 cm长的两条线段的端点分离了,出现了一个断口(如下图)。

把8 cm长的线段换成9 cm、10 cm长的线段可以围成吗?换成其他长度的线段,还会不会出现两边长度的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2 cm,如下图)

比2 cm短的线段能围成吗?

经过讨论可以发现,长度为3~7 cm的线段是符合条件的,超出这个范围的就不符合。也就是说,任意两边长度的和要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上述例子中,3+5=8,不满足“任意”这一要求,故而不符合条件。一定要谨记,是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给出长度一定的两边,让学生尝试确定第三边的长度,这种操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学生会死板地将事先给定的两边看作“两条边长度的和”中的两条边,长度待定的那条边看作第三边。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固执地将长度已知的两条边求和,然后以此为标准去寻找第三边。比如上述例子中,学生将3 cm和5 cm长的两条线段死死捆绑在一起,只是不断变换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加上操作上固执地让已知两边形成夹角(忽略重叠的情况),由此得出片面的结论:3 cm+5 cm>第三边的长度,从而推出第三边的长度<8 cm。笔者用“还会不会出现两边长度的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这一问题引出第二步操作,有效弥补了漏洞,在操作上已定的两边既可以连接共线,也可以重叠共线,在理论上也就是将给定的5 cm线段作为第三边(设活动边的长度为a cm),那么就有a+3>5,因此a>2。同理,可以将3 cm长的线段视为第三边,就有a+5>3,此时a可以是任意自然数。综合考虑,a的取值范围为2

【第二次点拨】

谁能用一个算式来概括?再来尝试一题。有长2 cm、7 cm的两条线段,多长的线段可以和它们围成三角形?(长6 cm、7 cm、8 cm的线段能,长5 cm、9 cm的线段不能)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学生老老实实写出三个算式:[a]+2>7,[a]+7>2,7+2>[a])谁能将以上三个算式浓缩为一个算式,使得根据这个算式可以立马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三角形?

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列成算式也就是7-2<[a]<7+2。这个算式囊括了所有情形,因此这种判断法更为简捷。

三、课后总结与反思

每一节数学课都有自己的重难点,它们可能指向数学概念内涵,也可能指向数量关系,还可能指向基本方法应用,或指向某种数学思想……教师要针对这些重难点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不管是在预习时,还是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教师都不能袖手旁观,而要适时干预,引领学生展开讨论;适度点化,提供交流平台,提升交流效果;适时鼓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之导,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是点睛之笔。

传统的课堂是把探究“多长的线段能和3 cm、5 cm长的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一环节安排在课的末尾,作为课后提升、延伸的内容。而笔者反其道而行之,将其作为开头环节,弃用课件,板书简练,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交流中思辨,大道至简、朴素无华。这种做法是化繁为简,以最小的时间成本换取最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最直接的方式获取最大的知识收益,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展翅高飞。

(责编 吴美玲)

猜你喜欢

操作边长线段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巧比边长与转化思想——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为例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一个关于三角形边长的不等式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