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爱国情怀培育探索
2021-11-05郭传真王文硕霍春艳侯茂书任娇
郭传真 王文硕 霍春艳 侯茂书 任娇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爱国主义;学生活动;思想政治教育
2019 年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 中明确提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高等院校应培养出对中华民族具有强烈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以及“中国梦”的忠实追梦者和圆梦人。而近些年,留学生中陆续出现一些罔顾历史、轻贱祖国、崇洋媚外的现象,将“中国留学生” “中外合作办学”等关键词推上了风口浪尖。“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现实中,的确存在爱国情怀培育不完善等问题,这也反映出此模式下爱国情怀培育路径亟待探索。
一、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
首先,1993 年,国家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明确提出“合作办学”概念,即在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范围内进行国际合作办学。而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时代的产物,随着经济实现全球化,高等教育向着全球化、国际化、多元化发展,仅2020 年上半年,教育部就批准了32 个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现今“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提升高校办学实力和推进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多元化的重要手段。根据2020 年12 月22 日教育部介绍“十三五”期间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情况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底,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 332 个,其中本科以上1 230 个,国内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在读学生已超过30 万人[2]。北京农学院自2003 年起,经市教委和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开展“3+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设置国际学院,现已与英国、澳大利亚共计两所大学、三个专业合作办学,截至2020 年已培养1 051 名赴外留学生并顺利毕业。
其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我国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容错率,为考生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而对于已有留学计划的学生来说,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能够节省经济、人力、时间等诸多成本。另外,参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具有独特的语言优势、国际化思维和视野以及独立和担当意识,且不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能够取得国内、国外合作双方大学的学历、学位,让学生拥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根据统计,截止2020 年北京农学院国际学院“中英项目”应届毕业学生中76% 被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的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中澳项目”也有85% 继续在国外攻读研究生。
综上,高等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从微观上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学生个体提供了其他选择和可能,同时为实现留学梦想提供平台和渠道;从宏观上讲,“中外合作办学”不仅能够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而且能够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经验,以实现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这对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意义非凡。以上优势促进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跨越式发展,而随着其飞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由于课程设置受限,造成在爱国情怀教育培植上的不完善。
二、“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挑战
“中外合作办学”中学生将接受多元化教育,成为专业水平过硬、拥有国际视野、具有先进理念的国际型人才,他们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实力量。然而,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中,大家往往聚焦于教学质量,以学生学业完成状况作为几乎唯一的量化指标,却忽视这个群体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心理素质培养、传统文化沉淀、爱国情怀的厚植等。因此,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爱国情怀培育探索已迫在眉睫,同时存在内在与外在双重挑战。
内在挑战。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所需成本较国内大学昂贵,并且出国留学期间所产生的费用更是食玉炊桂,因此,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学生大多经济条件优越,这使他们更容易获取了解海外文化的方式与途径。而作为一名未成年或将成年的学生来说,他们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处理事情时尚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分析,容易出现盲目自信,坚持特立独行,过分强调自我意识,无法真正地认识自己等问题。同时,面对多文化的强烈冲击,他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致使有些学生不善于实现自我约束,或造成挫败感,或抑郁情绪,甚至会怀疑自己,导致随波逐流,从而无法坚定意志,容易受到多文化冲击的影响。
外在挑战。基于其他国家利用其文化吸引或者优势资源对于顶尖优秀人才的思想进行渗透腐蚀,这些学生易受到周边影响产生偏颇的理解。首先,选择“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学生家长希望孩子出国留学,大多是看重国外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学习环境以及培养孩子的国际化视野。家长带给学生的观念导向,从侧面体现了国外的优越性;其次,众所周知“中外合作办学”的本科学制基本分为“1+3” “2+2” “3+1”的“稳固基础+专业深入”模式。因此,学生将不可避免地,甚至是首当其冲地接受到国外文化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科技飞速发展,了解世界变得更加容易,学生正处于懵懂的年纪,其世界观正在逐步建立,随着中外交流的途径与机会越来越多,部分煽动势力的恶意舆论趁虚而入,容易对学生尚未完全成型的意识形态形成冲击,使其产生负面臆想。同时,根据北京农学院国际学院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正式进入项目后,课程安排由雙方学校商定后写入合作协议,几乎未设置思政类、传统文化类课程。如此情形,使学生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入了解,倘若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何来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又何谈国家荣誉感、民族荣誉感。加之,“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所合作的对象大多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挽留高精尖人才,他们也会以优越的生活条件、纯粹的科研环境而伸出橄榄枝,让涉世未深的学生难以拒绝。
三、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爱国情怀培育探索
现阶段,最为急迫的是针对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特点,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探索出一条能够有效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3]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不应拘泥于形式,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兴趣和所学专业背景,可采取线上、线下相配合,将爱国主义情怀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使其慢慢生根发芽、发酵扩散,让爱国主义情怀成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们的底色,成为他们心中最为纯粹和深沉的情感。
(一) 针对现实问题,整理工作思路
针对现实问题,“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首先,要以四个自信理念为武器,以文化自信为重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2016 年7 月1 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4] 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坚定了我们的道路自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行,坚定了我们的理论自信;此次全球范围的疫情防控,向全世界展示出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的体制优越性,坚定了我们的制度自信;想我中华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四大文明古国唯一绵延至今的国家,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4] 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其次,引导学生体会“洋为中用”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出国学习的意义。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知识、技术、方法是出国留学的目的,而在学成回国后,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国家发展中去,这就是“洋为中用”。1964 年9 月27 日,毛泽东主席关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二年级学生陈莲来信摘要的批示[5] 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里所谓“洋”一般泛指外国的,外国来的。因此,“洋为中用”的意思是指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洋为中用”是在不放弃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吸收一切国家的所有优秀可用的事物,而不是在思想领域抱着中国传统,一点也不借鉴和引进外来优秀事物。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的历史性飞跃,本身就是“洋为中用”的最佳实例。“洋为中用”理念中的“洋”恰恰体现出系统的综合性,“洋为中用”思想时刻提醒着创新者,只要是好的、正确的都是可以引进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恰恰是“洋为中用”不断创新的表现。
最后,以四个自信理念为武器,以“洋为中用”为方法论,以众多回国报效祖国的科学家为人生榜样,坚信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坚定出国后努力学习,学成后回国服务国家和人民的信念。
(二) 开展成长课堂,直面内外挑战
思想政治课是思想政治引领的主渠道。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由于课程设置受限,导致这条主渠道着实显得薄弱。因此,在主课堂之余,探索开辟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成长课堂”制度,是弥补“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而如何有效地开展成长课堂,以及如何能让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被动参与,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北京农学院国际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采取“3+1”模式,自2003 年建院已走过近18 年风雨历程,目前已成功在学院开展“成长课堂”制度。“成长课堂”基于对“中外合作办学3+1”学生特点和兴趣的精准把握,吸引学生主动关注、接收红色底蕴的各类知识和教育,以促进个体更加全面地发展。由于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成长课堂”应更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的传播。基于以上情况,北京农学院国际学院设置“成长课堂”制度,并利用其中的心理健康模块、理论时政模块、优秀传统文化模块及跨文化适应模块来应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爱国情怀培育探索所存在内在与外在双重挑战。
心理健康模块,是基于青年学生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学生的個性问题进行的课程讲授,并配以课下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课堂讲授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自我意识概述及大学生自我形象塑造、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探秘、时间管理等专题,并以更贴合学生思维和兴趣的话题作为引导。课下心理辅导与咨询中,“辅导”以宿舍辅导为主,主要涉及人际交往实操部分,引领学生共建更加和谐、美好的宿舍关系;“咨询”主要为解决学生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主要涉及人际交往、两性关系、学业压力、职业规划、情绪情感等问题的应对和疏导。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希望“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青年学子能够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成长中的困惑,掌握面对问题的积极应对方式,加强自我约束能力,从而能够有目标地生活、有规划地生活、符合期待地生活,能够主动选择要做的事情,并能意志坚定地把握前行的方向。
理论时政模块,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及爱集体为主线,理直气壮地讲政治、学历史。该模块主要通过对我国重要历史事件的讲解、模拟和对当下一些热点问题的探讨,增加学生们的代入感,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引导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从而增强青年学子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形成“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政治认同,使爱国主义情怀成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青年学子的牢固底色。
优秀传统文化模块,主要通过聘请校内、外专家以讲座的形式,使“准留学生们”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文化自信。目前,该模块主要涉及:中国文化的思想核心、中华民族英雄人物、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展示文化技能等内容。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翻开中国近代史,封建王朝的没落导致了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我们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和骄傲被颠覆。从那时起我们不但丢失了资源与尊严,更丢失了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当下,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前行。当今大学生正是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的骨干力量,作为被寄予厚望的留学生们更是其中的中坚力量,因此更应该承担起历史责任,肩负起时代担当,更要坚定理想信念,更应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更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6]。
跨文化适应模块,坚持以“中国情怀、世界思维”为方法论,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为目标。该模块与我院传统的出国前教育相结合,学生在完成国内学业,即将踏上留学征程前,通过讲座、交流、个体辅导、典礼仪式等方式再次为学生国外学习生活做好铺垫。此模块中,讲座部分主要涉及中西文化比较、西方法律概述、职业生涯规划、档案留存处置、国外情绪应对等内容。交流部分主要通过邀请已完成国外学业的学长进行朋辈交流,传授国外学习、生活经验与“申研”要点,分享留学生活趣事与学业中的故事,以此预热接下来的国外求学之路,做好迎接、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追求未来可期的梦想。另外,该模块还设有一对一就业辅导,开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大门。以此来令学生们正视中西方文化以及中西方教育理念,该模块引导学生体会“洋为中用”的内涵。
根据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国际学院“成长课堂”满意度调查显示,成长课堂学生参与率达到90% 以上,学生对于四个模块满意度均分超过91%,尤其是心理健康模块,超过96% 的同学反馈“收获多,实用价值大”。综上所述,我院以四个自信理念为武器,以“洋为中用”为方法论,开展“成长课堂”制度来应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爱国情怀培育所面临的内在及外在挑战。
(三) 疫情之中探索,扶持多元活动
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将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砥砺前行。2020 年伊始,疫情初现,学生无法返校,各个高校纷纷开启线上教学模式,无法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传统的交流和思想引领,但这也成为一个契机,使特殊时期特殊的思想引领和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在探索和实践中展开。
首先,疫情期间,我院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线上群组作为阵地,使之在特殊时期成为老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既从心理上起到温暖陪伴及有效缓解焦虑的作用,同时也承载了特殊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爱国主义情怀培育的重担。特别强调的是,为了与学生建立“线上情感账户”,营造更和谐的关系,教师应有适度的“自我暴露”。教师是组织者、号召者、评判者,更是一名参与者,和同学们扮演一样的角色,才有相同的“阶级感情”,也才能真正“想在一起”。我们一直努力探索和尝试开展特殊时期特殊的班级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这虽然艰难,但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却更容易使思想教育和爱国情怀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返校后,基于居家期间“线上思政”效果进行的关键人物访谈(23人)和团体访谈(7 次),结果显示:疫情拉远了学生与老师的物理距离,但是线上群组开展的线上思想引领却让学生和我们的心近了。思想政治引领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沃土一旦形成,之后便是利用扶持各类线上活动的方法种下坚定的爱国“种子”。
其次,疫情期间,我院还尝试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这由班主任在班级群里通过读书分享的形式,把想对同学们说的话讲出来,并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事实证明,读书分享是一颗神奇的种子,是一颗可以在灵魂深处生根发芽的种子,是进行思想引领的有效方式。对于境外学生,我们不仅尝试通过读书分享引领思想,我院同时也鼓励学生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在特殊时期“抱团取暖”,驱散身为异乡客的孤独感。另外,我院还尝试由学校牵头组织邮寄防疫物资,结合互帮互助活动进行物资的爱心传递,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彼此的关心、学校的牵挂与祖国的温暖。而这些也成为疫情期间进行思想引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线上成长课堂制度的一种延伸和实践。
最后,疫情期间,我院尝试探索多元的学生活动,使爱国情怀在多元活动中绽放青春光彩。例如,我们将北京农学院国际学院的品牌活动“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留学启动仪式利用线上形式开展。我们通过调动学生搜集素材,参与视频制作,回顾校园生活点滴;通过师生共唱“爱国歌曲”拉开仪式序幕,为整个仪式注入浓烈的“红色”氛围和底蕴;通过出国前宣誓和学校老师授旗环节,在庄重的仪式感中点燃学生来自心底的对祖国深沉的爱。高校学生活动,尤其是深受广大青年学生青睐的活动,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挥洒青春激情,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而且相较于“强制灌输”更具有润物细无声,达到触及灵魂的效果。因此,基于此次疫情期间线上活动的尝试,我们认为无论线上、线下,应当探索、扶持多元化学生活动,通过有效引导使爱国主义成为各类活动的底色。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普通高校虽有各类学生组织,社团林立,但学生活动基本是团委牵头,以学生会为载体开展的。因此,此时适时发挥教师、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的作用,通过关鍵点切入,开展以“中国色”为底色的各类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营造与爱国情怀相关的良好氛围,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同时能够有效搭建起学生与学校的桥梁,进而成为我们日常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我们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途径。
四、结论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成长课堂制度可以成为厚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通过积极引导多元化学生活动与学生思想引领和爱国主义培育同向同行,可以共同铸起“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铜墙铁壁。并且经过我们在疫情中的实践、延伸和探索来看,爱国情怀培育的路径并不是唯一的。
教育不仅是匡正个体的标尺,更是奠基国家的坚石。教育让每个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爱国情怀培育路径是多元化、复合化的,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铸魂育人、立德树人,要结合多种方式实现育人先育德,育德后育才,德才而兼备,在这条爱国主义教育之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