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生活”的真

2021-11-04徐益锋

中国德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公物德育儿童

徐益锋

我们只有准确认识、特别关注、充分尊重儿童的生活,追寻“真生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课程的真实与现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德育课程才能展现其本应有的魅力!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

课程改革推进到现在,老师们基本认识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实践这一点。但实际课堂教学中还是难免会出现偏离儿童生活的“假生活”现象。为此,我们需要理性辨析,深入探究“生活性”的本真。在对“真生活”的追寻中,促进“真参与”,实现“真提升”。现从“六个辨析”聊一聊我眼中的“真生活”。

一、辨析“过去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

以往的德育课程往往以榜样化的方式进行,但存在着榜样过于成人化、事迹过于极端化、脱离儿童日常生活和其理解能力等问题。这种教育,虽然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和熏陶,但难以换得学生真切的内心体悟,容易培养出“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酗酒的危害性,出示了“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李白爱酒成性;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因酷爱饮酒,56岁即逝世”的例子。于是学生说:“我觉得酗酒对自己的身体太不好了。”也有学生说:“是的,酒喝得太多,就生不了聪明的孩子了。”

本课教学利用了大诗人李白和陶渊明的故事资料,看似使学生明白了酗酒的危害。但是,将两位诗人的故事放在这里的实效性问题值得我们再思考。这两位诗人,虽然现在的小学生人人皆知,但从时间上来说离孩子们太远了!他们看了李白的故事后,是否会像看武打片一样感觉不真实、不真切;是否会认为故事仅仅是故事而已,与己无关?况且,所引材料也仅仅是传说。先不说材料中存在着真实性问题,即使两位大诗人有问题,那一定是喝酒的原因吗?假如教师能够列举身边人因酒后驾车而导致交通事故的案例;假如能够采访医生或者请医生进课堂,图文并茂地介绍过度饮酒的危害,特别是青少年饮酒的危害,那么教学会更入学生之心,教学效果可能会大不一样。

二、辨析“真实的生活”与“现实的生活”

在德育中,“真实的生活”与“现实的生活”是有区别的。“真实的生活”是指在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生活,它包括当下儿童正在经历和没有经历的一切真实存在的生活;“现实的生活”是指在当下儿童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活。前者可能是“隔岸观火”式的生活,虽然聊的是真实存在的事,但可能与儿童当下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往往不能引起儿童内心深刻的体悟和真切的感受。而后者是“身临其境”式的生活,呈现的就是自己的生活,可亲可近。回望过去的生活,反思当下的生活,引导儿童过更好的生活,这是德育课程的价值体现。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时,在低沉的配乐声中,将一张张触目惊心的某地因采煤导致环境污染的照片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若有所感。教师借机请学生说说感受,有的学生说:“那边的空气污染这么严重,人们怎么生活啊。”有的说:“我到很多地方去旅游过,我想我以后是不会去这个地方旅游的。”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对环境现象的认识变成了对这个地方的讨伐……

案例中,该地的采煤导致污染的图片确实震撼到了学生,再加上配乐的催化作用,学生的情绪被点燃,课堂上发言气氛热烈,看似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看似课堂达成了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可是再冷静分析,学生的参与只是一种“假参与”。该地的污染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了,这不是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眼里,这就是一个事例罢了。和学生现实生活没有关联的故事是缺乏现实价值的。假如能夠让学生调查了解身边的环境污染,并在课堂上通过课件或照片等形式进行展示交流,那么,教学的真实感和冲击力将会更强,更能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教学的实效性将会更强。

三、辨析“教师的生活”与“儿童的生活”

“现实的生活”又具有相对性。很多时候,对于教师来说是现实的生活,可是对于学生来说则未必;有时,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是现实的生活,可是对于那些学生来说却可能不是现实的生活。这需要教师摒弃“自以为是”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儿童立场,深入了解当下儿童的现实生活,以当下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点进行教学,以实现务实高效的教学。

如一位农村学校的教师在执教《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身边的普通劳动者身上感受到劳动者的可敬之处,课件出示了擦鞋工、三轮车夫、酒店服务员、交通协管员、纺织工人、铁路工人等图片,并让学生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位劳动者”,结果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

案例中,教师本以为这些职业都是来自现实生活,本以为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可是教师的这些素材都并非来自学生可以真切感知的生活。因为班上的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农村,他们对擦鞋工、三轮车夫、酒店服务员、交通协管员、纺织工人、铁路工人的工作到底了解多少?或许所提到的这些劳动者,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没见过,更不用说对此有什么感受了,这充其量也仅仅是“教师的生活”而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当然,这并不是说非“儿童的生活”不能在课堂上呈现,恰恰相反,我们有必要进行一定的引导与渗透,但是,我们不能把教学的起点和抓手放在这里,否则会大大降低孩子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四、辨析“违常识的生活”与“重常识的生活”

作为最重要的德育课程,道德与法治课该为学生带去什么?是给他们带去作为课程的概念,还是指导他们过更有道德感的生活?从学科初心,乃至德育初心而言,答案是不言自明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必定是重生活常识的,是务实求效的。

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这些是大家的”一课时,在让学生交流课本图画中几个人物爱护公物的做法后,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可以怎么去爱护公物。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小心使用,也是对公物的爱护。”有的学生提议:“大家尽量把垃圾扔到教室外的垃圾桶里,尽量不要扔到教室里的新垃圾桶里。”还有的学生开始指责起了在打扫卫生过程中将公物用坏的同学……

猜你喜欢

公物德育儿童
公物私物都要爱护
爱公物
机关节省公物的“边区经验”
积极探索公物仓建设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共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