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11-04王小石

学周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自主能力数学学习培养策略

王小石

摘 要:文章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基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展开研究。在简要阐述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组织预习开始、以趣味教学为助力、借助生活元素展开、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以差异教学为指导、借助多元教学进行拓展培养等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自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16

近些年来,随着人才均衡培养理念的提出以及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小学基础教育工作开始发生变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成为新教学目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良好自主学习能力为基本方向组织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寻找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探究行之有效的培養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深化其思维水平。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提升后,自然会掌握更多科学的知识和自主探究方法,可以让他们在学其他知识时更加游刃有余,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教师需要持续引导小学生探究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始终活跃,有助于其思维水平的正向发展。

二、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从组织预习开始培养

事实上,在小学生群体中,会预习的人往往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为教师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带来了新的启发。也就是说,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教师可以从组织预习开始。通过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引导他们独立、提前探究新知,不仅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还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大有帮助[1]。然而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不难发现,大部分师生都不够重视对知识的提前预习。一些教师不注意向学生布置自主预习任务,没有准确指导他们提前独立探究新知,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部精力都放在课堂上。受课堂时间有限的影响,对学生的培养效果有限。而从学生角度看,由于缺乏足够的提前预习意识,他们未能主动在课前自主探究新知,仅凭课堂学习机会锻炼自身的自学能力,其成长和积极变化是有限的。这都进一步提醒教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应利用好课前预习指导环节,有目的地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注意培养其良好的独立预习习惯,使其不断在独立预习中锻炼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以趣味教学助力培养

传统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之所以无法实现培养学生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未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设计趣味课程活动。因此,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提高对趣味教学的重视,深入挖掘学生的兴趣。在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前设计趣味课件、课堂活动,利用生动有趣的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他们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其自学的欲望。在该模式下,学生更容易理解趣味元素背后蕴藏的数学知识,使他们可以在课堂上获得更多成就感,对增强其自主学习动力大有裨益。久而久之,学生在不断的趣味学习中,会逐渐转变对数学的刻板印象,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并能主动探究知识,通过不断锻炼增强相关能力。

(三)借生活元素引导培养

生活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数学源自生活,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与教材相比,小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显然更为熟悉。因此,培养他们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借助生活元素展开。但是纵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大多数教师在这一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他们更习惯直接围绕教材为学生讲解知识,往往不注意对生活元素的合理运用[2]。在该模式下,学生对教材中的数学内容感到陌生,经常会出现难以理解相关知识的困惑,衍生出不自信等消极情绪,甚至出现厌恶、抗拒学习数学的行为。毫无疑问,这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大为不利。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积极借助生活元素对他们的知识探究行为展开引导。先结合教材在生活中寻找相对应的数学教学材料,再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对照生活材料分析教材中的数学信息。这样一来,迁移生活经验思考并理解问题,学生会逐渐发现数学与生活现象之间的联系,自然而然地实现高质量的自学,提高自身的相关能力,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还能更主动地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身影,形成观察生活并围绕生活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同样有助于提升其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四)以主动学习加强培养

新课程改革不仅提出了“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要求,更强调“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其进行主动学习”。面对这一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关注,充分调动其在课堂上的主动学习意识,引导他们对知识展开独立探究,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然而,教师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填鸭式”教学、灌输式授课等现象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仍旧存在,严重限制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独立探究,阻碍了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对此,教师必须积极调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讲解知识之前先调动其主动意识,再引导他们独立探究相关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先围绕新课知识设计一个问题,并在新知引入阶段提出该问题,使学生对与问题相关的数学知识产生好奇,形成主动探究问题答案的意识,进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独立探究知识。通过该过程,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得到尊重,其主动学习的意识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进而主动参与知识探究活动,自然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自主能力数学学习培养策略
浅析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工作
刍议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能力的提升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游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教师知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材自主能力调查研究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