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预算执行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

2021-11-05刘宏

商讯·公司金融 2021年15期
关键词:预算执行优化对策高校

作者简介:刘宏(1970-),女,汉族,山东滕州人,主要研究方向:预算与绩效。

摘要:新的历史时期中,高校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不仅是为确保预算编制落实,也具有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风险隐患重要价值。而影响这一环节工作品质的因素既有编制环节的问题,也涉及到预算管理环节各项工作的落实。新时期高校预算执行管理常见问题主要有制度供给不足,以及执行力度与刚性的相对有限。而解决这些短板既要坚持精细化方向,也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战略方向。具体而言,校预算执行管理优化既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制度供给,也要强化内控监督,落实责任制,还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预警机制。

关键词:高校;预算执行;管理;问题;优化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领域持续扩大规划并不断加快发展速度,高校不仅在各项实务的发展上呈现蓬勃繁荣的良好态势,也得到越来越多国家政策性的资金支持性投入。这也促使各级各类高校全面推进预算管理成为战略方向的基本趋势。不过受到发展历史与实践经验各方面影响,部分高校在预算执行管理过程中出现程度不同的缺陷与问题,不仅影响到了高校自身预算管理工作具体执行,也给国家重大战略方针的落实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新时期针对高校预算执行环节的各类问题加强管理并积极探索优化措施已成当务之急,需要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加快改革创新,积极寻找立足本地、实事求是的个性化方案与道路。

一、高校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价值

(一)确保预算编制落实

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进预算管理机制中,强调执行管理最突出的价值当属确保预算编制的落实。

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历史和实践经验制定出预算编制规划后,必须通过强化执行管理、全面落实预算方案才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才能将预算编制的各项方针、政策、方案等从蓝图落到现实层面,才能切实发挥出预算管理机制高度前瞻性的战略优势与策略价值。

否则,停留在编制阶段无法落实的预算管理只能是徒有其表的政策设计,只能反映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这是现代高校探索管理科学化进程中的最大短板,也是新形势下探索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中格外需要超越和突破的重要问题。

(二)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风险隐患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高校财政资金出现数量快速增加而管理逐渐滞后的不良倾向,造成珍贵且有限的资金缺乏规划与控制,管理相对随意、散漫。以至于不合理支出或投入的情况时有发生、屡禁不止。更有个别单位出现营私舞弊的严重问题,给高校管理及教育等各类事务造成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这也是财政部、教育部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与措施强化资金管理,同时全面推进预算管理的主要原因。

而高校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的又一重要价值正是为强化内部控制,,以制度的刚性杜绝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缺陷,以全面防范风险隐患,将有限的资金用于确有必要的项目和任务。这不仅是为高校切实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奠定更加扎实的实践基础,也是为了基于强有力的预算执行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与监督,还是为了通过强化预算执行降低财务风险、保障高校资金使用安全的重中之重。

二、高校预算执行管理的相关因素

(一)编制环节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推进的系统性工程,涉及环节众多且管理形式与内容相对复杂。这种系统性与复杂性决定了高校预算执行管理绝不仅仅取决于执行环节各项管理实践的品质和效率,而是会受到前后各项管理因素的多重影响。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预算编制。

比如个别高校的预算编制存在简单化问题。不同高校由于各自专业方向、管理模式等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在预算管理工作中个性化、本地化要求较高。但个别高校对自身实际分析不足,且对预算管理重视有限,而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草草规划设计,造成其选择预算编制方案与方法时过于简单,缺乏整体性、全面性和全局性,进而在后续执行过程中系统性、规范化不足,影响到预算执行力度和最终效果。

(二)管理过程的影响

除了预算编制环节的漏洞,部分高校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也是导致执行管理失利的重要原因。

比如在选择预算管理方法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具体表现就是表面上采取零基预算法,而实际操作时仍坚持传统的前期基数法。这种自相矛盾的管理不仅严重制约零基预算法的技术优势发挥,而且会从管理源头导致预算执行低质低效。

又如部分高校的预算管理机制刻板机械,完全受制于预算年度的限制,在预算执行时出现碎片化、局部化问题,仅仅着眼于预算年度内的编制与执行,而缺乏全面预算管理的连续性、全局性、整体性,造成预算管理既无预见性,也缺乏稳定性和战略性。这也是由于预算管理存在结构性缺失而制约预算执行管理水平提升的又一具体表现。

三、高校预算执行管理常见问题

(一)制度供给不足

概括起来,当前高校预算执行管理较为普遍的常见问题中,制度供给不足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部分高校针对预算执行管理环节的制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比如过于原则性、战略性,而在细化程度和可操作性方面有所不足。这种问题极易造成管理人员和具体执行人员无章可循,只能根据规则或制度框架凭经验办事,或者出于最有利于已方的原则人为解释和执行。更有个别成员或小群体不惜损公肥私,刻意钻制度漏洞而谋求私利。

又如一些高校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制定上时效性不足,无法结合环境变化或客观要求与时俱进,在较长时期内一成不变、原地踏步。这种过于陈旧的制度供给其实已经失效,与预算执行的具体实践要求出现脱节乃至相悖的问题。时代快速发展给高校预算管理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新要求,需要预算管理工作从编制到执行各环节保持足够的环境敏感性,需要结合各种因素变化及时予以优化调整,否则将制约预算执行管理的可操作性或影响执行力度。然而这种及时优化与调整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支持,个别高校恰恰不擅此道。這也是由于制度供给不足而给高校预算执行造成困扰的重要表现。

(二)力度、刚性有限

预算执行管理是存在一定技术难度的管理实践活动,对高校预算管理人员及其团队存在相当的要求。而个别高校受到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或队伍建设等方面制约而存在力所不能及的困境,造成高校预算执行管理出现又一类较为典型的问题,那就是力度与刚性相对有限。

比如无法按照预定规划有序推进,存在类似潮汐的阶段性变化。具体而言就是预算执行的推进时快时慢,不同地失衡。有些高校在预算年度最初三个月经常出现落后于预定规划的情况。有些高校则在临近预算考核规定时限之前突击式集中支出,例如六月、九月或十二月。还有一些高校在预算年度完结时出现数额不菲的财政资金收回或沉淀问题,一方面说明这些高校预算执行效率极其低下,另一方面也说明存在相当严重的资金浪费或闲置问题,且给管理部门也造成了不应有的负担和压力。

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则不一而足。包括部分高校日常预算管理疏忽大意,对资金使用方缺乏督促和提醒,造成项目资金报账延宕、迟滞,或形成了在临近预算考核期限之前才匆忙集中报账的不良习惯。也有个别高校在项目申请与审核等环节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审批环节过于繁冗復杂,客观上造成时间拖延、期限延长。这也是部分高校预算执行力度和刚性不足的重要原因所在。

四、高校预算执行管理优化基本方向

(一)精细化

虽然高校预算执行管理现存问题多种多样,但概括其源头不难发现,其根源仍是传统粗放化管理思想和行为模式的遗留所致。因此,新时期高校预算执行管理优化当坚持的战略方向之一就是精细化,通过充分细化预算指标与方案从根本上杜绝简单随意导致的执行力不足等缺陷。

所谓精细化一方面指高校预算从方案编制环节起就要坚持细分预算类型和形式,确保预算方案满足各种任务项目实际需求,使预算规划能够与所有项目、环节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不存在预算空白或盲区。另一方面,精细化的预算执行也是指预算执行归口管理充分细致,也就是确保各项预算指标明确对应院系、部门、处室,在充分认证基础上实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这不仅是为保障预算执行管理更具科学性,能够从根本上杜绝重复性问题,而且能够通过更加清晰的责任认定实现执行责任落实的目标。

(二)“三全”化

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不仅是财务部门一门的责任,而是涉及到院校从管理到教学及科研在内的整体和全局。这就需要高校预算执行管理优化坚持“三全”化战略方向,也就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基本方向。

所谓全员就是包括财务部门、人员到全体教职员工在内全体人员都要对预算执行管理负起应有的职责,形成人人关注、个个参与的整体氛围。只有全员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在预算执行管理中得到应有的协助与合作。

所谓全过程就是事前、事中、事后全部流程都要实现预算执行管理。任何项目从预算编制阶段起就开启了预算执行的序幕。只有全过程落实预算执行管理,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技术优势和管理作用,这是保障预算管理高品质和高效率的前提之一。

所谓全方位就是从财务到业务各环节与端口都要参与到预算执行管理过程中。传统模式下的财务管理之所以存在各种缺陷,根源之一就是只注重财务环节而对业务环节有所疏忽。而业务环节恰恰是关系预算执行品质和力度的关键。只有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预算执行模式,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才能覆盖全局,立足整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各种缺陷问题。

五、高校预算执行管理优化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制度供给

预算执行管理虽然格外强调实践操作的系统性和规范化,却尤其不能缺少高水平指导思想的指向与引导。而部分高校之所以出现预算执行不力的问题,根源之一正是管理理念层面重视不足所致。因此,新时期高校预算执行管理的优化首先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制度供给。

尤其是高校领导和决策层需要利用一切渠道和机会强调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与决定性,引导教职员工改变长期以来对预算管理的错误认识,帮助教职员工尽快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水平。

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结合现存问题进一步完善预算执行管理的基层设计。比如就细化不足的情况尽快在规章制度设计层面进行优化、新增,使管理规则更加符合新形势下环境变化的特点,使预算执行不断纠偏、纠错,提升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强化内控监督,落实责任制

自高校开始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以来,针对预算编制及执行等实际操作基本只有财务部门、行政部门或部分领导的监管与过问,整体上处于内部人员自查自纠的状态。虽然这种内部控制状态具有快速及时和常态、高频的优势,却也同时存在当局者迷的缺陷。尤其是受到内部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制约,部分高校针对预算执行管理的监督相对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预算执行水平的提升。

因此,新时期高校预算执行管理优化还需要强化内控监督,落实责任制。

比如适时适度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更为全面的内控监督。第三方机构一般是具有专业审计资质的社会机构或科研单位,对开展审计活动具备更加全面的理论知识和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内控监督不仅更具权威性和技术性,有助于高校加快完善自身预算执行管理工作。同时,来自外部的内控审计监督往往更具战略高度,能够从全局化视角审视高校既有预算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这对强化预算执行并进一步优化预算管理体系都有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预警机制

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高等教育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同样需要充分借助技术优势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预警机制,以此实现预算执行管理全面提质增效。

一方面,高校需要尽快实现财务数据标准化和精细化,进而构建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预算执行的信息化操作。另一方面,要利用信息化平台提升预算执行管理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也就是利用平台构建预警机制,实现风险预警提示。这是基于信息化提升预算执行力度与刚性的重中之重。

结语:

高校预算执行管理出现问题并非单一环节的缺失或不足,而是受到一系列因素综合影响之下的后果。因此,针对高校预算执行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也不能孤立化、简单化,而是需要着眼于整体和全局,基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视角展开。一方面,高校需要结合历史经验及常见问题重新制定规划方案,尤其需要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使预算执行管理更加切合实际,保障执行的刚性与力度。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已为预算管理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优化渠道,高校预算执行当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强化成本控制,同时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因此,新时期高校预算执行管理应当是兼顾管理意识与实践手段的综合举措,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不仅是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管理提升执行力度与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基于科学发展理念推动全面预算管理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梁晓卿.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全面预算执行管理问题浅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9(04):108-110.

[2]王振英.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全面预算执行管理问题浅析[J].中国市场,2019(49):166-167.

[3]刘俊贵.关于在事业单位全面预算执行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财政监督,2019(01):88-90.

[4]刘婉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全成本核算和全面预算执行管理问题[J].全国商情,2019(13):28-29.

猜你喜欢

预算执行优化对策高校
探讨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新思路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