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丧文化”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 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1-11-04闫杰君孙远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30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网络心理健康

闫杰君 孙远刚

摘要:网络“丧文化”宣扬颓废、麻木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作为新兴网络亚文化的一种,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传播力,其背后的心理成因复杂多样,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恶劣的影响。对此,网络平台应对“丧文化”的相关信息进行限制,降低这类言论出现在未成年用户可搜索范围内的可能性;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寄宿制,可不定期开展团体心理行为训练,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留守儿童;网络“丧文化”;心理健康;應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30-0026-03

留守儿童主要指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分离的未成年儿童。留守儿童往往缺乏父母关爱,在面临负面情绪时难以寻求父母及时的疏导,在价值观发展上也缺乏父母的良性引导。留守儿童相比其他儿童,更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慰藉,也更容易沉迷网络[1]。网络“丧文化”作为新兴网络亚文化之一,大多依托“表情包”等制作简易且富有一定趣味性的形式进行传播,其内容新颖[2],加上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助推,近年网络“丧文化”的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在心理防线较为薄弱、且缺乏父母及时监督的留守儿童中更是传播迅猛。

一、网络“丧文化”的概念及心理成因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面对高压的社会现实,人们逐渐厌倦了空洞的“心灵鸡汤”,转而在网络中寻求心理认同。2016年一张名为“葛优瘫”的表情包在网络中横空出世,而后以“丧”为核心的各式图文迅速席卷网络。网络“丧文化”依靠各路媒体和营销号的推动,逐渐成为新兴网络亚文化的一种。

夏之焱[3]在一篇时事评论中指出,“丧文化”以一种自嘲、颓废、麻木的文化形式在人群中流行,一般是通过充满负能量的文字、图片等进行表达。目前学界对网络“丧文化”的界定和描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种认为“丧文化”是一种麻木颓废的生活态度;另一种认为“丧文化”是个体对自身状态的嘲讽和对受困于现实生活的软反抗[4]。

一种亚文化的兴起往往是某群体就自身的特殊地位、暧昧状态和具体矛盾所发出的协商[5],反映了某个社会群体所处的现实状态和心理状态。网络“丧文化”的流行也正是当今青少年群体对于自身生活现状所做出的软反抗,背后的心理成因纷繁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群体焦虑。我国当今社会经济高速腾飞的同时带来了资源不均、机会不均等社会问题,由此引发部分群体心理上的焦虑和被剥夺感。近年来,网络平台成为青少年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场所,群体聚集必然催生出某种集体意识,带有焦虑情绪的群体也就催生出了网络“丧文化”。

(2)人际交往疲惫。个体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往往被要求付出大量的情绪劳动以适应人际交往的需要。在热情不断被消耗的过程中,一部分人会变得冷漠和程式化,而在网络“丧文化”中可以找到强烈的情绪共鸣,比如“我看见人和我看见猫”系列对比图、假笑男孩表情包等无一不在表达个体对于人际交往的厌倦和排斥。

(3)自我防御机制。网络是一个相对具有隐蔽性和匿名性的环境,个体在网络环境中可以相对安全地宣泄负面情绪,以自我污名化的方式展现自身在现实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弱者”姿态向他人倾诉负面情绪,更容易被他人接纳,这种方式通过降低社会期待以达到自我防御的目的。由此,也就进一步推动了网络“丧文化”的流行。

(4)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由于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改变行为或态度的心理现象[6]。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数量大,各种思想和观点时刻在发生碰撞,个体在网络中过度暴露自我意识导致情绪感染[7],即迷茫和焦虑的个体会自发寻求相似的声音和意识,进而获得精神上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这也是网络“丧文化”出现和传播的原因之一。

二、网络“丧文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监督,自身心理防线较薄弱,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中,对各种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容易落入网络“丧文化”的“陷阱”之中。此外,网络“丧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往往具有趣味性,令人“耳目一新”,处于青春期的留守儿童在追求“独特”和“个人风格”的过程当中也极易被网络“丧文化”蛊惑。

近年来,网络平台成为人们社交、娱乐以及情绪宣泄的重要场所。在网络平台合理地宣泄情绪并无不可,但是随着超话、小组等网络聚集环境的出现,部分群体在互相慰藉的同时也会互相情绪感染,导致负面情绪恶化。比如,一条负面情绪的图文出现在某超话或小组内,通过其他人的点赞、评论、转发推上热搜,久而久之该环境中将充斥着悲观言论,形成一个“信息茧房”。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相对缺乏安全感,而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可以让他们暂时逃避现实。网络“丧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极易将心理防线较弱的留守儿童蛊惑到悲观的“信息茧房”中,儿童一旦沉浸在网络“丧文化”之中,将会对学校教育中的主流文化产生心理上的抵触,进而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

网络“丧文化”以一种颓废、麻木、对未来不抱希望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为核心,本质上就带有抑郁的氛围,深陷其中将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根据绝望抑郁理论,个体对结果的负面预期,以及预判自己无力改变负面结果时都将产生悲观情绪,增加抑郁症状发生的可能性[8]。当留守儿童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困难时,由于缺少父母的及时鼓励和安慰,容易沉浸在悲伤、无助的情绪中,这些情绪在接触到网络“丧文化”时会使他们感受到暂时的共鸣。但网络“丧文化”中充斥着悲伤、抑郁的情绪,以及悲观、颓废的言论,留守儿童长期沉浸其中,负面情绪非但得不到缓解,反而会进一步加剧,被负面情绪包围时会更加留意事件的负面线索,导致对结果产生错误预判,逐渐消磨留守儿童对通过努力来改变现状的信心,降低其自我效能感,甚至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

三、应对策略

(一)网络平台层面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网络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