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效果分析
2021-11-04周玲
周玲
在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居首位,导致该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有多种,如生殖因素、性激素、营养与饮食、基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1]。尽管乳腺癌的发病率较高,但是该疾病的致死率并不高,原因在于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不少乳腺癌患者均能在早期确诊,而早期乳腺癌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外科手术治疗,5 年相对生存率可以达到91.8%,10 年生存率超60%,大部分患者都能长期生存[2]。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也有部分患者健康意识较差或早期未察觉自身病情,行医就诊时多发展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或发生远处转移,针对这类患者,单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欠佳,基于此,本院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7 年11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60 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38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52.67±6.05)岁;病理分期:Ⅱb期8例、Ⅲa期12例、Ⅲb期1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最小39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52.70±5.75)岁;病理分期:Ⅱb 期7 例、Ⅲa 期12 例、Ⅲb 期1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自愿加入原则及局部晚期乳腺癌诊断标准者;②签署化疗、外科手术治疗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存在化疗及手术相关禁忌证者;②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全身麻醉,于癌灶正上方皮肤作一梭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和乳腺组织,找到癌灶,将癌灶、癌块两侧皮肤边缘及乳头和基底组织切除,并对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然后对切除部位垫止血垫,并观察皮肤伤口情况,若皮肤伤口张力较大,需对切口周围的组织进行松解,并在切口内放置两条引流管,然后依次将切开皮肤进行缝合。
1.2.2 研究组 患者采用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化疗治疗,具体方法:第1 天,静脉滴注40~50 mg/m2吡柔比星(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105)、500 mg/m2环磷酰胺(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627),连续治疗3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4 个疗程后停药,再给患者静脉滴注75 mg/m2多西他赛(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092),连续治疗3 周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4 个疗程。在化疗治疗过程中,还需定期评估患者肿瘤及腋窝淋巴结大小、活动度变化情况,并进行检查,观察其肿瘤病灶两径变化情况,若肿瘤病灶两径乘积缩小25%及以上,表明其病情稳定,可对其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术后继续采用原方案对患者行化疗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化疗2~3 个疗程后对患者行复查CT 等检查,根据CT 所示肿块的大小判定其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完全缓解:治疗后,肿块完全消失,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几乎全部消失,持续时间达4 周或以上;部分缓解:治疗后,肿块大小较初诊时缩小50%以上,相关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持续时间达4 周或以上;疾病好转:治疗后,肿块大小较初诊时缩小25%以上,相关症状和体征明显减少,持续时间达4 周或者以上;疾病稳定:治疗后,肿块大小缩小或增大均不超过25%,没有出现新的肿块;疾病进展:治疗后,肿块增大超过25%或者出现新的肿块;客观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②随访1 年,统计比较两组肿瘤转移率、病情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客观缓解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肿瘤转移率、病情复发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肿瘤转移率3.33%、病情复发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肿瘤转移率、病情复发率对比[n(%)]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发生于乳腺上皮或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按照临床分期,其可以分为早期、中期、中晚期、晚期4 种类型。其中,晚期乳腺癌又可以分为局部晚期乳腺癌和真正的晚期乳腺癌2 种类型,其中,局部晚期乳腺癌指的是肿瘤本身较大或局部像炎症或侵犯的皮肤出现橘皮症,且腋窝淋巴结肿大和难以推动,而真正的晚期乳腺癌除了具有局部晚期乳腺癌一样的体征和临床症状表现外,其还有远处转移[3]。相比于早期、中期、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但是有研究证实,通过及时和规范的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部分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也有治愈的机会[4]。但是,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原发灶面积相对较大,且伴有出血、破溃及感染等情况,另外,还会侵犯和影响乳腺皮肤组织、胸壁组织,因此,其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为此,需要临床积极探寻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5,6]。
本研究中,分别采用外科手术联合化疗、单用外科手术方案对两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客观缓解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肿瘤转移率3.33%、病情复发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与王建军[7]研究报告中得出的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组患者肿瘤转移率(2.0%)显著低于外科手术治疗组(18.0%)结论基本一致,说明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还能降低其肿瘤转移率、病情复发率。
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外科手术治疗的作用机理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原发病灶较大,且部分患者癌灶可能侵犯胸壁和乳腺周围皮肤组织,或发生淋巴结转移,面对这种情况,单纯采用外科手术对其进行治疗不仅会导致手术操作过程中的难度较大,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实施和治疗效果,同时术后也存在较高的病灶转移率和复发率,进而会对患者术后生存期和生存质量造成不良影响[8]。基于此,就需要在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探寻其他有效方案辅助治疗。随着临床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证实,控制转移灶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关键,转移灶包含淋巴结转移灶、肝转移灶、肺转移灶等,若这些转移灶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便盲目对患者施行乳腺原发灶切除术治疗,基本无法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9]。而要达到控制转移灶的治疗效果,需借助于化疗方案辅助治疗,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是目前临床推出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也是临床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化疗方案,这些药物对乳腺癌细胞具有良好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且起效迅速,因此,术前对患者应用该方案化疗可有效促进原发肿瘤和区域淋巴结体积缩小,并降低乳腺癌TNM 分期,这样能有效降低手术难度,从而有助于保障手术顺利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术后继续对患者应用该方案化疗,则能进一步消除术中未切除的细微病变组织,从而能降低患者术后病灶转移率和复发率,而病灶是否转移及病情是否复发与患者术后生存期具有密切的关联,若病灶得到有效控制,未转移和复发,则能有效延长患者的预后生存周期,并能提高其预后生存质量。且有研究证实,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化疗方案的安全性较高,若能合理控制化疗药物剂量及治疗周期,患者基本不会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因此,患者对该化疗方案的耐受性较好[10]。
综上所述,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肿瘤转移率和病情复发率,值得推广。