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11-05李霞
作者简介:李霞(1973— ),女,汉族,河南焦作人。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摘 要:中小型企业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多年来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经之路,然而目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首当其冲的就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中小型企业融资的现状和问题,并试着提出对策以期对企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当今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已经较大影响到行业的生存发展,企业融资方式主要还是依赖于间接融资,由于我国中小企业长期处于抵押物不足,缺少担保,基础信息数据缺乏和不匹配的状态,影响和制约到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服务,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一)不重视自身财务环境建设,决策层资本成本意识、信用意识淡薄
在企业所处的财务环境中,对外方面,中小企业普遍对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信贷、税收、科技创新等各类法规政策乃至国际经济形势等外部环境关注度和重视度不够,敏锐性差,对相关信息政策没有基本的把握并及时做出正确决定。对内方面,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意识普遍薄弱,财务管理较为混乱,财务不透明,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银行为保障投放资金的安全,就会加大审批的力度,增加了融资的难度
中小企业决策层资本成本意识淡薄。初创业时,大都认为自有资金足够周转,只有在急需资金时才会临时抱佛脚去关注。但多因信貸门槛和业务办理时长而放弃,有时为了尽快取得资金又不惜借高利贷,增加了很大的财务风险。
(二)间接融资的融资成本高
银行在操作融资的流程和审批上流程过于复杂,审批时间长,现实中,中小企业一笔超过500万金额的贷款,操作时间超过6个月的比较常见,手续及流程繁琐使企业和银行人员加班加点工作的情况也很多,最终被否决贷款的企业也很多。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付出了精力和金钱却没有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企业向银行融资的积极性,降低企业向银行融资的期望,改向民间借贷,从而增加了企业运营风险。
部分银行信贷体系过于固化,当企业各方面均符合贷款政策,也有较高信用额度并完成各项融资手续后,就必须对贷款提供抵押或担保方可放贷,设备抵押目前在银行几乎是不操作的,有些抵押房产土地类,担保评估金额应达到贷款金额的2倍以上,担保公司必须是其认可的担保公司,条件再宽些也必须是认可的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无抵押的资产和无担保的机构,很多中小企业操作到此无法成功获得贷款。尤其一些具有发展潜力,但缺乏资信的中小企业融资更为困难。
缺乏针对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在金融信贷方面,目前大型银行在金融市场和业务中所占份额较高,但这些机构大多倾向为大型和小部分优质的中型企业提供信贷业务,真正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数量偏少,提供的针对性金融产品服务就更少。在担保方面,目前我国缺乏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担保机构,且担保机构因近年来代偿风险加大,担保业务倾向于债券担保等其他方向,贷款担保业务一直被压缩,而且担保机制本身不健全,可选择面小,一方面,民营担保机构资金实力和信用不足,规模偏小,几乎不受银行认可,一方面国有政策性担保机构,担保资金严重不足,国有资本和财政注资有限,担保企业数量有限且均有反担保条款,即企业在满足担保公司尽调,提供各项手续后,还需再提供反担保,如同时增加房产抵押、第三方其他企业担保等,这样导致企业成功贷到款的机率大大降低。
实际融资成本高,操作的时间成本,加上提供抵押、质押和反担保这一类无形成本,常规下,担保公司方面担保利率加上10%-30%的担保押金和各项费用,银行方面基本贷款利率加上浮利率30%左右,还有相关的金融手续费,这样下来融资的综合成本也很高。
(三)融资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基本上还是来自各大商业银行,融资渠道单一,中小企业过分依赖银行融资,破除千难万难贷到款,实际成本也较高。因目前很多银行几乎对设备类很少提供信贷业务,有少量的中小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购买,但因也涉及尽调和反担保等复杂手续,加上这方面意识不强,财务力量薄弱,使用面尚未普及。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小企业需要持续资金的支持,间接融资下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难以获得信贷支持,而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直接融资这块针对中小企业来说门槛较高,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规范的交易所成功融到资本,目前的中小企业正处于青黄不接,上下均不得的局面,融资实属不易。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一)企业应加强财务环境建设,增强金融风险意识,加强企业信用和法人诚信建设
在改善外部财务环境之前,企业首先要明白,打铁须趁早,打铁须过硬,自身实力不硬,再好的外部资源也无法为企业所用,为企业所有,要清楚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并不会为了追求风险溢价而从事高风险的借贷活动。因此,企业需先从增强自身内功入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商业和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创造良好的内部财务环境,树立诚信为本的价值观,遵守契约精神,为充分享受惠企政策打好根基。
在外部财务环境中,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加强数据能力建设,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跨层级、跨机构、跨行业数据融合应用。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上线都将大大缓解中小企业长期处于抵押物不足、基础信息数据缺乏,而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国家互联网大数据的广泛使用,企业的信息数据将更加透明化,信息管理也越加规范,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间竞争也更加激烈化,优者必将最先享受到红利。因此,相对应的,企业应审时度势,加强财务环境建设。除了增强资本成本意识,维护良好的企业和股东信用等内部财务环境外,外部环境上应密切关注和了解国际经济和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参加政府、金融等机构组织的金融活动,熟悉最新外部政策、行业信息、金融法律等,防范金融风险,及时充分了解和享受优惠扶持,如科技贷,项目贷、经营贷、专项资金和专项基金等,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各种力量,结合自身情况借力、借势而上,以防范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从而改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二)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机构管理体系
1.政府层面
建议政府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设立中小企业管理局,以法律形式确定扶持范围和融资比例,强化政策的可执行性,健全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一方面组建以政府出资为主的,面向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增大扶持资金。政府也可以和银行合作,如出台的政策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可以委托银行进行代管放贷,共担风险等,推行扩展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包括中小银行,与大型商业银行的营业取向不同,侧重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鼓励地方性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为服务重点,鼓励、扶持和督促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放贷,在投资、技术开发、转型升级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缺乏资信,难以从一般银行获得贷款的中小企业;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民间金融机构的设立,这些民间金融机构主要为其会员和所在地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政府可以允许他们建立起规范的全国民间中小企业信用联合会,形成民间金融经营系统,减少金融风险,确保其信贷安全,使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得以补充,更为广泛。最后要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
完善中小企业的征信系统做保障,包括接入私营征信机构和专门征信机构等,政府应融合中央银行信贷系统和工商、税务等年检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成立专门机构具体进行征信采集、信息加工、产品提供、系统维护等工作,定期对不守信企业进行公示,对情节严重者应交予相关部门予以严惩并公告,同时,发展和完善社会信用服务机构,逐步健全社会化的信息发布共享机制和信用监督体系,以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识别中小企业信用的成本,保障商业银行的放贷风险,提高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2.银行层面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适用的金融产品,银行组织结构和审批流程尽可能扁平化,既可以加快信息沟通速度和办事效率,也可以增强银行活力,保持与客户的密切联系,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适当放宽标准,如动产质押、循环额度贷款等,可以按一定条件有针对性的发放低息贷款,如创办企业技改贷款、出口信贷等。开发、设计多样化的信贷产品,创新和提供更多适用的金融产品服务,服务适当灵活变通,如中小企业银行可以通过一些灵活措施,鼓励中小企业按时还贷,比如,在贷款按期归还时,企业可以额外获得0.2%-1%的利率减免,或其他信用补贴等,另外,对到期应归还贷款但仍有持续贷款需求的企业,可在到期前3个月进行审查,符合续贷要求者,到期前补充完续贷手续,不用归还资金即可继续使用,压缩还贷-走手续-审批-放贷的中间环节,即减少了时间成本,也大大降低了企业向民间借入过渡资金的风险,企业营运资金也得以保障正常流动。还有对高新技术扶持的科技贷,提供的抵押房产类资产,也可以评估价的几倍授信等。
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政府搭建的金融服务和信用平台等信息,深入企业、加强沟通,筛选优质企业,有目的适当放宽信贷政策,降低贷款门槛,提高授信额度,积极创新担保抵押方式,如存货融资,应收预付款类融资等,简化贷款流程,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建立灵活高效快捷的贷款抵押管理机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三)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增加各省辖内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数量和担保额度,规定中小规模范围内的担保比例,切实服务到中小企业,除国有性质的担保公司外,也可以组建由政府、行业工会、银行联合成立的信贷担保机构,形式可多变,目的是向那些业务经营良好,有发展潜力但缺乏信用担保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可以发展、鼓励民营担保机构的设立,通过立法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监管问责力度,地方担保公司可以只针对本地所辖区或会员单位,也可以面向社会上所有的中小企业进行担保服务。
健全再担保机构运行机制,提倡和鼓励信用担保为经济界自助组织担保加政府再担保模式。既以辖内商业融资担保机构对企业担保,省级再担保机构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担保业务进行再担保,国融担基金为再担保公司再担保的模式,再担保模式可以分担辖内商业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责任,政府每年应根据市场情况,安排一定的资金补充国融担基金,为中小企业融资提高担保能力,完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适度补偿融资担保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损失,从而提高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意愿。
完善担保服务体系,创新担保产品,适度放宽担保限制,对产品有市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强发展潜力大,但暂时有困难的企业,融资担保应适当降低担保费率,取消反担保条件,延长追偿时限,扩大保函额度等,为企业融资提供方便。
企业应清楚担保机构不可能对所有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担保对象必须有所选择,产品无市场,效益差,没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银行不会放贷,担保机构也不会担保,担保扶持的对象应是那些资金暂时有困难,但产品价值较高,有一定发展前景,通过扶持能走出困境,渡过难关的中小型企业。
(四)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多元化融资环境
调整金融结构,服务中小企业的规划,短期内难以一蹴而就,中小企业应创新融资新思维,通过入股合营、特许、联盟、加入产业链、外包,发行债券等形式,捆绑经营,发展企业的信用互助。充分利用外源,拓宽融资渠道,积极自建,通过政府等外部力量扶持成功上市,进入资本市场。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创造和加强与大型企业的合作。第二,建立行业协会或联盟等,互助互帮,抱团成长。第三,吸收投资,一方面出让适当股份,将重要优质的供应商和客户吸引过来,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出让适当股份给天使投资、风投、创投等投资机构,也可以解决营运资金的问题。第四,充分合理利用企业商业信用,搞好与上下游客户关系。第五,充分利用融资租赁方式,对于金额较大的资产购置或项目可以选择融资租赁方式,能极大地减轻资金被占用的压力,防止中小企业本身就比较脆弱的资金链断裂。第六,充分利用政府搭建的金融服务平台和各类相关互联网平台,寻求发展和融资渠道。第七,充分享受政府专项资金和专项基金补贴,尽量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上靠拢享受信贷服务。第八,金融小镇和上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政府和当地的股权交易中心共同打造科技板和金融小镇,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培育孵化、股权交易、债权融资等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科创板或创业板等股改上市。
三、结语
综上,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财务环境建设,打造扎实的基本功,充分利用外源,尋求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政府应设立中小企业管理局,规定业务范围,建立健全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体系,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完善征信系统,推进金融体系与大数据、区块链、机器学习等新科技深度融合,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鼓励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金融机构应适应市场形式的发展,开创金融服务新模式,探索新型融资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亮.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J].现代商业,2017(18):64-66.
[2]沈坤荣,赵亮.中国民营融资困境及其应对[J].江海学刊,2019(1):92-9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