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问:打开有效课堂的密钥
2021-11-04孙惠芳
孙惠芳
【摘 要】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观察《猴王出世》一课为例,通过对教师课堂提问的观察,对观察数据进行细致分析,从而在观察研究后得到借鉴关照,从四个方面提炼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观察 有效提问 分析借鉴
一、课堂观察缘由
金秋时节,在学校的扇形报告厅内,全体语文教师相聚一起,进行了一次多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此次活动我们观察的是学校区级语文学科带头人周老师上的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猴王出世》一课,从时间上看,这堂课应该是周老师的一堂普普通通的家常课,从录像现场来看,教室内只有一台录像机,没有发现任何一位听课老师,周老师也没有运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因此这堂课不属于热热闹闹、精彩纷呈的观察课。
我们的课堂观察提倡的是以原生态为主的课堂,无论是教学手段、课堂环境,还是教学目的等,都应接近于一线教师平时所在课堂的场景,这一点对于一线教师的观察来说尤为重要。
我们前一阶段的观察,面向的是“身边的一线教师”,教师们带着审视与挑“刺”的眼光观察自己的课堂,我们本着“课堂观察研究的关键是发现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理念,注重通过观察这一方法发现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观察对象还是“身边的骨干教师”,我们以学习的眼光观察一线骨干教师的课堂,从而更科学有效、有理有据地学习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精湛的技巧、先进的理念等。
二、观察数据分析
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体现教师课堂语言基本功的重要形式,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
观察周老师《猴王出世》这堂课,田野式笔记统计数据如下,在这堂语文课上,周老师共提问41个,主要有:(1)有效提问36个,占87.8﹪,其中提醒型提问最多,共15个,占41.67﹪;思考型提问共10个,占27.78﹪;铺垫型提问5个,占13.89﹪;其他提问6个,占16.67﹪。这其中主要包括2个征询式提问和3个补充性提问。(2)低效提问主要属于重复性提问之列,共5个,占12.2﹪。(3)不存在无效提问。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从课堂提问数量上来看,40分钟的课堂提了41个问题,平均每分钟约为1个,这组数据与我们以前观察教师提问的数据相比还是比较理想与合理的。特别是从提问有效率来看,数据显示有效率高达87.8﹪,周老师有效提问的技巧与教学艺术可见一斑。
三、研究借鉴之处
经过观察研究与分析,笔者认为周老师的这堂语文课,在课堂提问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借鉴:
1.优质问题是决定课堂成败的关键要素
优质问题的特征很多,主要表现为:(1)明确的目的性;(2)清晰的内容关注点;(3)能引发学生思考,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4)面向“群体”而非“固定团体”;(5)具有非偶然性。
周老师的课堂,很多思考型问题都属优质问题范畴,如第12个提问:“你想想这只猴子为什么能成为猴王?”第28个提问:“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开口提要求?”这两个提问是这堂课的核心问题,既统领全文,使课堂简洁干净;又引领学生走向了思维深处与文本深处,深入之后又能浅出,使学生更好地领悟了课文的内核。这使课堂避免陷入一个又一个低效问题“缠绕”的泥沼中,整堂课就显得大气脱俗。
2.暂时的等待是课堂教学中的必备环节
课堂教学一般由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答题支撑,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另一因素的存在,如思考、作业等问答以外的教学形式。
这里还需注意的是,课堂时间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有声时间;二是无声时间。而提问与答题之间应该需要短暂的“无声时间”,即教师的等待。
例如,美国一所大学里的一位科学教师,她在倾听了数百例课堂教学录音后发现了教师课堂上“等待时间”的重要性,她把课堂上周期性的简短的沉默称为“等待时间”,她发现教师的“等待时间”一般都不会超过1秒,而她以及她的后续者经过反复研究证明“将‘等待时间延长到3~5秒的教师会得到意想不到的令人兴奋的效果”。
有效教学研究专家美国教授鲍里奇等人将“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的第二条列为“学会倾听”,周老师课堂节奏井井有条、从容舒缓。如周老师提出一个核心问题之后,没有马上要求学生回答,而是组织学生通过朗读、讨论、思考后再进行回答,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周老师能给予学生宽裕的时间进行充分思考与深度交流,他认真倾听,教态平和,教学气氛轻松融洽。
3.精確解读教材是把握课堂的密钥所在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提问的有效性,提问要关注课文的关键处,要留心课文的言外之意,深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以确保提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因此,教师平时要加强语文素养的修炼,具有一种“拿得住”教材的气度和“提得住”问题的力度。
周老师对《猴王出世》一文的解读是准确而独特的:(1)课始,周老师就抓住猴王“交友广”和“胆子大”这两个特点来分析人物形象,为后文做铺垫。(2)课中,周老师抛出了“这只猴子与其他猴子有什么不一样”的问题,猴王的形象仿佛已经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3)课末,周老师再次“巧把金针度与人”,提出了“《西游记》中美猴王还有哪些称呼?”这一富有意味且能叩问心灵的问题,这个问题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感兴趣,讨论得也很激烈。
四、精炼的教学点拨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
教师处理学生回答的问题时由于答案与自己的预设相悖,这时没有经验的教师采取的办法往往就是不断增加“临时性”提问的数量,来解决这一尴尬局面。然而这种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大多不属于优质问题,最后的效果可想而知,甚至还会出现更糟糕的情况,有些问题本来是有效的,可由于教师不会点拨或引导不当致使有效问题也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苦练教学点拨之功非常重要。在这堂课上,周老师潇洒从容,举手投足之间,一言一行之中,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紧要处着手,在关键处点评,在疑惑处启发,看似轻轻一“拨”,仿佛漫不经心地一“点”,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周老师提问能时刻关注课堂学情随时做出调整,只有在学生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时才进行适时的点拨性的提问,通过暗示性的提问旁敲侧击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那么,教师有效的课堂点拨这一基本功,其必备因素有哪些呢?主要表现为:(1)敏锐的课堂信息捕捉能力;(2)及时把握课堂时机以及应变能力;(3)机智而精准的教学评价;(4)游刃有余的课堂调控能力等。
当然,周老师的课堂也并不是尽善尽美的,提问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课堂中有5个重复性提问等,有的是为了强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